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教育时机,触动学生心灵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的教育相当于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个内因就是学生的思想认识。外因要想起到作用,就必须抓住内因出现变化的机会。在学生的思想处于开启状态时,外部的影响很容易产生作用,这就是教育的时机。正确把握教育的时机,触动学生的心灵,就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内因 外因 教育时机
  我们知道,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强弱也是相对。任何事物,单个来看,都有发生发展的过程,个人也是如此,人有生物钟,有智力、情感、体力的生理周期,我们有时做一件事没做好,或失败了,不是因为这件事本身是错的,而是时机没掌握好。金鸡报晓本来挺好的,可是如果总是半夜鸡叫,结果反而不美。时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很难掌握但是又必须修炼的本领。
  一、关于郭敬明
  一段时间发现学生阅读畅销书的多,尤其是郭敬明的小说,有的学生甚至在自习课上就正大光明地拿出来看。我就纳闷了郁闷了:四大名著以及国外的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果没有老师的推荐或者作为任务强制要求他们阅读,很少有学生阅读。这郭敬明究竟有什么魔力?兵家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他们看,我也借着看,看了几本之后,不得不承认他对文字的运用已经到了一个堪称华丽的境界,很多我们听都没听过的优美词语在他笔下能水银般地倾泻,溅起满地芬芳,可是他的作品中所透露出来的价值观人生观却是值得商榷的。
  我立马意识到这是一个契机,于是在班上开展了一个关于郭敬明的书到底值不值得看的大讨论,学生积极发言,几乎是一面倒的对其大唱赞歌。在这种形势下,我只好投其所好,引导学生关注了几篇关于郭敬明的采访,在采访中郭敬明说他以后很有可能去做职业商人,还说到他要想写作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写出,就算第二天早上就要稿,一夜就能赶出。还提到要发展文学产业。我发难了:“一个‘作家’以后竟会成为职业商人?灵感来了就写作。这是怎样一个状况?那么他的笔下流露出的还会是真实情感吗?文学是一项产业吗?文学是商品吗?”学生沉默了。我抓住时机,马上举例佐证我的观点:“对于你们刚刚谈到的他的《小时代》,完全是写给一些对国际名牌追求又不得但觉得只要很了解它们似乎就很上流的青少年看的,内容不贴近绝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但却是绝大多数人都向往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我想这也许也是郭敬明曾经向往的金钱社会。但我认为上流社会不应该是物质的社会,而应该是精神社会。物质会迷惑我们的心,唯有对精神的追求才能荡涤我们的心灵。另外我认为文中的一些文字完全是在无病呻吟,用一些短小的句子意图表达深远的情感,堆砌开头结尾,用不扎实的文学功底表达自己从未经历过的情感,如果把那些文章给你们的父母看,他们一定会笑文章的幼稚。”很多学生吃惊于我对郭敬明作品的侃侃而谈。我趁势追击:“如果想通过阅读郭敬明的作品来提高写作水平,是不可取的。就算是拿它来消遣,也是在浪费我们难得的休息时间,大家不如去读一些“大家”写的文章,像是余秋雨,季羡林等,他们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大师,为什么不去读他们的有着深切社会责任感和人生感悟的文章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呢?看多了郭敬明的文章只会让我们越来越‘飘’。希望对郭敬明痴迷的同学应该理智看待。”很多学生低下了头,陷入了沉思……
  我知道的我的工作还没有结束。说教要进行,但更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我经常积极引导他们去阅读一些经典的名著和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社科书籍,我告诉他们,那些著作是经过时间的长河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精品,值得我们品味。我还常常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告诉他们,优秀文学作品里的东西,不仅能够愉悦我们的感情,还能夠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
  二、等待花开
  在我开始接手班主任工作的最初一段时间,为了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立马翻脸”是我在教学生活中出现得最多的动作。课堂上有人不专心,不完成好练习,课间有人在走廊追逐打闹……这些都会引起我的“立马翻脸”。于是我又是“及时”大声呵斥犯错的学生,又是“及时”请家长,可是效果并不理想。记得有一天下午第六节课,体育老师跑来告诉我:“你们班五个男生上体育课不参加训练,自己跑到篮球场打篮球,我喊了他们几遍回去上课,他们等我一转身,又溜去打篮球了。”听完体育老师的话,我特别生气,本想立马把他们从篮球场上揪回来,好好地整顿一下。但我还是忍住的,毕竟之前的“立马翻脸”之举都没有取得什么效果,干脆这次我反其道而行之,我决定这次要以退为进,做到进退有为,给他们一个自我觉醒的过程。第七节课他们来了,我没有批评他们,只是拿眼睛死死地盯着他们问上一节课有没有参加训练,他们支支吾吾地搪塞过去,没有一个人“自首”,我虽然窝着一肚子火气,但面上还是表现得若无其事。第二天早读,我平静地走进教室,把他们五个男生带到篮球场,再次拿眼睛紧紧地盯着他们,大概有一分钟。这次我看到了他们的惶恐和低下头来的悔恨。这时我说话了:“第一节下课后,如果你们想起了什么,就一个一个地轮流来告诉我!”后来他们陆陆续续地一个个都来了,听了他们的诉说,我没有严厉地斥责他们,只提了两点要求,一做事要分清主次,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情,二做错事情要勇于坦白承认,不能心存侥幸,并让他们互相监督。之后这几个男生果真没有再犯这样的错误。
  在战场上常常需要等待时机,敌人来攻,敲第一遍鼓时,士气正盛,不能出战,等到再而衰,三而竭之时,敌人士气衰弱了,便是出战的好机会,可一战而胜。这是《战国策·曹刿论战》一篇中的著名作战思想。学生犯错很常见,作为老师不能心急,要相信犯错误的学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立马翻脸”“惩罚”都只能治标,只有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相信我们的学生能够改正错误,并给他们时间才能治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棵树,会开花会结果,等待他开花的那一天,对于老师来说,何尝不也是一种幸福?
