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新论

来源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ong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会专家学者通过从对历史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话语与实践路径、多元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案例几方面深层次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形成、学科构建、区域模式。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学科话语;绿色发展;区域模式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9)03-0152-05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当前研究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综合性与个案性相结合的特点,但缺乏历时性与共时性、长期性和阶段性的探讨。为促进国内生态文明研究的深入交流,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模式研究”项目组主办的“转型与创新: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模式研究学术论坛”于2018年7月20-24日在云南大学召开。论坛期间,来自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的40余名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共同围绕生态文明建設的理论与实践,以报告、对话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入讨论。论坛期间,专家学者结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存在问题、践行路径、模式探索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延续与创新:历史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剖析
   历史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及实践在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进的过程中,为生态文明建设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此次论坛,学者们从空间层面深入剖析了历史时期国家、区域、个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行为,拓宽了研究视野,关注到动态变化过程中人与环境的关系。
   (一) 历史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生态文明理念之融合
   学者们关于历史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如何更好的延续与创新性转化,融入生态文明理念之中进行深入探讨。云南大学林超民立足于史学视角,在《皇权与生态:中国古代生态管理探析》中以“三皇五帝”“封禅”“岳镇渎海”“五岳四渎”剖析了古代皇权管理生态的观念,并进行了现实性反思,提出应将维护生态环境变为各级官员的职责与考核指标,且将维护生态环境变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动,通过更好地维护青山绿水,形成一个较好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陕西师范大学侯甬坚《当代生态文明建设:还中国历史一个期许已久的环境》通过对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古人的环境认知的追溯,还原了古人观念中对生态环境的期许,进而反思中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及其内容,与前人所期许的内容如何联系,相互间的时代差异该如何说明,认为应当注重历史过程对于今日社会的影响及今日社会活动展开时的历史参照之寻找。贵州师范大学刘荣昆《清明节的春生节律与社会因应》认为清明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包含自然节律及人类活动两大重要因素,呈现出古人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社会因应及生态智慧,天地人和谐相处的生态观,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人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而产生的一种解决显示生态问题的理论视角。
   (二) 历史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对生态文明建设之借鉴
   历史时期生态保护的实践案例颇多,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就历史时期人类所进行的保护性开发环境行为,在研究对象、资料的时空维度上有所深入。云南大学耿金《水利、农田与景观:明清云南农业空间差异的生态考察》从历史时期云南水田演变过程分析云南生态景观演变轨迹,认为以水田为中心形成的森林-溪水-村落-梯田的梯田生态景观、湖泊-水系-农田-村落的坝区农业生态景观、河流-灌溉渠-水田-村落的河谷水田生态景观是高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实践。复旦大学陈懿人《民间力量:清代滇池地区村规民约中的林业保护》认为清代滇池周边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是民间组织力量发挥重要作用,“民间植树”重要目的之一则是“保固风水”,也是古代一种生态保护意识。复旦大学张亮《近代成都的水源、水质与饮水卫生》认为近代成都城市通过传统与现代、中西方式的结合,通过制定专门管理规章制度,并推广水源澄清与消毒的方法,严格管理和保护了水源及其周边环境。云南农业大学王敏、车辚《苏维埃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生态足迹——以中央苏区农田水利建设为中心的考察》认为苏维埃时期中共苏区所采取的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农田水利建设、河渠疏浚、筑坝围堰、开垦荒地等措施体现了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与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相契合的。
  二、官方与学者之分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话语与实践路径新探
   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成为一个热门性话题,不论是官方还是学界,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论坛更是对官方与学者视野下的生态文明理论话语体系展开深入探讨,不同学者所代表的话语体系各异,形成了学者之间对于官方政策性话语与学者学术性理念的争论。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政策性话语解析
