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文化到校园文化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n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市场营销中引入了企业文化之后,企业文化就成了市场营销研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概念,也是一个核心概念。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有些学者提出了“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的观点,也有学者提出了“小企业看老板,中企业看产品,大企业看文化”的观点,虽然这些提法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即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关注并培养自己的特色文化。在当今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明显的市场营销环境中,企业如若不去关注自己的文化或寻找和培养自己的独特文化,不仅自己的产品会被其他产品所取代,而且自己的企业也可能被无情的市场所淘汰,所以说,拥有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培植自己的独特企业文化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文化的概说
  
  企业文化亦称为公司文化,这个概念大约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文化的普及,特别是许多因企业文化而受益的企业更是精心培养自己的企业文化,没有文化的企业也开始关注并培养自己企业的文化,以至于有人将20世纪90年代称为“企业文化时代”。
  企业文化是从日美企业的管理经验的比较中得出的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理念。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虽然说法很多,如“是企业和企业人习惯性的思想和行为”,“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倡导、培植和塑造的企业全体职工共同遵守和奉行的基本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等,对它们的同质性进行分析是认识这一概念的前提。这一概念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创造企业文化的主体,即企业及其职工;二是习惯性的思考和行为,即思考之后的行为必须具有经常性,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而这正是衡量思想和行为是否能够成为企业文化的主要标准。所以说,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企业的主人翁,如何长期地去践行具有独特性的企业文化,乃是重中之重。
  企业文化具有两重属性,一是文化性,二是管理性。不管是哪一层属性,对企业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导向、约束、激励、凝聚和辐射等功能,总之,不管企业文化的功能有多少,它的所有功能都是综合表现的,结合在一起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力量,优秀的企业通过发挥企业的文化功能,使企业在生产、流通、研发等方面水平和实力大增,最终达到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
  
  有位名人说过“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的名言,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产生持续的竞争力和凝聚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资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财富》杂志排出的世界500强企业,到如今几乎有1/3已经销声匿迹了,究其原因,缺乏对企业文化的培养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构成因素。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不言自明,奥美公司的“重视人才”,使得奥美从无人问津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当今知名的跨国广告集团;日本三井公司的“集体主义”使1945年被解散的企业,在20多年后因重聚而获新生;可口可乐的“品牌”文化,使得可口可乐延续百年,而成为国际上著名的品牌和企业;汽车领域的知名品牌劳斯莱斯,以其创造者亨利·莱斯爵士所追求的“圣之道,至善至美;不为至善至美者,创之造之”,成为劳斯莱斯汽车公司(现在的Viekets公司)的经营理念及企业文化,从而使劳斯莱斯汽车公司成为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少(年生产量只有2000~3000辆)、知名度最高、最骄傲、最牛(只有首相、总统、名人、富商才有可能拥有)的企业。另外还有惠普公司的“爱心”文化,松下公司的“关爱”文化,都使他们在国际电器行业显示出自己不可动摇的地位。在国内最为典型的该属被称为“海尔现象”的海尔企业,他们树立并高举“顾客永远是对的”、“真诚到永远”的海尔文化,不管是张瑞敏的“砸冰箱”情节,还是公司“12345服务”的制度,都在见证着海尔“真诚到永远”服务大众的企业文化,成就了海尔走出国门,成为世界著名企业的事实。另外蒙牛、奇强、娃哈哈等许多成名企业,都与企业文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三、从企业文化到校园文化
  
