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路公交车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d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3路公交车的产生
  区域游戏时间,小马和小泽搭建了一辆公交车,这辆车有两排座位,有驾驶位,还有车门,小马过来邀请我去坐他们的公交车。
  我走到车边问小马:“请问你们是几路公交车?”
  小马不假思索地回答我:“113。”
  我接着说:“乘客来了都要问你们是几号公交车,多麻烦呀?怎么让乘客一下子就知道这是几路公交车?”
  小马想了想,说:“做个公交车牌。”
  旁边的小泽跑得比他还快,他迅速跑到艺术区拿了一张红色正方形纸和一支蓝色的笔写上了“113”。小马也跑了过来,他对小泽说:“你写的字太小了,人家会看不清楚,我来写。”于是,他也拿了一张红色的纸,用接近红色的笔写了上113,小泽看到了,说:“你这个字写得不够明显。”小马说:“可是我够大。”小泽也没再争论,转身去拿起方向盘当起了司机。
  小马开始在艺术区寻找材料,想把113车牌贴到车上,他先找来了胶座,可是胶座的透明胶他找不到头,他试了两次,依然找不到头,便向我求助:“老师,我找不到透明胶的头怎么办?”“需要我帮忙吗?”我回答。“不用了,不用了,我改用双面胶了。”小马很快在车牌上贴好双面胶,准备贴到车上。这时候小泽拿着自己写的车牌,也想贴上去,小马说:“车牌字要大,不然人家都看不见,你这张还是不行。你还是去当司机吧。”说着他就把自己的那张车牌贴了上去,贴完后,他看了看,又调整了一下位置,把车牌放到车头比较上面的位置。113公车出发啦!
  分析:小马和小泽搭建了一辆公交车,我观察了一下公交车,发现有车头、车身,还有乘客座椅。类似建筑区搭建游戏等开放性的游戏情境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能为幼儿提供更多自主探究、整合经验、思考和创造的空间。公交车的游戏内容和情境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除了搭建以外,还可以延伸出很多经验增长的内容。两个孩子的搭建水平不错,如果教师能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便有可能促进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深度学习。于是,我利用问题“请问你们是几路公交车”“怎么让乘客很快知道这是几路公车”为幼儿创设了新的游戏情境,让孩子调动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推进游戏开展。
  车票的难题
  小泽司机认真地开着车,一会儿转弯一会儿直行,嘴里还不停地发出车行的音效。
  小马说:“停一下,停一下,我得再去写两张车牌准备着。”说着,他就跑到艺术区拿了两张纸迅速写上了“113”,并把两张车牌收到了车上的柜子里。这时候,车上的乘客渐渐多起来了,小马开始维持车内的秩序。
  “你们都坐好呀!你们上车怎么没买票,也没投币!”小马着急地说着。小伙伴们告诉小马,他们没有钱也没有币。
  小马说:“没关系,我给你们发。”说着他拿出了刚才的两张纸,一片一片撕下来,分给小伙伴们:“拿着,拿着,这是车票。”来坐车的小朋友们都拿到了车票。一会儿那两张纸就用完了,乘客越来越多,可是票已经没了。小马快速跑到艺术区又拿来了3张纸,准备开始继续撕纸分票。可是因为人太多,小马有点儿忙不过来了。
  “人太多了,我的票都来不及撕了。”小马向我喊。
  “有什么办法撕得又快又多?”我问。
  小马看着纸张,有点儿犯愁。“老师在上画画课前是怎么割纸的?”我提醒了一句。小马拍了一下脑袋,他把3张纸先叠在一起,对折再对折后,再撕。一次就能撕出好几张票,他高兴地对我说:“成功了!成功了!”