   生态文明建设在政策性话语中已形成共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政策性话语的重要体现,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一些学者对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行了深入解读,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胡勘平研究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加快推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做出的回答,既是实践的产物,也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植根于党和人民的实践,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探索实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是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根本遵循。华南科学环境研究所张修玉《生态治国 文明理政——科学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二)当代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的学者理念    关于生态文明研究的学科话语建构,在学界未有明确定论。北京大学郇庆治《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理论的十大基础范畴》指出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是一个整体性、辩证统一的,或是一种更积极的方式、思维和话语来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环境和经济的矛盾和冲突,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应当要明晰官方话语与学者理念之间的分野,不同学科视野才能凝聚成一个不同背景的话语体系。云南大学尹绍亭也进一步提出生态文明是否可以只作为一种广泛的话语、语言,不同的学科、学者应对其进行研究和讨论,但学者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学者的理念要和官方分开。
   关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路径选择而言,复旦大学包存宽《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空间规划体系》认为应做好官方和学者两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在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同时,需要发改委、住建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协作,也需要建立跨部门、跨学科的团队。南京大学李建龙《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问题及其实践》提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必须实现转型与创新,大力发展高水平乡土生态旅游业、美丽乡村和城镇建设、绿色生态经济、绿色健康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建设绿色学校。云南大学周琼《生态文明建设中官员意志与学者思维的协调路径——以西双版纳曼仑生态乡镇建设的考察为例》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官方意志和学者思维及路径不统一,学者思维让位于见效快、出政绩、经济挂帅、利益归属明确的政府决策,认为官员去官僚化,学者去学术化,彼此换位思考,既能兼顾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更要致力于完善并执行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及管理、监督、预警、评估、考核等目标的实现。
  三、困境与路径:多元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案例研究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加快了生态城市、生态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进程,为求效益、求速度、求结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也出现了诸多误区,诸如此类问题亟待解决。学界虽未对生态文明建设给予明确的界定,但也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发散的空间,此次论坛,青年学者针对自身学科领域研究理论与方法,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一)生态城乡建设研究
   甘肅法政学院罗艺《生态城市的建设困境与法律对策》认为生态城市建设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制度层面的有效应对和规制,应从法律层面明确定位、出台全国性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生态城市规划制度化,并制定生态城市建设的专门立法。西南林业大学魏翔《生态城市与昆明海绵城市建设》认为在昆明海绵城市建设中应进行城区分类合理布局各类绿地,进行城市林荫路改造工作,从昆明绿化带种植土入手,用陶粒与红土组合形式,满足城市雨水下渗的要求,减少城市内涝发生。云南大学聂选华《生态文明语境下乡村振兴的云南路径选择与实践探》认为应坚持乡村产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筑牢乡村生态安全屏障,充分挖掘和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民族文化以及人文资源优势。贵州大学龚保霖《探究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生态法治建设——以哈尼族环境法为视角》也认为应当挖掘民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结合民族地区环境习惯法加强生态法治建设。云南农业大学侯婷婷《新形势下生态文明视角下乡村建设研究——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认为应让乡村的生态文明政策得到改善,完善乡村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对乡村生态权利进行规范,完善公共参与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
   云南大学米善军《历史与现实:云南省国家公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认为云南国家公园建设存在理念理解偏颇、缺乏国家层面的法律指导、管理令出多门、融资渠道有待拓展、管理人才有待引进、管理水平亟待提升,认为应转变观念,出台国家层面的上位法、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云南大学唐红梅《绿色边疆:“森林云南”生态战略的实现路径》认为在云南省“森林云南”建设中,存在林木种苗发展问题、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频繁、林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以及森林防火严峻等问题,应从发展林业种苗、发挥森林公安职能、增强林业科技创新能力、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等方面着手。云南大学袁晓仙《高原湖泊型湿地及湿地公园的管护研究——以滇池和洱海流域为例》认为高原湖泊湿地和湿地公园的管护关键在于合理规范人类行为,尽可能地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损害,在管理过程中始终存在缺乏生态学知识的问题,应明确湿地的功能定位、合理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简约化和生态化管理措施,建立专门的统筹管理结构和长效机制。
  四、民族与生态: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模式研究与区域实践探索
