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群书 《风声》不是猜谜游戏

来源 :星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i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高群书导演是一件痛快的事儿,因为他总是痛快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一见面,他就表示,如果我们只是奔着《风声》去的,恐怕要失望了。只是这个让大家满怀期待的片子注定要成为他导演生涯中的浓墨一笔,想不谈,都有点绕不开。
  


  在该片的一次媒体探班中,高群书在李冰冰之后接受采访,突然李冰冰再次闯进镜头,主动要谈她对高群书导演的佩服,更感动于导演为每个人写人物小传。高群书说这个是必须的,他认为拍电影实际上就是刻画人物,就是讲述不同环境、不同情境下的人物命运,所以导演关注的焦点必须是人。已故著名导演谢晋曾说:“我不比别人高,我做到的只是永远把人放在第一位。”这句话是高群书最欣赏的,他也试图在自己的片子中刻画最鲜活的人物。
  
  看过电视剧《征服》的人不会忘记刘华强给我们带来的震撼,该角色是孙红雷确定个性硬汉形象的开端。而电影《千钧一发》因对真实事件的细腻还原,使得老鱼的扮演者马国伟登顶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帝宝座,当然更使人惊讶的就是马国伟的非职业演员身份。这样的结果除了让我们感叹导演对演员的细心调教,更该感叹的是导演对电影以人为本的推崇和把握。高群书说:“我们现在很多大片讲排场、讲速度、讲画面,把人物淹没在里面,你看到的不是人,而是后面的山川河流,那我们看这个干嘛,还不如自己旅游去玩玩。”而他和陈国富共同执导的新片《风声》集结了周迅、李冰冰、张涵予等众多影帝影后,无疑又是一次“人之战”。
  从记者转行成为导演的高群书有着记者的行事风格,揭露现实,追赶真相,关注那些大家未曾意识到的。从早年的《命案十三宗》到万人皆知的《征服》到去年备受关注的《千钧一发》,高群书用冷峻的真实测量人性的温度。比起当年鲁迅的弃医从文,他的弃文从影更进一步靠近人的内心,毕竟现在的人忙到连看一本书、一张报的时间都挤不出来,走进电影院更方便。
  但千万不要以为高群书就是一副严肃顽固的老学究形象,他也爱《变形金刚》,他甚至向笔者透露《风声》里面还有幽默元素,而喜剧是他今后笃定要走的路。他更欣赏好莱坞电影,今年的热门获奖作品《朗读者》他百看不厌。接下来准备拍摄的《四大名捕》正是他钟情的好莱坞西部片的中国版,他形容该片男主角段奕宏“叛逆、忧郁、混不吝,对一个东西默默地坚守”。这样的描述,似乎在某些方面也契合他。
  曾经在拍摄《闻一多》时,大家说高群书是一个烧钱的导演,“你们放心,我马上拍一个不花钱的。”于是他拍了《征服》,结果大家又说他是一个边缘导演,只能用低成本的,“那我拍一个用演员的。”结果,《东京审判》里大腕云集,更别提明星攒动的《风声》了。提到这段趣闻时,高群书下结论般告诉笔者:“虚荣使人进步”。其实,高群书没跟任何人较劲,他只是在跟生活较劲跟现实较劲,就如他所说:“所谓无力者前行,我们无力,但我们必须前行。”
  
