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启示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mco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主要包含历史性的世界历史和世界性的世界历史。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急迫性。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前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时代表现,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有以下启示:共产主义的目标导向、实践的方法论坚守、全球视野的贯穿过程。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含义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主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和《共产党宣言》得以阐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论述,马克思在晚年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中也涉及一部分内容,例如《历史学笔记》等著作。世界历史思想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时间维度上历史性的世界历史和空间维度上世界性的世界历史。
  (一)时间维度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这样描述世界历史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过是通过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人类通过劳动实践诞生了世界历史,这个实践是从人类在产生劳动的那一刻开始进行了,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历史的形成。马克思从“过程”这一角度入手,认为世界历史包括了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是人类总体的历史。这里的世界历史是从纵向的时间维度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侧重世界的历史演变过程。世界历史的含义既包括了过去世界市场形成,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人类的普遍交往的历史时期,同样包含了当前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现代性的历史,还有同未来的展望——共产主义的实现问题。
  (二)空间维度
  人们对物质资料的需要导致了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的不断增加导致了社会的再生产,分工不断细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范围日益扩大,从个体到家庭,家庭到部落,部落至国家,最后实现与世界的普遍的交往,变成了世界历史性的活动。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开辟了世界历史,就是站在了资本主义开拓了世界市场,打破了民族内部交往的角度上思索得来的,世界历史性的交往代替了早期各个民族内部的交往,只有狭隘地域性的交往的时代已不复存在了。
  世界性包容着民族性的发展,同时也在创造着民族性。这里的世界历史是从横向角度展开的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交往,世界历史像是一张大网将各个国家都包容在一起,任何国家都不能逃脱,实现普遍的交往和发展。如果说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世界历史侧重的是历史层面,那么在这里侧重的就是世界层面了。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含义
  随着当今世界的不可逆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早已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之中,不可能再存在一家独大的现象,各个国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闭门造车。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被提出,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和谈话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阐发,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017年党召开十九大,人类命运共同体已被写进党章。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写入宪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这一思想产生了日益广泛和深远的国际影响,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急迫性
  当今世界,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历史将各个国家联系起来,各个国家不再是封闭的、孤立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使各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很多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很多的挑战,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当今的世界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将其放到世界历史性的角度去把握和解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时提出迈向命运共同体的“四个坚持”: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一)理论前提
  世界历史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前提。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前人肩膀,仔细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将其作为其中一个理论依据,并结合其他因素提出来的伟大构想,世界历史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种合理的理论思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影响全球发展的千年大计,是具有高度智慧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世界性体现。
  (二)时代表现
  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世界历史这一思想自身也要顺应时代发展,改变形式,披上时代外衣,发展为一种具备时代精华的理論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世界历史思想的时代表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和重视。马克思已经预言人类的历史必将是世界历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实践方式,是体现时代性的、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
  (三)内在一致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新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世界历史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第一,二者倡导的都是“合”观念,世界的发展和人类命运的旨归都是世界大同;第二,无论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还是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都在注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明确实践的重要性;第三,二者皆是从世界性角度出发谋求民族发展从而推动世界发展来最终再次回到世界的循环往复,这一点与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的第二个前提是扩大的再生产观点不谋而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世界历史思想都提醒我们不忘历史,以史为鉴,通过历史的镜子来反照人类和世界的发展。   四、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启示
  (一)共产主义的目标导向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性是历史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不为人的意志所能转移的,人们的实践交往最终都会发展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而随着这种世界历史性的发展,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走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性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这种走向并不是按照某个事先规划好的路径,即所谓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后到共产主义社会,而是可以存在一种跳跃性的发展,例如俄国通过革命直接走向社会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事实证明,我们完全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人类对终极目标的追求的道路是多样性的,但最终的归宿都是共产主义。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尽相同,多种形态并存,但是并不影响各国人民齐心协力构建人类的命运共同体,向世界大同迈进,站在世界性的角度上,那时的发展一定是自由而全面的——共产主义社会来临了。
