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抚触保健护理方式对新生儿体格发育以及胆红素的影响.方法 本院小儿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共有新生婴儿148例,以此作为临床资料,对新生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抚触保健护理方式对新生儿体格发育以及胆红素的影响.方法 本院小儿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共有新生婴儿148例,以此作为临床资料,对新生儿运用抚触保健的护理措施,观察对新生儿体格发育以及胆红素的影响.结果 在对本院新生儿运用抚触保健护理之后,新生儿的体重等各项指标发育良好,其胆红素的相关病症均得到较为明显的控制.结论 对新生儿运用抚触保健护理措施,有助于促进新生儿的神经以及体格发育,并对胆红素的相关病症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淋巴管肌瘤病(LAM)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对1例子宫淋巴管肌瘤病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瘤细胞形成多量
多原发癌又称重复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是指同一器官或系统的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或2个以上的原发癌病灶。其中,又以其出现的时间间隔分为同时性多原发
目的探讨CK19、galectin-3和syndecan-1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108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PTH)35例和不典型甲状腺
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处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西方发达国家CRC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我国近20年来CRC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腺癌(OS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MDACC分级的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OSA临床病理资料,分别进行MDACC和WHO分级,结合临床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直接测
患者女性,59岁。左下腹疼痛伴腹胀不适4天以巨脾伴脾内出血住院。查体:腹部膨隆,脾肋下20 cm,右侧达腋前线,占据腹腔大半部,质硬,活动度一般,左下腹轻压痛。腹部B超示左上腹
患者男性,51岁。1年前经显微支气管镜活检确诊为肺小细胞癌,并行多次化疗。1个月前发现腹壁结节入院。查体:右下腹壁处有2 cm×2 cm大小皮下结节,质硬,表面皮肤光滑,无破溃。
患者女性,70岁,回族.体检发现肝占位半年.生于原籍,久居当地,未到过寄生虫病流行区及牧区,但家中养羊已近10年.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肝脾肋下未扪及,肝功能检查正常.B超示
患者女性,58岁。因绝经后出血有肉样物流出半年入院。超声示宫腔低回声团块。子宫内膜活检示:小细胞恶性肿瘤。择期行根治性子宫切除和广泛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巨检:一全
近年来,随着各医院病理科免疫组化标本量越来越大,科室对免疫组化自动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免疫组化自动化技术因其染色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重现性,利于标准化和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