  专业就是一个圈套
  
  记者:你的电影《千钧一发》在今年获得了传媒大奖,你当时表示“自己想做一个专业导演,但拿到的是传媒大奖,还是只能做一个业余导演”,你为什么会把自己定义为“业余导演”?
  高群书:我本来就是个业余导演,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也不想接受训练!我说“业余导演”不是谦虚,导演跟别的工作不一样,不像摄影师是拿专业拿光圈跟你说话,这是非常可怕的。当然不能说导演没有它的专业标准,但是你怎么对待这个标准,这个标准是为你所用,还是你被标准束缚?我们很多专业人士每次必谈专业,我不是不想专业,也不是否定专业,我们所谓的专业就是一个圈套,把自己箍在圈里了,你一旦跳出圈就觉得不专业。你得给自己留点空隙,如果你保持业余,你永远对生活是一种热情一种仰慕。专业的人对待电影是一种操作,什么都在他的把玩之下,但这种把玩是根本闯不开被束缚在标准之下的。业余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怎么把生活反映的让更多业余的人愿意看,而不是让专家让大师来说这片子真好真像电影,没有必要!我这不像电影怎么着了?只要有人愿意看愿意感动就行!
  记者:那我们可以理解你的“业余”其实是一种自由?
  高群书:对,是一种自由,不把自己放在某一个框里,随时可能游走,呵呵……
  记者:从早期的《命案十三宗》到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千钧一发》,大家觉得你比较偏好纪实风格?
  高群书:我得纠正一下,我从来不愿意做纪实,我只表现真实。纪实是一种风格,但表现真实有很多方法。其实大家谈到纪实还是有一个标准,又有一个框框,而真实是把每一个细节做得跟真的似的。包括现在我们拍《风声》,跟纪实片一样,都是手持摄影,但又是一些你们所说的著名演员,那你说这是纪实还是真实?我不愿意把东西归为某一个类,归为某一个概念化的体制,这是我所受的教育带给我的一些影响。因为学新闻的人看什么东西都愿意看到它的真相。
  
  没有酷刑就没有《风声》
  


  
  记者:你刚才提到《风声》中的大牌演员,这是不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商业元素?
  高群书:对。在走向真实的过程中,《千钧一发》是一种真实,《风声》也是一种真实,但它们的诉求不一样,目的也不一样。在收回成本的前提之下,《千钧一发》的真实可以用很多方式让大家看到,比如电视台、DVD。但《风声》这种电影不一样,它想要大的票房,大的市场效果,其中的各种元素必须加大,包括演员阵容的加大,因为加大演员可以让更多人对这部电影感兴趣。
  记者:有大牌演员,有比较高的票房期望值,这些对你来说会是一种压力吗?
  高群书:没有任何压力,还是一样,就是精细程度可能不一样。就像做饭,如果熬粥的话就放着让它慢慢熬吧,如果做比萨,又是擀面,又是切冰,所以只是劳动强度不一样,压力是一样的。小电影你是让大家愿意看,大电影你也是让大家愿意看,只是大电影你用了很多大牌演员,用了很多资金提供基础,对导演来说要做的是一样的。
  记者:但对大家是不一样的,观众的期望也是不一样的。
  高群书:对,只是《风声》的基础高,站在太行山上或站在景山上,对于导演来说,只是风景不一样,心态是一样的。
  记者:从各个演员阐述自己的角色来看,好像每个人都受了酷刑,为什么这个片子要呈现这么多的酷刑?
  高群书:故事讲的是一群人炼狱般的生活,炼狱包括对你精神的摧残和肉体的摧残,它就是考验一个人的底线到底在哪里,你能否在关键的时候用你的生命去坚守这个底线,坚守你的职业、你的信仰和你的理想?那当然需要这些非人的、痛不欲生的手段去摧毁它,所以没有酷刑,就没有《风声》。
  记者:这些酷刑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吗?
  高群书:绝对真实存在的。你知道赵一曼当时受了多少罪吗?都不知道吧!你知道南京大屠杀的时候中国妇女受了多少残忍的蹂躏吗?把炉火泼到女人下体,肚子扒开把婴儿弄出来,这都是真实存在的,都有照片。对照历史,《风声》的酷刑真的不算什么,我们必须让人感受到这些。但我们不是展览这些东西,目的是考验人的底线,考验人的承受能力。所以一开始很多记者问我谁是老鬼,我说我从来不关心谁是老鬼,我关心每个人能生还是死。所以酷刑一出来,你们知道了,我们不是在讲一个游戏,我们也不是在讲猜谜。两个小时老是去猜五个人谁是老鬼,那还有什么好看的?
  记者:应该说这五个人的反应和状态才是打动我们的。
  高群书:对。不管什么样的酷刑,全是在过程,他是如何受煎熬,如何舍命去保护他所应该保护的底线,每个人都让你很心疼,这就是真实感,我们就是把这事儿做真实了。你眼看着这些人怎么从无辜的、高兴的、活蹦乱跳的、贱兮兮的最后被人摧残成那样,谁会不动心呀?
  