  分析:小马在观察到乘客们上车都没有买票的情况下,通过以物代物的方式,将纸撕成一张一张车票,成功解决了问题。但乘客越来越多时,受撕车票速度的限制,小马忙不过来了,向我求助,我认为这是非常好介入时机。我没有直接告诉他解决方法,而是用了“经验唤醒”的方法,以小马的经验为基础,帮助他自己找到答案,促进经验的迁移和运用。
  一起来说说公交车
  游戏回顾时间,我请小马和小泽把113路公交车的游戏故事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在他们的分享中,我提炼出了几个问题“公交车的路牌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公交车的车票是什么样子的”“公交车上还有什么设备”,请全班小朋友来共同讨论。
  关于“公交车路牌位置”的问题,孩子们提出了公交车路牌有的在车头,车尾也有,两侧也有,主要作用是让乘客能很清楚地看到是几路车,所以要用比较大的数字,放在比较明显的地方。关于车票,孩子们觉得公交车的车票主要是用刷卡、投币的方式,所以可以制作公交卡或一些可以替代的钱币。除此之外,孩子们还说,公交车上还有路线图、限坐人数、起始点、投币箱、雨刮器等等设备,大家都对公交车兴趣盎然,说第二天要继续公交车游戏。
  分析:经过观察,我认为公交车游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游戏主题,参与游戏的小朋友们并非对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应对自如,于是,我将这些问题放到了班级分享时间,以讨论交流的方式,在全班构建“游戏共同体”。通过交流互动,同伴间分享了关于公交车的经验和理解,为共同解决游戏情境中的复杂问题打下基础。同时,也启发幼儿从多角度思考,拓展公交车相关内容的学习,促进了经验整合。
  超级113路公交车
  第二天,小马的计划依然是玩113路公交车游戏,今天小马当司机。他们搭建了一个更加舒适的司机座位,还请会写字的小浩帮忙写了张“113开往七星公交场、84人”的字牌,贴在了车身上。车开了一会儿,小辰问:“这是几路公交车呀?”“这是113路公交车,欢迎来坐。”小马回答。随即,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转身把贴在车中间的路牌贴到了车头。
  小末和小消来了,他们对小马说:“昨天我们不是说了,车头、车尾、车身都要有公交车牌吗?”小马回答说:“唉呀,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今天小泽司机请假,你们愿意帮忙吗?”“好呀!”两小伙伴回答。
  他们到艺术区找来了笔和纸,很快就写好了车牌,请小浩帮忙写了“七星公交场”,又来找来了透明胶。在贴车尾路牌的时候小末和小消产生了分歧,一个说要贴在外围板上,大家才看得到,一个说要贴在椅子背后比較高的地方,更清楚。最后,两人决定贴在比较高的椅子上。贴完后,两人又把另一张贴到了车身的侧面。   小浩在艺术区忙了很久,他拿着两个用锡纸做的雨刮器来了,小马可高兴了,和小消一起赶快贴好了雨刮器。
  “好啦,我们的超级113路公交车准备出发啦,好朋友们快上车吧。”小马开心地载着自己的小伙伴们出发。
  分析:在前一天回顾与经验提升的基础上,公交车游戏吸引了不少伙伴,113路公交车成了大家一起建构的公交车,4个小伙伴一起对其进行了“装修完善”。
  兴趣与经验是支持幼儿游戏主题不断丰富的养份,公车游戏还有很多基于幼儿经验的内容可以延伸,因此,我决定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我将这几天孩子们的游戏与家长分享,在他们充分地理解和感受后,向家长提出了“体验公交车”的倡议,请家长带领孩子实际乘坐一次113路公交车。班级中正好有一名家长在公交公司上班,在他的协助下,我们还开展了“周末小分队”活动,将小朋友分好组轮流去公交公司参观,学习文明乘坐小知识。
  公交车体验之旅后……
  周一一早,小马和几个孩子就兴奋地跟我分享了自己的公交车体验,并约了4个小伙伴在区域游戏时一起再玩公交车游戏。
  游戏开始了,5个小伙伴开始搬搬拼拼。他们拿了台灯当后视镜,但在座位拼摆的问题上出现了争执。最后,他们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少数服从多数,解决了问题。公交车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座位不够,小马站起来说:“请给有需要的乘客让座!”旁边的小伙伴们听了也跟着站了起来。一边的芳芳直接半躺下来:“我有小宝宝了,谢谢你们给我让座。”接着,有人扮小孩子、有人扮老人,公交车在一片欢笑声中快乐前行。
  在这个由幼儿生活经验与兴趣生成的“113路公交车”游戏中,我充分体验到了如何促进幼儿通过区域游戏进行深度学习。教师并不是旁观者,而需依据发展目标恰如其分地提供支持,把玩耍变成一个个真实的、充满挑战的游戏情境,在支持过程中,赋予幼儿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使命感和愉快感,增加幼儿游戏的兴趣。通过集体讨论、同伴互助、真实体验等方式,促进幼儿进行经验的迁移和运用,帮助幼儿获得经验的提升和学习品质的积累,引发幼儿的深度探索与学习。
  陈宇华
  海森高教育首席专家
  首次将美国实战有效的主动学习
  师训体系带到中国
  113路公交车的游戏是一个角色扮演游戏。在组织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老师们的常见困惑是游戏简单、情节重复、持续时间短。我想要通过厦门二幼颜老师的游戏现场帮助大家看到在海森高教育理念下的深入的角色扮演游戏。
  游戏的剧情是从一辆简单的公交车搭建开始的。第一天主人公小马搭建了一辆公交车,邀请老师乘坐公交车,求助老师制作有简单车牌的公交车,随后接纳同伴乘坐公交车。“乘客太多太乱”的问题激发了小马做车票的意图,小马求助老师如何才能更快更多地制作车票。
  第二天游戲时,小马把司机的座位作了调整,坐起来更舒服了;他和同伴协商并求助同伴制作了更加复杂的公交车牌,讨论车牌放置的地方;还和同伴一起制作了刮雨器等道具,游戏更加深入。
  周末老师和家长一起安排了一次公交车体验,增加了大家的真实经验。第三天“公交车”游戏剧情更加丰富了,孩子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解决了座位拼摆意见不同的问题。在座位不够的时候,小马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请给有需要的乘客让座”,这个建议激发了更多的角色,乘坐公交车的“乘客”们纷纷成为了老人、小孩、孕妇……游戏角色更加丰富。
  在“113路公交车”游戏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高水平的角色扮演游戏需要具备的三个要素:丰富的剧情,丰富的角色和丰富的道具。