  (二)实践的方法论坚守
  “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般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1],如若不能这样,那在某一地域内形成的共产主义将会因为异化而最终自我消灭,共产主义的实现必将是世界历史性的,那是因为,共产主义实现的前提必将是世界历史性的形成,而世界历史性的形成又是全世界的交往的实践活动所实现的。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转变,并不是依靠自我意识或者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的抽象概念来实现的,而是通过物质的、存在性的可以通过经验考量的行动和实践证明的,这种行动和实践贯穿于人的吃、喝、穿的的生活之中,通过交往的形式展现出来。马克思将人类的普遍交往基础上的实践作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推力作用同样适用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并不是靠理论的宣传,嘴上功夫到家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脚踏实地,埋头实干才成为可能。各个国家要积极参到与全球发展和建设中去,面对时代形势,南北国家携手共进,共创人类美好生活。
  (三)全球视野的贯穿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早已来临,人类处在同一个命运共同体之中,一个国家不恰当的填海造陆、围湖造田行为可能会扩大其所在的陆地面积,但是被填充了的区域内的水资源则会向其他地方进行流动,无意之中会增强其他地区的承受压力甚至引起海平面的上升,导致现已存在的人类活动场所被淹没,这种做法在世界历史性的角度看来是得不偿失的。各个国家的发展要站在全球的视野上考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中,同一个生态圈,近年来,全球生态问题频发,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能源短缺等问题不断出现,有些问题更是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的,需要不断的给予关注并加以解决。
  我们生活在地球这个共同体中,各个国家在制定方針政策的过程中要站在全球化的角度上,以大局眼光审视问题,处理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问题,合理兼顾他国利益关切。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坚持合作共赢的态度,始终不渝的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带头提出“一带一路”区域性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活动,为世界人们的美好生活谋出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良好的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化时代下,税务稽查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几点完善税务稽查的建议,以避免税款流失,维护社会有序发展。  关键词:税务稽查 信息化 问题 建议  引言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社会各领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税收领域中,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税收工作中,不仅可有效降低管理成本,还能够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维系社会健康发展。  一、税务稽查的重要性  税收
期刊
摘要:华侨是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打造世界命运共同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把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紧密团结起来,发挥他们在中华民族复兴中的积极作用,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侨界群众投资兴业,造福桑梓,赢得了家乡亲人们的一致好评。依法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解决侨资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十分必要。  关键词:依法维权;侨界群众;合法权益;思考  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
期刊
长期以来,许昌龙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聚焦青年职工“思想引领、组织建设、青春建功、志愿帮扶”四项驱动力,实现“成长成才”核心目标,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为企业健康长远发展注入强大青春动力。  该公司通过聚焦“思想引领”驱动力,牢牢把握住青年职工思想这个“总开关”,引导青年职工树立“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核心思想,点亮青年职工前进路上的“灯塔”。通过聚焦“组织建设”驱动力,不断加大基层团青工作开展力度,将
期刊
摘要:在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传统环境污染的内容亦在不断变化,室内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已远超室外,并且污染源头也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室内装修采用环保不合格的材料容易导致室内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在现代社会,室内装修已成为室内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它不仅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社会和谐环境。  关键词:室内装修;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  一、室内装修污染的概念  所谓室内装修,
期刊
摘要:继机器翻译之后出现了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虽然在翻译效率、规则和语料库方面有所提升,但是译文的可读性亟待提高。改进译后编辑能够提高翻译效率和译文质量。本文从译后编辑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出发,提出提高翻译效率的策略,总结了译后编辑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译后编辑;文学翻译  一、译后编辑的发展现状  (一)译后编辑的概念  狭义的译后编辑指将通过机器翻译直接得出的译文进行编辑,广义的译后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贸易额逐年增加,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跨境电子商务赶上了发展机遇。本文以大数据技术为背景,研究我国跨境电商的现状,分析现阶段跨境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利用大数据技术探讨了我国的跨境电商企业应该如何积极应对,期望为我国的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跨境电商;跨境电商物流  
期刊
摘要: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很多环境设计作品都是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与自然融合的思想,追求人性化设计,不断挖掘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这体现了当今环境设计与生态美学融合的倾向。  关键词:环境设计 生态美学思想 融合  1引言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提出的概念,研究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生态学及生态美学思想
期刊
摘要:国外森林旅游起步较早,系统梳理研究成果有助于引导中国森林旅游管理及理论的深化。基于Web of science外文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运用CiteSpace软件对1977~2018年国外森林旅游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获得森林旅游研究的特征、关系网络及关键词知识图谱,总结出国外森林旅游研究的核心内容,即森林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及支付意愿、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管理、森林旅游地旅游气候环境预测及基于GIS
期刊
连云港市海清寺塔,位于连云港市云台山风景区花果山脚下。因为塔原建于海清寺前,因此称“海清寺塔”。根据塔的第五层镶嵌的石碑,碑文记载,北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起塔,至天圣九年(1031年)竣工,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海清寺塔是仿楼阁式,挺拔秀丽,九级八面,高度为40.58米 ,承袭了宋《营造法式》,巧作精构,塔址和塔基都经过精心的选择和处理,整个建筑结构合理严密,作风雄厚凝重,是建筑史上比
期刊
摘要:说到北极,大家自然是很熟悉的。北极是地球的两极之一,又被叫做北冰洋,常年覆盖冰雪,是地球上的极寒之地。长期以来由于北极的寒冷环境和冰雪密布等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也没有什么国家对北极进行大规模的勘探和开发。随着北极冰雪的不断消融,北极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北极丰富的资源,军事,航道等价值,北极地区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对其各方面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世界上各个国家纷纷制定北极政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