  看电影High总比吸毒High好
  
  记者:你讲到某些社会现象的无奈,但你的电影总是在表现希望,这之间是不是一种矛盾?
  高群书:正是因为有很多黑暗的、很多让人沮丧的,所以我们必须记住希望,你不能被沮丧和无望打倒。每个人的生活都会面临这些事,你也会,你现在挣钱少,买不了房子,那你怎么办呢?你必须靠不断的努力。所谓无力者前行,我们无力,但我们必须前行。所以我们希望有一部分电影应该就是干这个的,但我们也不能反对其它的,你看《变形金刚》,它也很好,它倡导一种对黑暗势力的反抗,但是它不具体。所以也有一部分是去关注小事儿,通过改变一些小节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温暖。
  记者:我感觉你的骨子里有一种侠士风范,路见不平,就要拔刀相助。
  高群书:其实每个人都有,我相信你的骨子里也有。人之初性本善,这毫无疑问,只要是善良的人心里都有一个侠士。但这有一个成本和屏蔽的问题,你不愿意去冒犯众怒,不愿意去付出,因为你能力有限,所以我提倡的是每个人做一点点事情。
  记者:不管是《千钧一发》还是《东京审判》,有人认为你的片子都透露出一些好莱坞大片的气息,你赞同这种说法吗?
  高群书:赞同,我是好莱坞派,我觉得电影就是好莱坞的。好莱坞有各种各样的电影,但好莱坞是一个工业化的基地,它做产业基地就像我们做冰箱,我们也可以做出很多个性化的冰箱,但更多的还是成批生产的商品式的。但是电影工业需要这样的东西支撑着,你看电影的时候不能每个都那么沉重痛不欲生,还有一些是让你高兴的,比如《变形金刚》我特别喜欢,它让你特别释放特别High,那你看电影High总比你吸毒High好吧!很多人不客观,他总是用自己的概念去套这个东西。
  记者:你觉得西部片的魅力和精髓是什么?
  高群书:荒芜、男人、雄壮、广阔,这些元素都是我喜欢的。
其他文献
2005年《丑女无敌》第一季开播的时候,山寨、雷人的说法马上遍布网络。表演方式夸张是引起争论的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他们的营销方式:广告大量植入到剧情中,方式也不甚考究,有些甚至是为了推销某个产品而生硬设置。比如做某个品牌洗发水的广告,剧中人直接拿起产品说:“你用这个牌子吧,这个牌子很好用的!”现在“丑女”已经播到第三季,第四季正在筹拍中,观众反应悄悄发生了一些变化。    值得深思的是,制
期刊
他曾经在10米跳台上为祖国争夺过很多金牌和荣誉,那时的他风光无限,是很多人眼中的英雄。2007年退役后,田亮投身娱乐圈开始了演员的身份,而就是这一角色的转变,让一些人开始抨击他。但无数次重大国际比赛的历练,铸就了田亮超强的抗压能力,田亮说从小运动员的训练生活,让他保留了纯真,相信遇到的人都是善良的,从密闭的训练环境投身到复杂的娱乐圈,田亮相信真诚可以战胜一切困难,他相信真诚是没有圈子的,之前他真诚
期刊
当《流星雨》变成“雷阵雨”,很多观众对其弱智的故事情节以及雷人的服装造型扔起了板砖,也有很多人在质疑里面出现的广告植入太多、太生硬,为了表现一部车的性能足足特写描述了将近十分钟,而更雷人的是这部价值十余万的普通车竟然是那些富家少爷的“dream car”,不能不说这一设置太过牵强。而今年动静很大的《白银帝国》就更像是为郭台铭著书立传的发家史,投资一部电影不为赚钱只为能够宣扬所谓的晋商精神,票房不重
期刊
说到“隐性广告”在影视作品中的植入最经典的案例非007系列莫属,这个好莱坞最长寿的系列剧到现在已经拍摄了22部,历经了将近50年,并且还将会继续下去。在这20多部的电影里,有无数的品牌在其中出现,该片的国际发行商哥伦比亚国际影片发行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周理贤就曾表示,“007系列电影中,邦德一直都是使用最高档、最时尚的东西,包括他的生活方式也很入时。所以很多大牌的高档奢侈品公司都渴望能在007的电影里
