激发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备课时要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思维因素,唤起学生的兴趣感,通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 数学 兴趣 好奇 教材 情境
  
  随着创造教育的开展,最终要集中探索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意志、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素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激情;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指导学生创造性学习,渗透创造教育思想;教给学生创造的方法;研究教学过程,构建创造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等等。历来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巧妙地推进兴趣教学呢?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
  
  一、运用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源于学生的创造意识。因此,教师备课时要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思维因素,唤起学生的兴趣感。
  一位教师在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随意报一个2位数和一个3位数,要求都能被3整除。这一时难住了学生,而老师随口说出了一连串能被3整除的3位数。学生感到神奇和惊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一般都是采用将平行四边形割补转化为长方形而得出“底×高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法,这位老师抓住学生“平行四边形面积在什么情况下和长方形面积不等”的疑问,提出问题:“用4根木条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把它拉成一个长方形,这时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相比,面积相等吗?”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出学生的不同答案:相等、增大了、减小了。争论十分激烈,进而引发学生主动探求,最终得出结论:当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底边即长相等时,拉动平行四边形成为长方形,其高变化了,面积相应增大了。这样一个具有学科特点的问题,引发和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欲望和求知精神,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
  
  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激情
  
  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观察、思考的急切心理。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在学习三角形分类时,教师出示一个遮住了两个角的三角形,让学生猜一猜它是不是锐角三角形。学生直观得到的信息是一个锐角,但是区分锐角三角形是不能仅凭这一直观信息所能解决的。这个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几种不同的答案使问题越辩越明,终于明白了只暴露一个锐角的三角形,不能肯定它就是锐角三角形,它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兴趣有赖于教师创设情境激发诱导。
  有一位教师在教分数的意义建立整体“1”的概念时,由于这是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但又很枯燥,学生不易理解,便一改过去用线段图的教法,而是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拟人手法,把5个梨、一堆小黄瓜、一个红苹果、几支铅笔给予命名,在讨论中,将枯燥的分数意义中的重要概念整体“1”可表示一个计量单位、一个东西,也可表示一个整体的容易混淆之处讲得明明白白。教师在讲清算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的手势训练,协调眼、手、脑、口并用,做到眼观题目、心想方法、手演程序、口说思路、准中求快,使计算速度达到一定要求,从而促进其思维发展。此外,教师还创设了用手势表示选择题序号、判断题正误及数之间大小关系的3种符号,再辅以猜谜游戏、脑筋急转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新知。
  
  四、利用教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诱发兴趣要密切结合教学目的和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求知心理,否则就会造成单纯追求兴趣,产生教学上的庸俗化。教师要驾驭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而不能简单地说教。
  上五年级“小数乘法”复习课时,根据书上6个例题,老师要求学生回答两个问题:找出每个例题的新知识点;为什么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要放在例5后面。这样,学生必须仔细看书,会感到数学书也十分可看,从书中也悟出数学知识的连贯性、严密性,以及旧知识迁移的重要性。学生的能力是不能低估的,通过互相问答补充,学生找准了每个例题的新知识点,得出了例6是提醒我们位数不够时要补零,完全是单一的旧知识用于计算过程中。而前面5个例题是把小数乘法的法则补充完整。这一堂复习课由于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激起学生对数学书的好奇兴趣。可见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看书的兴趣。学生看数学书已成为自身的需要,他们是带着问题去看数学书的。坚持这样训练,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学生对看数学书就更自觉主动,对学数学的兴趣也就随之发展了。
  作为数学教师,要树立积极向上的数学价值观,坚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力量。要运用简洁的语言、深刻的道理、广博的知识、精湛的解释、严谨的推理、直观的图示、优美的板书,来体现高雅的数学气质,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数学,从而,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思考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精英的聚会,思想的交锋决策、金融、涉外、读研,请放诸案头,携之旅途助您深层次研判时代脉动,洞彻世界万千《国际经济评论》(双月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
随着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品牌形象广告的投放每年呈下降势头.在这种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如何搞好品牌的营销活动,提升品牌的品位与知名度.从而实现媒体和品牌的双赢已成
在所有的二手设备中,选购二手显卡可以说是最能够让人放心的,因为显卡不像显示器等设备容易被JS做手脚。此外相对硬盘等配件而言,显卡的稳定性也是非常可靠的,一般一块显卡
玉林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全国九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2004年,玉林市委、市政府决定每年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举办中小企业
The 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today approved Inflectra(infliximab-dyyb)for multiple indications.Inflectra is administer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This is
摘要 语文课堂不能缺少书声琅琅,只有在大量的诵读中才能感悟到语言文字之美。因此,教师不仅要处理好讲读的关系,还要交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培养语感。适当地采用多种读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关键词 诵读 语感 朗读技巧 示范    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念书”,实在是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键。只有“熟读”才能“精思”。叶圣陶说过:“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
常山县新昌公社下坑坞大队于去年春季营造油桐林时进行了催芽移栽和直播造林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催芽移栽的油桐出苗整齐,无缺株、双株,苗木生长好。催芽移栽方法简
Submarine landslides occur frequently on most continental margins. They are effective mechanisms of sediment transfer but also a geological hazard to seafloor i
本文介绍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Padé逼近法实现SIS结各项电流(ReJ:(w)、ImJ_1(w),ReJ_2(w)及ImJ_2(w))的电模拟。j_1(t)、j_2(t)是实的因果函数,其付里叶变换为J_1(w),J_2(w)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