  企业属于组织群体,企业既然有企业自己的文化,应该说每个群体都有属于群体且个性十分鲜明的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那么作为群体的学校,特别是高校,是否也应该有自己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来张扬学校的个性(对内是“共同性”),达到树立学校品牌知名度的目的。通过企业文化,我们也可以推出校园文化这个概念的内涵,即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倡导、培植和塑造的全体教职工遵守和奉行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改革开放之后,虽然学校的主要任务还是培养人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及观察的更新,不同学校的硬件(外部环境)和软件(内部环境)成了社会评价学校的主要指标,如果没有经济作后盾扶持教育,其硬件和软件的建设都是空谈,建设名牌学校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在无数学校群体中。就自然而然地吸收并很快接纳了“品牌”这个概念,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许多学校群体所追求的目标共同体——学校名牌或名牌学校。国外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学很早就在建设自己的品牌学校,从中获益良多,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的牛津大学等世界级著名的大学,都是国际上的名牌大学,以其知名度聚集了世界上一大批知名的学者、教授,然后许多莘莘学子不惜花费巨额学费上这些名牌大学,然后这些大学再以其收入进行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从而建立稳固的国际名牌大学的地位。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费每年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0万元左右,国内的香港大学每年的学费也要人民币10万元左右。而没有知名度的一般大学每年的学费不超过1万元人民币,最低的只有2000~3000元。事实胜于雄辩,有知名度的名牌大学,地位高、费用高、生源丰富、资金雄厚,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属优胜者;而缺乏知名度的普通大学则正好相反,还有一部分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被淘汰。所以建立名牌大学就成为所有大学共同的追求,也可以说建立特色校园就成了每一所大学共同的目标。
  所谓的名牌学校,实质上就是在某个领域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也就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中的“特色项目”,细致分析之后,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特色或多或少地包含着校园文化的因素。所以说,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或自我广告宣传的方式对高校特色项目的彰显,是现代大学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较有效的生存之道,没有特色的大学在未来的大学之路上研究、探索、培养最终必须形成自己的校园特色文化,从而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学校作为市场的对象之一,它们作为人才商品的生产者,不仅承担着人才的生产,还承担着人才的销售,要使自己生产的人才在人才市场上成为具有独特使用价值的抢手人才,就必须建设具有独特性的加工厂(学校),这种具有独特性的加工厂的建设自然离不开对校园特色文化的提炼和培植。培植途径有:
  
  1 创新观念,转变思想
  在计划经济时代,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群体,其定位都是服务性的事业单位,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交给上级有关部门。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虽然还是以吃财政的方式生存,如果还是被动地接受这种生存方式而不思革新,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被淘汰。现在的许多大学都已经属于教育部公布的财政包干的对象,这些学校都被强行拖进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如果办学思路上还是墨守成规,则生存之路将越走越窄。这一点对高等教育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在新形势下,转变观念,培植自己的特色项目,建立自己的特色文化,在当今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不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2 强化领导,树立标兵
  学校领导和企业领导一样是组织群体的核心,是群体成员的标兵和楷模,在形成群体文化的过程中,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是群体文化的倡导者、维护者和管理者,所以在群体文化建立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并强化领导的标兵作用。学校领导与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个思想观念新的领导,就是一位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积极倡导并建设群体特色文化的标兵。任何优秀的群体文化,虽然是群体所有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群体领导智慧和心血的体现。所以,发挥并强化学校领导的标兵作用,是校园特色文化得以形成和彰显,并最终形成名牌学校的有效途径。
  
  3 以人为本,重视群体成员
  领导的作用再大,都必须建立在群体成员共同努力的基础上。没有群体的存在,也就没有了群体的领导,而更为重要的是,不管是企业文化还是校园文化,其关键就是它的群体性、共同性。对于一个组织群体来讲,如何发挥每一个群体成员的作用,这是关系到这个群体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优秀企业、名牌大学成功的经验几乎都是群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所以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也不管是成名还是未成名,都应该重视和发挥群体成员的作用,倡导并培养组织成员的主人翁精神和主体意识。
  
  4 实事求是地培养特色文化
  虽然我们强调特色文化非常重要。但建设它的首要态度就是实事求是,切不可无中生有,这方面的例子不仅存在而且还为数不少,而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群体拥有的特色文化进行分析,并有意识地培植和宣传,力争被社会公众所认可,此乃制胜之道。因此,实事求是地培植自己的特色文化是其有效性的关键。
  
  编校 杨彩霞
其他文献
摘要 从蒙太奇理论刚开始被提出到现在蒙太奇理论被广泛接受,蒙太奇对现代电影特别是对电影导演影响巨大。本文重点论述了蒙太奇结构电影方式的演变,以及这种结构方式形成的视觉因素和这种创作方式对导演工作的影响。  关键词:蒙太奇 导演 组接 时间和空间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电影一开始出现在观众面前时并不能称之为艺术,只能被称为记录现实的一种方式。直到电影制作者开始有意识的拍摄和安排影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单位工作要搞好,就需要班子成员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住一处使。那么,如何确保一个单位领导班子团结、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和提高?我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加以研究和解决。    立党为公,摒弃偏私    一般而言,在集体研究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时。个体都希望自己的愿望能成为主导意见,这并不足为怪。但由于个人站的立场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因而在现实中也就不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