   民族文化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异于中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建设之独特存在,生态文明建设云南模式应放置于国际,并对云南进行一个基于地域特色和多样性视角的解释和界定,将云南地域特色、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打造出适合云南,符合中国的新路径。学界相关研究颇多,但多是集中于民族文化的特性,而缺乏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探讨,此次论坛,学者们就区域特色与共性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云南模式。
   (一)挖掘传统生态文化,提高文化自觉
   此次论坛,郇庆治提出云南模式应是绿色发展模式,从国际层面而言,将云南放置于西南区域应是区域一体化模式,将生态文化和路径结合起来时,则是以经济、社会的方式呈现,如生态茶园既是一种自然圣境的塑造,更是生态经济的体现,这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挖掘的精华所在,云南的生态文明及其建设需要新的知识、新的示范、新的体验。
   云南大学尹绍亭《“自然圣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的事例》提出应恢复和重建“自然圣境”,在不同民族中有不同的自然圣境名称,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为目的,以此通过恢复和重建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的自然圣境和宗教祭祀仪式,启发村民的文化自觉,树立民族自信心,重新认识民族文化的价值,继承和发扬优良文化传统,增强生态文化意识。云南农业大学郭静伟《云南普洱景迈山布朗族的生态格局及现代启示》进一步印证了应重建传统,利用其信仰圈和生态圈再生产出适应“现代性”的地方性知识,现代技术手段结合地方传说、习俗、禁忌将偏离常态的市场这一单向度的力量重新纳入到多向度的生活世界中,从而有效抗击风险社会的冲击。农业文化遗产中包含了丰富的农业生态文化观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樊志民《西南民族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认为作为“活态”的农业文化遗产,至今仍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少数民族农业保留了许多原生的形态、独特的技术,西南民族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明晰生态差异,发掘地域特色
   此次论坛,学者们围绕“保护与开发”如何并行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共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路径的选择应充分发掘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走绿色发展可持续道路。生态产业是合理利用区域资源的一种高效、和谐、绿色的一种发展模式,涉及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的多个方面之间转化。樊志民指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并非是求其同,而是应保持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非均衡性和异质性,特色与多样性发展始终是中国农业的必然选择与生命力所在。王彤《洱源县生态农业发展经验与思考》认为建立专业农作物生产基地和实施多种作物套种,形成“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旅游模式,通过充分挖掘农业资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特色产业,确定了以种植业为主的高原生态特色农业。董学荣《环境与发展:基诺山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认为面临发展与环境的困境,指出基诺山通过坚持生态立乡,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探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态文明之路,发展生态产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黄萍《云南边疆口岸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以天保口岸为例》认为应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结合口岸地方特色,开发边境旅游、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树立自身鲜明旅游形象,保护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突出口岸生态旅游特色。
   五、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可持续的过程,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求更为接近或贴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次论坛标志着生态文明研究阶段性转型,较之2016年生态文明会议在生态文明理论构建、实践路径选择上有了进一步提升,在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理论话语、学科构建、区域模式等问题上达成共识,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学科推至理论高度,并将其上升至可推广模式深入探讨,但也存在一些争议性较大、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是如何在延续中华文明的同时,更好结合区域特色发扬传统文化。老一辈学者更集中于挖掘与探讨中国历史时期古人的生态意识、生态认知和生态实践行为,涉及的时空维度广、问题深入、旧题新作,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新范式。但缺少傳统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宏观性理论探讨,及传统生态观念的创新性转化研究。
   二是如何构建生态文明学科话语体系的争议颇大。此次论坛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一个学科推至理论高度。生态文明是不同学科共同探讨的一个过程,各有其解释话语体系,学者应坚定学术理念,与官方话语区别开来,并立足于学术视野,提炼新的理论观念,形成学科话语体系,成为不同学科背景研究生态文明的未来发展方向,推进学界共识性话语的形成。
   三是需要跨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本次论坛反映了学界关于生态文明研究的前沿问题及动向,从历史学、人类学、农学、哲学、生态学等多学科视野进行思考,体现了生态文明研究需要多学科联动合作、交流和借鉴。但本次论坛对未来生态文明研究是进一步推进学科交融,还是建立一个专业学科颇具争议,在今后生态文明研究之中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四是本次论坛所提出的绿色发展模式成为学界在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的新路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云南两会期间提出全力打好“三张牌”之后,学界首次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模式应当是绿色发展模式,进一步明晰了云南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的学术导向。
