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差异性探讨四级考试中的段落翻译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terj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于母语为汉语的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尽管英语词汇、语法运用都没有问题,但总觉得自己表达出来的英语有股汉语味,尤其是在四级考试的段落翻译中,自己感觉翻译得不错,可就是拿不到高分,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英语与汉语这两种语言的差异性。本文从英语和汉语“形合”与“意合”的差异性,探讨汉语段落的英译技巧,以期对学生未来考试有所帮助。
  关键词: 英汉差异性 四级考试 段落翻译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英语和汉语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莫过于“形合”和“意合”之分。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有较丰富的形态标志,有较鲜明的词类分别,句子以限定动词为中心,各种语法范畴在英语中都有全面体现。英语在显性语言里,从构词、语法、句子到段落中的连接,都偏重于使用形态因素。相比英语而言,汉语是语义型语言,注重内在的意义上的联系。
  一般认为,汉译英时首先要梳理出原文中最重要的信息,将其译为英语主句,将次要信息译为英语的从句,并添加形式标记或连接词。显然,这是一个从意合到形合的过程,这样有助于实现英语高度的形式化和严密的逻辑性。因此,汉语段落翻译既要尊重汉语原文,又要尊重英语语言特点及表达方式。下面就汉英词的翻译和汉英长句的翻译加以探讨。
  一、汉英词的翻译
  1.词性转化多变
  由于汉语和英语有很大差异,汉译英时词性不能完全对应,这时常用的一种手段就是词性转化。在汉译英过程中,适当转换词性可以使译文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1)汉语动词转化成英语名词
  汉语的动态性和具体性特点使其在语言运用上多用动词,英语则因其静态性和抽象性特点而在语言使用上呈现出名词化和介词化倾向。
  在汉语中,动词可以充当句子的任何成分,没有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形式之分,也没有时态变化的约束。英语动词常常受变化规则的限制,名词除了数格外,相对于动词来说较为方便灵活。因此,除了谓语动词之外,其他动词常常用名词替代。如:专家建议立刻削减军费开支。本句中的“建议”是句子的主要动词谓语,动词“削减”转化为名词作宾语,翻译为:Some experts suggested an immediate reduction in military expenditure.
  (2)汉语动词转化成英语形容词
  汉语的一些动词可以用与英语动词同源的形容词表达,如:worried,satisfied,doubted等,翻译出的英语更地道标准。如: 他对他们所做的工作非常满意。本句中的“满意” 转化成形容词,译为:He is very satisfied with what they did.
  (3)汉语动词转化成英语介词
  英语中的有些介词本身是由动词演变而来的,具有动词的特征,如:with 用,against反对,for赞成等,翻译时可以用介词短语替换动词。如:他们强烈反对他的观点。本句中的动词“反对”与介词against对应,翻译为:They are strongly against what he said.
  (4)汉语名词转化成英语动词
  某些情况下,可以用英语的动词代替汉语的名词,汉语中作定语的形容词要转化为相应的副词在英语中作状语。如: 他的演讲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译为:His speech impressed me deeply.
  (5)汉语名词转化成英语形容词或副词
  有些情况下,汉语中的名词可以译成英语的形容词或副词,作表语、 宾语补足语或状语。如:汉语非常具有表现力。句中的名词“表现力”可译成形容词作表语,译为:Chinese language is very expressive.
  (6)副词转化为动词、名词或形容词
  由于语法结构和修辞的需要,汉语的形容词和副词也可以译为英语的名词。如:中国积极地参与了营救工作,译为:China took an active part in the rescue.句中的副词“积极地”作状语,在译文中转化为形容词作定语。
  2.词意空缺增补
  汉语语言比较简洁精炼而常常有省略现象。为了使译文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在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时,常常要对汉语中省略的词加以补充。增补的词多为冠词、名词、代词、连词和介词等。如:在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上3年制初中,极少数上4年制。 本句中的“大多数学生上3年制初中,极少数上4年制”是两个并列句,“极少数”作定语,应该修饰其后的主语“学生”,但原文空缺,因此在翻译时英该增补上。可译为:At junior secondary stage,most students have three-year schooling while a few of them have four-year schooling.在此为了避免重复,将第二个 “学生”替换为代词“them”宾格,作“of ”的宾语。
  3.词的适当删减
  汉语常用的一种语篇衔接手段就是重复,利用词语的重复体现语义强调或进行语言润色,而英语则以省略见长,在翻译时,需适当删减省略,达到译文通顺、意思完整及句子精练的目的。 如:于是转喜为怒,转赞美为责备挑剔,转首肯为摇头。 句中的动词“转”重复出现,是三个并列的谓语动词,在英语中会显得比较重复啰唆,因此把后两个“转”省去,使得译文更简洁明了。译为Then happiness turns to anger,praise to scolding and nit-picking,and head nodding to head-shaking.
  二、汉英长句翻译
  在汉语长句翻译中,首先要确定主题句,其次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句子组合。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长句简化。   1.单句分解法
  用独立的简单句将较复杂的汉语句子翻译成英语,使得译文更简单明了。如:虽然,学会放手不会减轻生活里的伤痛,也不会让你的情绪得以发泄,也许你仍然会被生活所困。本句中的“学会放手不会减轻生活里的伤痛,也不会让你的情绪得以发泄”是并列关系,并且主语一致,而“也许你仍然会被生活所困”与前文是转折关系。因此可译为:It doesn’t help to hang on to the hurt. It doesn’t work to blame or criticize. Those approaches only serve to keep you stuck.
