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状态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施行鼓膜成形术的回顾性分析

来源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mench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鼓膜成形术后的鼓膜穿孔率及听力改善率,观察术前中耳病变、咽鼓管功能及感染等不同状态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203耳)行鼓膜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探查鼓室内有无脓性分泌物积聚,分为感染活动期组和感染静止期组;根据术前声导抗结果,分为咽鼓管功能不良组和咽鼓管功能良好组;根据术前颞骨HRCT提示中耳(乳突、鼓窦、鼓室)有无软组织密度影,分为中耳无明显病变组和中耳有局限病变组。术后3~6个月复查耳内镜和纯音测听,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比较不同组别术后鼓膜穿孔率和听力改善率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1)感染静止期组术后鼓膜穿孔率为11.93%(13/109),高于感染活动期组[8.51%(8/94)];感染静止期组术后听力改善率为75.23%(82/109),低于感染活动期组[79.79%(75/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咽鼓管功能不良组术后鼓膜穿孔率为14.06%(9/64),高于咽鼓管功能良好组[4.04%(4/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鼓管功能不良组术后听力改善率为76.56%(49/64),低于咽鼓管功能良好组[81.82%(8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耳无明显病变组术后鼓膜穿孔率为9.09%(10/110),低于中耳有局限病变组[11.83%(11/93)];中耳无明显病变组的术后听力改善率为78.18%(86/110),高于中耳有局限病变组[76.34%(71/9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1)术前咽鼓管功能与术后鼓膜的穿孔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术前感染状态及颞骨HRCT影像提示的中耳病变情况与术后鼓膜的穿孔率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2)术前感染状态、咽鼓管功能及颞骨HRCT影像提示的中耳病变情况与术后的听力改善率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术前咽鼓管功能不良及中耳局限性病变多见于感染活动期;鼓室黏膜表面脓性分泌物积聚及中耳局限性病变不影响术后的鼓膜愈合率及听力改善率;咽鼓管功能是影响术后鼓膜愈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咽鼓管功能障碍者其术后鼓膜穿孔的可能性更大,但不影响术后的听力改善率。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