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现婴幼儿隐孢子虫病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zhang1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6年12月~1987年11月,在南京市三所医院收集腹泻患儿粪便924例份,用金胺-酚染色法对隐孢子虫卵襄进行过筛检查,发现阳性或可疑标本时,再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诊断效果最好,共发现9例感染者,阳性率为1.0%。年龄4个半月~8岁,1岁以下7例。主要症状为腹泻,口服大蒜素全部治愈。这些病例来自江苏和安徽农村。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我们在四年前头颅CT应用于新生儿诊断领域的基础上,对19例新生死婴同时进行头颅CT、B超及尸检,以探讨CT、B超这二种诊断手段在临床上的选择与互补。得出对颅内病变的正确诊断率,CT为95.8%,B超为75%,二者符合率为72%。结论:对窒息后颅内病变的诊断及其后遗症的随访宜首选B超,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后颅窝内病变的诊断宜以CT为主,对大脑表面的硬脑膜下出血的诊断则宜以前囟硬脑膜下穿刺为好,对可疑患
期刊
用乙型脑炎(乙脑)单克隆抗体致敏羊血细胞的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M-RBC RPHI)检测51例乙脑患儿双份血清的特异性抗体,并与血凝抑制试验(HI)对比,阳性率分别为74.5%与62.3%,经统计学处理,两法结果基本一致,而前者简便快速,便于在基层单位使用。同时对上述病例用IgM抗体捕获酶联法(MAC-ELISA)及2-巯基乙醇法(2-ME)测血清中的乙脑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7%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健康和硬肿症新生儿血心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II和醛固酮含量。结果显示硬肿症组心钠素含量明显降低,而肾素、血管紧张素II和醛固酮含量明显升高,硬肿症治愈后这些激素恢复正常。健康新生儿组出生24小时内心钠素含量升高,以后下降,3~7天达稳定水平,生后24小时内醛固酮、肾素和血管紧张素II含量降低,以后升高,3~7天达稳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