  这里两个英文句子都用了形式主语it代替前面提到的“放手”,不繁琐,并且用三个简单句将汉语长句简化。
  2.主从定位法
  运用英语中的主句和从句关系突出汉语句中的主题句,并用从句对其限定或补充说明,从而确定主题句和从句的主从关系。如:自古以来,澳门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华儿女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本句中的“澳门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主题句,“中华儿女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是对主题句的补充,可以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翻译。整句翻译为:Macao has been the territory of China ever since the ancient times,where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been living and working for generations.
  3.附加补充法
  在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时,用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动名词、 不定式或独立结构等附加手段将句子简化翻译,化繁为简。 如:在中国,小学教育需要花费12年的时间来完成,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本句结构较为复杂,“中小学教育需要花费l2年的时间来完成” 为主体句子,“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为补充修饰成分,作伴随状语,“分为”暗含被动含义,应该用过去分词短语,表被动,可译为:In China,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takes 12 years to complete,divided into primary,junior secondary and senior secondary stages.
  4.语序调整法
  在表示感情色彩的轻重、强弱时,汉语将重的内容、强的词语放在前面,英语往往将语义轻的、内容弱的词语放在前面。正是因为汉英语序的不对应性,所以在翻译时要适当调整语序。如:澳门,南海之滨一颗闪耀的明珠,以她的风采、沧桑和辉煌,更以1999年12月20日这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本句的主题句是“澳门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南海之滨一颗闪耀的明珠”是同位语,“以她的风采……更以……”表示原因。本句无法完全按照汉语语序翻译,因此英语语序应作必要的调整,可译为:A shining pearl on the coast of South China,Macao attracts the world’s attention for her charm,history of great events and glory,especially for the unusual date of December 20,1999.
  5.逻辑填补法
  有时汉语为句意的连贯性,也会有省略现象,尤其是无主语的句子,因此要从语句的逻辑关系上推敲分析,对省略的部分加以补充,从而完善句子翻译。如:她病程这么长,且病得很重,即使华佗再世恐怕也难妙手回春。本句中的“她病程这么长,且病得很重”看上去是主题句,其实是下文中“恐怕”担忧的原因,句中没有主语,但通过分析不难看出,本句逻辑主语应该是说这句话的人“我”,因此可以翻译为:I’m afraid that Hua Tuo could not help her to recover completely even if he would,for she has been ill seriously for so long.
  当然,在段落翻译时,除了要选择合适的词,句子翻译要准确合理外,还要注意译文段落中句与句衔接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只有如此,才不失为好的段落翻译。
  从以上讨论中可以看出,英语是一种重形合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重意合的语言,因此两种语言在词语搭配、句法与句子组合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性。通过英汉语形合和意合的对比研究和对词句翻译技法的探讨,希望对学生在汉语段落翻译时能够较顺利地组句构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余泽超.对“形合”、“意合”的再认识[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3).
  [2]何刚强.笔译理论与技巧[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促进了我国网络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网络教育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网络课程缺少教学设计、学习者不愿意主动去学习等.本文从心理学的学习动机理
庭钟依据蓝本的故事情节,创作了《纪任重》中非常日本本土化的故事情节.在主人公设定方面,庭钟也对蓝本中的中国元素进行了过滤改造,使《纪任重》表现出浓厚的日本文化色彩.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满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其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二十世纪初以来,关于满族文
尼泊尔的这场浩劫带走了那些静静矗立千年的宗教古建筑,但带不走尼泊尔在世人心中的美,更带不走尼泊尔人对宗教的虔诚信仰。  大地震毁坏了尼泊尔的名胜古迹,毁掉了小巷子里的房子,但尼泊尔的山山水水,清澈见底的费瓦湖依然婀娜,曼妙的鱼尾峰依然巍峨,那些平静坐在杜巴广场的老人或许不在了,但还是会有无忧无虑的大眼睛的孩童在废墟上玩耍……  人世更迭,莫不如此,想必,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尼泊尔人比其他人更能懂得其
最近几年的福建高考地理卷非选择题部分题型新颖多样,知识量大,运用性强,与生活息息相关,充分考察了考生的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非选择题部分的得分对地理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提高高考地理非选择题得分是地理高考的关键,掌握该得分策略是每个高考生考前必备的。根据多年来对地理高考卷的倾心研究,我提出以下几点得分策略。  一、专题专练,熟练生巧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应学会根据课本将知识分类整理,形成一个个板块
数列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题型,因此高中生一定要掌握好数列的知识,充分掌握好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知识,熟练运用等差、等比数列对求解一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当今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受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基因沉默技术,它是由双链RNA介导的靶向基因序列特异性转录后沉默机制。目前,RNAi技术己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
十八大至十九大的五年,是中国发展极其不平凡的五年,五年间,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的外交思想和外交战略也做有了新的研究和部署,形成了独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