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治铁》篇的插图商榷

来源 :高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as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天工开物·治铁》篇中的治铁过程有“先铸铁成砧,以为受锤之地”这一方法,而在课本中的插图与文字描述不十分吻合,插图本身的画面及文字表明与治铁无关,相关资料又证明此图为治铜篇中的画面。
  关键词:天工开物;治铁;锤锻;治铜;钲;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课本《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八单元的“经典原文”《天工开物·治铁》篇,选自《天工开物·卷上·锤锻第十》,是宋应星论述冶金工艺的重要篇章。选文有三个自然段,分别说明了锻造铁器的方法,即以熟铁为原料锤锻而成;炼铁用炭;论述锻铁工艺。根据右侧所配插图,应该是对应第一段中的“先铸铁成砧,以为受锤之地”这一句。所谓“先铸铁成砧,以为受锤之地”,应解释为“先用铁铸造成砧板,把它作为承受捶打的底座”。(砧板:当锤、切、剁、砸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物)
  图中所画主要内容是一人用长钳夹住一个圆形的物体,对面三人用锤子直接对物体进行锤打。如果是对“先铸铁成砧,以为受锤之地”的说明,那么显然没有“切中要害”,因为据这句话的意思应该配以插图反映砧板上面放有铁,工人对砧板上的铁进行锤锻。而就图中反映的内容则是锤锻“砧板”本身,不符合文本内容。如果图中捶打的是铁物本身,则又不符合“以为受锤之地”的锻造铁器的方法。再加上手持长钳的人身边有三个锻打后的印迹,显然是锤锻器物留下的,且三块印迹旁一物体推测是锻造后的成品,也基本符合正在锻打的物体形状。据此推测图中四人锤锻的是器物本身而并非砧板。那么由此看来锻锤的就不符合铁器的特点。而翻看《天工开物》原著,在治铁篇中也并未发现这幅插图。
  另外,在插图最上方有五个配字“锤钲与镯图”,“钲”在现代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是: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有柄,形状像钟,但比钟狭而长,用铜制成。在《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两种解释,一是古乐器,形似钟而狭长,战争中击鼓进军,鸣钲收兵。二是古乐器,圆形如锣。《现代汉语字典》中的解释与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的第一种解释一致。而苏轼亦有诗云”树头初日挂铜钲”。“锣”在现代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是打击乐器,用铜制成,形状像盘子,用锣锤敲打。综上,两种字典中的解释归结起来,不论是行军时的“似钟而狭长”还是“状如盘子”都是由铜制成。“镯”在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的解释是“军乐器,形似小钟”。另《说文解字》:“镯,钲也。从金,蜀声。军法:司马执镯。”由此判断,“镯”可能是器身遍布孔眼的金属发声器。《周礼·地官·鼓人》云:“以金镯节鼓。”郑注认为“军行,鸣之,以为鼓节”。这与《周礼·夏官·大司马》所云“鼓行鸣镯,车徒皆行”的说法是一致的。至于其形制,郑玄认为:“镯,钲也,形如小钟。”而《詩·小雅·采芑》则有“方叔率止,钲人伐鼓”之说。毛传解释说:“钲以静之,鼓以动之。”由此可见,二者的材质基本相同,用途完全一致。而钱玄则认定“《周礼》无钲字,即用镯字”。可见两种器物均由铜所铸而成。
  据《天工开物·治铜》篇记载:“凡锤乐器,锤钲不事先铸,熔团即锤。锤镯与丁宁,则先铸成圆片,然后受锤。凡钲、镯皆团于地面。巨者众共挥力,由小阔开,就身起弦声,具从冷锤点发……”
  综上所述,无论是所配插图中人物的加工方式还是插图配字,都显示与治铁没有直接关系,反而是在治铜篇中可以寻到依据,所以我据此推测课本中《治铁》篇所配插图应是治铜的说明图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选修课本《中国文化经典研读》(2006年十月第一版)
  [2]《现代汉语字典》2009年第五版商务印书馆
  [3]《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2011年第八版商务印书馆
  [4]《天工开物译注》(潘吉星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组织开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三政治复习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知识复习与核心素养培育、提高考试成绩与改变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现实性问题。文章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为导向,对政治复习中教师应当采取的科学策略进行实践性的分析探讨,以丰富政治复习课程教学的思想和方法,促进学生复习效果的明显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三政治;复习策略  前言: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
期刊
摘 要:生命科学在高中生物中涉及广泛,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较多的应用,这就足以体现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同时,在高考时,高中生物也是考试中必要的考试科目,在高中生物中,遗传学在其中占据着较大比例,同时也是高考考试中的重点,但是由于生物遗传学逻辑问题以及思维转换能力要求较高,并且遗传学学科本身涉及的知识层次较深,因此,即使是学生理解了遗传学的知识,但是并不能深刻理解遗传学的确切含义,这就致使考试成