  参考文献
  [1]张真玲.触动学生心灵的教育——德育与影视[J].新西部月刊,2008(6):145-145.
  [2]刘圣颖,周宝伟.抓住每一次触动心灵的机会——特殊家庭学生教育个案[J].知音励志,2017(3).
其他文献
【摘 要】射箭运动是我国传统的运动项目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群众基础,这一运动项目不仅是需要体力劳动,还需要脑力配合,在实际射箭过程中一旦出现情绪变化,很容易对射箭准确度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射箭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进行情绪调控的意义,研究运动员在射箭训练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针对性的提出射箭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进行情绪调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射箭训练 运动员 情绪调控  在射箭训练
期刊
【摘 要】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其实小学美术教学在整个小学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们的思维意识在这个年纪还不是很敏感,在这个时期对学生们进行美术教学其实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绘画水平、审美情趣等等,对孩子们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时,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在传统美术教学中经常见到的示范教学方法,这种示范方法在现代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常常被教师们应用于课
期刊
【摘 要】以学生核心素养理论为指导,基于城市化进程学生自然活动空间被压缩的事实,并正视应试教育和所谓的素质教育的重压,以及网络时代的客观背景,探讨自然教育缺失势必导致学生核心素养缺失。因此,核心素养提升亦要重视学校的自然教育。学校在自然教育中应该要建立思想共识和敬畏心,遵循普及性和多样化原则,并建立序列化常规化机制,让学生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中完成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从而确实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的信息化大面积覆盖,各项工作在信息化的导入下,使得工作的效率更高,缩减了劳动力并获得了较高的价值反馈,对于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来说,这项较为艰巨复杂的工程,需要在教育信息化下,因地制宜地构建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模式,重点突出精准二字,使得贫困地区的教育逐渐在帮助下,脱离单调性与片面性。采取教育信息化的形式,使得扶贫工作能够统筹大量的数据,准确地定位教育的空缺点,提高扶贫的高效力度。
期刊
【摘 要】时代在发展,教育也不应止步不前。为了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要,我国的教育学家在经过对前沿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后,提出了中国学生应具有的六大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新型教育观念的提出,意味着传统的教育模式的落幕,标志着新型教育时代的到来。将“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政治教学中时,可以细化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教师所应做的,就是运用教学策略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学目
期刊
【摘 要】文章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分析着手,认真探讨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班主任德育方式不当、德育内容过于单调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提升举措:加强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完善班主任的德育方式以及丰富德育内容,旨在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与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新形势 班主任 德育 工作举措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变得越发重要,保证学生
期刊
【摘 要】时代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型技术层出不穷。而很多新技术,也开始应用与教学中。仿真技术,在20世纪初已经被应用于经济和生物等领域,在未来的发展中,仿真技术有望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鉴于仿真技术的广阔前景,有关的教育人员也开始将仿真技术应用于煤化工教学中。本文就仿真技术在煤化工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讨论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实现仿真技术在煤化工教学中的完美应用。  【关键词】仿真技术 煤化工
期刊
【摘 要】2018年高考在学生的轻松与释怀中落幕,学生所感受到的轻松与释怀,正反映了本次高考试题的“贴心”。这种“贴心”不仅体现在本套试题对历史学科本身的知识素养、能力要求的重视,同时也体现在在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前提下贴近现实,较大程度上对试题难度作出调整。这一“贴心”比较符合教学实际,因此也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欢迎,相信也会对此后的高考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高考历史 试题评析 教学启示  
期刊
【摘 要】在高职高专教育中,人才培养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教学是一项中心任务。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职高专教育现状,文章最后提出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几个观念,即高职高专教育中的教学观、教师观及学生观,以期对高职高专教育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职高专 教育现状 改革 观念  一、前言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学生不仅要掌握学校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本
期刊
【摘 要】特殊教育其实跟一般的教育是不太相同的,它更多的是爱心教育,特殊教育面对的人群其实是有缺陷的人,他们可能存在心理疾病或身体疾病,在这种前提下,就会使特殊教育变得比较困难,其教师的工作难度比普通教师要大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孩子们进行学科教学,还要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密切关注,这些孩子们都是十分敏感的,教师要帮助孩子们走出心理阴影,给孩子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可以健康快乐成长。关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