其他文献
拍摄这天,冬日暖阳普照。午后,刚结束排练的谭维维风尘仆仆赶来,跟大家——打了招呼,便一股脑儿钻进化妆间。化妆间的门帘垂着,帘后的门虚掩着,不一会儿从里面传来淡淡的“崭新万物/正上升幻灭如明星/我却乌云遮目”的歌声。这首叫《采石》的歌,是近日堪称“年度爆款”的石家庄摇滚乐队万能青年旅店第二张全新大碟《冀西南林路行》中的第四首。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又一个没能躲过大灾大难的庚子年。疫情来了,谭维
在辽、金交替之际,金、宋结盟,共同抗辽,在冀东地区上演了一出宋、金、辽“三国演义”,辽兴军节度副使张觉叛金降宋事件成为引发北宋灭亡的导火索。  张觉叛金降宋的经过  张觉(一作“张瑴”),滦州义丰县(义丰,滦州附郭县。今唐山市滦县)人。辽天祚帝乾统元年(公元1101年)进士,累官至平州辽兴军节度副使。  辽保大二年(金天辅六年,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正月,金兵攻破辽中京大定府(治所在今内蒙古
幼儿戏剧活动通常依据幼儿喜欢的绘本故事进行,绘本相当于剧本。然而,大部分绘本或是故事情节过于简单,或是没有体现幼儿的经验,无法满足幼儿表演需求,因此,剧本编创成为了幼儿戏剧活动的重要内容。主动创编剧本是幼儿在戏剧活动中展现自主性的起点,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想象与创造的空间留给幼儿,使他们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基于我园近年来对幼儿戏剧活动的持续探索,我们总结出如下策略,促进幼儿主动创编剧本,积极开展戏剧
书摘书评  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  ——爱迪生  荐书:《如果世上不再有猫》  作者:[日本]川村元气(著) 王蕴洁(译)  读书笔记:张躲躲  大学读书的时候,老师经常把很多课堂时间留出来让大家就这堂课的某个主题自由发言,发言的踊跃度决定期末分数,所以大家不管有没有想法,多少都会讲几句。有一次讨论隋炀帝,发言的人基本上都是老调子,什么穷兵黩武啦,劳
一、学堂在线一年来的发展  清华大学参与MOOC的主要经历是:2013年5月17日,清华大学加盟edX;2013年5月24日,清华大学成立大规模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3年6月1日,edX平台发布OpenEdX开源项目;2013年6月6日,清华大学组建“学堂在线”研发团队;2013年10月10日,清华大学发布“学堂在线”平台。学堂在线的愿景是融通先进教学理念、集成前沿信息科技、汇聚优质教学资源 打
1  黄昏,谢云涛站在墨尔本雅拉河南岸八十八层高的尤利卡大厦的悬空观景台上,置身于城市三百米的高空,周围全是透明玻璃,忽然有了种飞翔的欲望,他的目光越过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城区景观,感觉远处的大海在召唤着他,林琪的笑脸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他闭上眼睛,仿佛看见了那个十九岁的少年不顾一切地奔向了他的女神。  谢云涛慢慢伸开了双臂,他想象着林琪张开了怀抱,想象着她长发随风飘散,轻撩他脸颊的惬意和心醉。  
8月26日,唐山市档案馆召开了全市档案工作推进会议,15个县(市)区档案馆馆长和市馆各处处长参加了会议。  会议有三项议程:一是各县(市)区馆长汇报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二是市馆副馆长安排下半年工作。三是侯永坤馆长讲话。  侯永坤馆长指出,这次会议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通过回顾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督促我们积极安排好下半年工作。侯馆长强调,我们要在全省档案工作推进会议精神指导下,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涉及到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方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社会领域提出幼儿“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等目标。在日常幼儿园活动中,有一些儿童不愿意遵守规则、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经常捣乱,结果导致小朋友不愿意与其交往,老师也会经常去批评教育这样的孩子,久而久之最后就成了老师或小朋友眼中的“淘气包”甚至是“坏孩子”了。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应如
网络化、立体化教材在国内的发展刚刚起步,而在一向引领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的美国应用已十分普遍。本刊就美国大学教材的网络化发展现状采访了国际知名数学家、依阿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山东大学长江讲座教授叶扬波。叶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教材及其配套网络资源在美国大学的日常应用,并就其在国内发展的趋势作了展望。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美国大学教材相配套的网络资源是怎样的,它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时是怎么应用的?  叶扬
摘 要:信息技术的集成性、交互性、开放性、情景性和智能性等特点给物理课程与教学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变化。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中存在整合点不当、整合度不高、整合方式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形式与内容并重,技术与设计融合,表现与效果优化等策略,进行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深度融合,从而以知识为中心逐步过渡到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并最终走向全方位的课程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