   本次论坛立足于学术话语,试图构建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乃至可推广、传播至国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对于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保持永久活力,进一步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成为影响国际的理论话语与政策模式提供理论和实践研究范式。
  [责任编辑:吴平]
  New Discussion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Academic Forum on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Research on Yunn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Regional Mode”
  DU Xiang yu
  (Institute of Southwest Environmental History,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650091, China)
  Abstract:
  Scholars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The Academic Forum on Yunnan’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Regional Model Research” has carried out in-depth discussions on the concept formati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regional mod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discourse and practical path of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and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cas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from the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discipline discourse; green development; regional mode
其他文献
摘要:土家族能歌善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舍巴日仪式是其代表之一。舍巴日仪式反映出土家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透过舍巴日仪式中的程式与舞蹈,不仅可以看到土家族生境状况,而且可以概观其历史长河中的生产生活演变历程。舍巴日仪式扎根于土家族人的文化土壤里,展现出土家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样态,彰显出土家族人的日常生活场景,从中可以感悟出真正意义上的土家族文化精神。  关键词:土家族;田家洞;舍巴日仪式;田野民
期刊
摘 要:古代蒙古奸罪法制是蒙古政权统治者对其婚姻宗法秩序的最有力维护,能够保证婚姻家庭行为在合法可控的法制秩序内得以良好运行。古代蒙古治理奸罪,在立法上具有“诸法合体、重刑轻民”倾向,在司法上具有同罪不同罚倾向,这是由其当时的历史和社会发展所决定的。古代蒙古奸罪法制摆脱了松散任意化的家族式戒律烙印,完成了具有强制力保障的国家法体系的蜕变,这应该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对古代蒙古奸罪的构成要件、治理体系
期刊
摘要:不同人群对于梅林的地方感知呈现模糊而又各有差异。明清地图与地方志体现了地方官吏对于梅林乃至更大区域的地方感与天下观。在后者的支配下,历史的叙事逻辑带有强烈的二元色彩(中心/边缘、国家/地方),并以“蛮荒”概述之。相较而言,当地人对于梅林共时方面的地方感知则具体得多,但是他们对于梅林历时方面的地方感知则显得模糊。因之,当地人的历史叙事形式将历史隐喻于风水和民间传说,并以此来理解过去,认识当下并
期刊
摘 要:文化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观变量备受学界关注,通过对贵州南脑村深入地田野调查发现,民族文化对民族经济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互惠互助、文化内聚力、乡规民约等文化传统在降低发展成本、增加村庄公共物品、促进村寨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思维惯习、巫术迷信、特殊习俗等文化传统制约着村寨经济发展。基于此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基础性与战略性作用,更要正确处理好“传统”与
期刊
摘 要:沅江燕尾龙舟承载的端午节事记忆包含了流动与循环中的时节、沅江、乡人记忆,身体与乡愁中的味觉、听觉、视觉记忆,乡愁到返乡中的人情、契约、行动记忆;沅江燕尾龙舟实现身体返乡的民间认知是,祭祀活动中的信仰认知形成归属与认同,交往互動中的礼俗认知促进人情往来与德行塑造,竞渡对掐中的团队认知促进竞争与协作,代际传承中的故乡认知促进参与与融合。沅江燕尾龙舟给予本地人们的端午记忆是实现身体返乡的文化基础
期刊
摘 要:还傩愿作为一种原始宗教仪式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过断裂,但是改革开放后又获得复兴重建,然而重建后的当代还傩愿却面临着传承危机。通过对湘西用坪及黔东南岑巩平庄以还傩愿为中心的傩文化考察,发现其传承危机的深层原因主要包括:传承机制的制约、文化记忆的逐步消逝、民众需求及社会意识结构的变迁等,基于该类信仰民俗传承的特点,可以采取一些以引导为主的、与其深层原因相关且符合
期刊
摘要:自清初至今,国内外文献中出现很多对于鄂伦春的记载和研究,与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依据所处时代和研究特点,这些研究大致可分为1949年以前对鄂伦春的记载和调查、作为“原始社会”的鄂伦春族研究以及以文化保护与发展转型为议题的鄂伦春族研究。对鄂伦春族研究的梳理,可以帮我们认识到学者是如何看待鄂伦春及其面临的“困境”。未来的鄂伦春族研究应更多关注“本体论”以及民族内外的交织互动等多元研究视角,而
期刊
摘 要:全球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既面临着外来强势文化同化而消失的危险,也有着建立在本土经验上充分参与而发展的机遇。文化产业的提出作为对当下民族文化现代转型的回应,如何避免文化单向度的发展和自主地位的丧失,实现民族文化资本的转化,少数民族只有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才能推动本民族文化的永续发展。  关键词:全球化;少数民族文化;文化资本;土家族织锦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现今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进程正在不断的加快,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花卉是进行城市绿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深受居民的喜爱。因此在对温室花卉进行栽培时,要对一些常见的温室花卉进行重点管理,还应该引进更加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对花卉种植时所需要的土壤元素和水分以及阳光等条件,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温室花卉的栽培和种植,优化城市的环境。本文就常见温
期刊
摘 要:我国目前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新旧矛盾交织、传统调解制度陷于困境,但是在一些基层村寨,调解制度却在运行中显示其独有的魅力。尝试克服传统调解研究路径的弊端,遵循社会结构的研究路径,以剑河县村寨内林权纠纷调解为个案,对新时期村寨内运行精良的纠纷化解机制进行法人类学解读,以期为理论和实务界提供可资利用的经验,推动调解制度的大发展。通过对剑河县调解组织制度及调解过程的深入剖析,感受到该县村寨调解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