期刊
“黄磊老师曾对我说,演员就是一颗心,没有这份纯真你就演不了戏。”  “对于‘成名’,我就是做到宠辱不惊。”  “演戏只是过眼云烟,最重要的还是身边的亲人。”  “我有一个梦想,将来建造自己的庄园,种玉米、养猪、还有我自己的马。”    海清,这个名字的涵义就是取其宽广、干净的意思,名如其人。她最喜欢这两个字,因为这是她的处世哲学。她不是一个高产的演员,但每一部作品都能给人启迪;她不算一个漂亮的演员
期刊
法国企业家夏利豪先生(Mr Philippe Charriol) 是一位国际知名的钟表、首饰精品设计大师,于1983年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夏利豪”(PHILIPPE CHARRIOL),行销产品主要为瑞士制腕表。身为艺术鉴赏家的夏利豪先生对艺术、历史、文化及建筑有着深厚的感情、浓厚的兴趣及认识,这点可见诸于其产品的设计上。著名的Celtic(彻尔斯)系列精品,就是源自古代欧洲彻尔斯族人的艺术
期刊
编者手记:  采访现场的黄维德比我们想象中健谈,当他讲到自己买房子却只拿了一把钥匙,全然不记得还有房产证这一回事时,现场笑声一片。从热播剧《对手》聊到让大家记忆犹新的《京华烟云》,才让我们明白他与导演尤小刚的不解之缘。而在未播先热的《三国》中,黄维德饰演才貌双全的周瑜,那种被各方制衡的无奈,黄维德现在讲来都心疼不已。而他为歌而歌的音乐之路更是曲折不断,我们只能用聆听来祝福他!      在牵手门、
期刊
电视剧《熊猫人》  出品单位:北京盟将威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九州音像出版公司等/导演:周杰伦/编剧:发条/主演:南拳妈妈、江语晨、唐嫣/运作状态:后期制作  剧情梗概:公元2030年,繁华熙攘的光明市,市民们过着稳定富足的生活,而城市的黑暗角落中却潜伏着一股强大的邪恶势力——以虎哥和残狼为首的狂天集团。他们不仅在城市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还秘密酝酿了一个可怕的计划——研发可以控制人类大脑并激发体能极
期刊
《封神榜》里哪吒的母亲、《天仙配》里的张巧嘴、新加坡歌舞剧《舞出彩虹》中的程小芊……早已让陈洁拥有了很多铁杆粉丝,等到湖南卫视的《八百里洞庭我的家》和央视的《远古的传说》播出后,应该会有更多人加入陈洁的粉丝“芥末”团。  陈洁的经纪人说,陈洁是个说话喜欢直来直去的孩子,不是特别世故,也不像其他人那样说话总捡你爱听的。刚接触时,你会觉得她很冷,但时间长了,你会知道她所有的爱都在心里。坐在旁边的陈洁这
期刊
如果我们模仿马尔克斯小说《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头来讲述葛优,一定是这样的:多年之后,面对观众退票队,曾经的戛纳影帝葛优先生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板砖的那个气喘吁吁的下午。      毫无疑问,在这个夏天快要结束的下午,如果葛优坐在万达或星美任何一座影城前,迎接他的,极有可能是《气喘吁吁》散场后观众扔来的板砖。就像伟大的爱迪生在实验室失火后对着儿子喊:快把你老娘叫来,这样的场面,她一辈子也难得一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