期刊
摘 要:对每年高考体育生的专业课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在录取分数线上下二到三分的学生非常多,这些学生我们通常把他们叫做体育边缘生,如果对他们实施有效的转化,他们就顺利的考入大学,反之他们就差几分达不到录取分数线,作者在多年的带队训练和考试中,深入的剖析边缘生的心理特征、身体条件、临场应变能力等,灵活运用多种转化策略,取得了好的效果,帮助孩子们顺利考取理想的大学。  关键词:高考体育边缘生;成绩提高策略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不仅仅要求教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讲授教材中的知识点,还要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要不断改善自身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例习题的教学中创新方式方法,更好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思维能力等,以此在高中数学例习题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例习题  引言: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例
期刊
摘 要:目前,高考文言文复习存在学与考游离,重“言”偏“文”,老师灌输为主等问题。新课标背景下,要想提高复习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依托教材,用好高考真题,开发校本教材,改变教师大量串讲分析的课堂模式,让学生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文言知识,形成富有个性体验且有效的阅读文言文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文言文;有效性  一、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文言文阅读试题的特点  1.选材文体保持稳定  文言文阅读
期刊
摘 要:数学复习的能力的提升对学生以后的持续有效学习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在高考复习中,学生的思维大多已被固化,不利于可持续性的发展。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角度入手对学生进行复习效能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考数学;复习策略  在高考数学复习阶段,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归结能力进行培养,这是新课程的目标,也是顺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内容。同时,教师也应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做到教师
期刊
艺术特长生经过在校外半年多大专业课学习,三月份初回校学习文化课,离高考只剩下三个月的复习备考,学生的学情也不一样,英语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在开学考试中成绩已经下降三四十分,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更是出现三十多分,如何快速恢复或提升学生的成绩,稳定学生的情绪,至关重要。笔者主要从两方面来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一是整合教材,提炼话题,旨在复习和记忆基础语言知识,二是专项练习,总结做题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应试技能。
期刊
摘 要:在因爱生恨,由恨转向疯狂报复的复仇主题中,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以希腊悲剧《美狄亚》中的美狄亚作为原型塑造了主人公希剌克厉夫的形象。  关键词:爱;恨;报复;主人公原型  世界名著《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奠定了她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艾米莉的一生只有短暂的30年,并且这30年时间都在约克郡度过,当时的约克郡因为交通不便几乎与世隔绝。此外,艾米莉一生中也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是一门集知识、思想、方法于一体的现代化学科,具有极高的抽象性、思维性,历来是教学的重难点。尤其是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对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高考的导向下,面对高考改革、传统高考数学题目中年年岁岁“题”不同,年年岁岁“意”相同的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在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面对高考。  关键
期刊
学习状态是人们在从事学习任务或者活动时表现出的形态,高效的学习状态是身心协调配合,愉悦而又全神贯注的形态,能保持此状态者往往事半功倍。但怎么样保持高效的状态呢?  我粗浅的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究。  一、学习欲望是高效学习的动力。  首先,学习应该是与快乐连接起来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以快乐之心情,治严谨之学问,更为高效。学习好似琢玉成器之刻刀,赋皎皎美玉以灵魂。每有会意,那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