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取穴规律与组方规律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n206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穴位刺激方式有多种,涉及58个穴位,但取用的主要穴位具有一定的共性,最常用的10个穴位主要分布在与结肠密切关联的神经节段支配区内,穴位-靶器官之间的节段性联系决定了穴位作用的特异性。组方的穴位数量有一个极限,并非取穴越多量效关系越好。针灸治疗IBS的疗效并没有随着取穴数量的增加而呈现出明显的提升,取穴超过6个的组方在疗效上没有呈现出明显的优势,所以取用的主要穴位数量可以控制在4~6个。天枢与足三里等配伍使用可能是通过各自不同的作用靶点产生了某些互补作用,而不是共同作用靶点效应的强化或叠加。
其他文献
<正> 循经感传的激发,目前已建立了一些方法.作者过去曾用循经加热,循经药物导入的方法激发感传,提高了感传的出现率。磁疗在临床上对一些疾病确有疗效,并认为是通过经穴起作用,那么,磁场的改变是否影响感传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用循经贴敷磁片的方法作了初步的探索。临床资料与观察方法计观察了220例针灸科门诊与住院病人,男148例,女7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
期刊
<正>国内研究经络感传多在径络敏感者穴位上给予某种刺激,使其产生感传线路。至于对经线间隙部位予以刺激后,会不会产生类似的经络线感传,迄今尚未见报导。作者于1978年9月,在四省图谱协作组工作期间,对10例经络敏感者用脉冲电刺激;作了290个12经线隙区刺激点的感传观察,并
期刊
以我国洞庭湖区2007年东方田鼠的鼠害情况为主线创设教学情境,以“如何治理洞庭湖区鼠害,保护湖区生态环境”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通过带领学生探究影响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因素,提出东方田鼠防治措施,分析三峡工程建坝、退田还湖生态恢复工程对东方田鼠种群的影响,形成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
期刊
目的:挖掘针刺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选穴配伍规律,为临床取穴及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发表的针刺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Excel软件整理文献中的腧穴处方数据(使用频次、分布部位、归经、特定穴等),并对使用频次大于10的高频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79篇,其中中文文献61篇,英文文献18篇。(1)针刺
期刊
<正> 在祖国医学中,虽然没有心脏病这一病名,但是经络学说在各种疾病诊断上的作用,古人早已有记载。近年来,自从经络测定仪创制以后,以及从经络测定仪在临床上测定结果来看,十二经络确能反映人休内脏的疾患。现将我院应用“跃进I型”经络测定器测定十二经原穴,观察十四例各型心脏病的经络变化,报道如下。
期刊
<正>说到中国传统服饰,汉服和旗袍是最受欢迎的。中山装也是近代以来受大家喜欢的一种服饰。汉服最初是汉民族穿的衣服。它的颜色、样式甚至长度都与中国文化有关。汉服最早出现于3000多年前的商朝,从秦朝到明朝,汉服是人们的日常服饰。清朝初期,汉服开始没落。近年来,传统文化受到人们的青睐,“汉服热”在各地兴起。
期刊
期刊
<正>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白天无法控制的以过度嗜睡和猝倒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1],常累及儿童和青少年。西医对本病多采取对症治疗,但此类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多、易成瘾的毒副作用,而中医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2-3]。
期刊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研究临床穴位刺激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干预方法及选穴组方规律。方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已经公开发表穴位刺激干预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中文文献,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20年穴位刺激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穴位干预方法、选穴组方规律数据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统计穴位刺激干预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文献70篇,其中干预方法
期刊
组学技术在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生理或病理状态是由生命体最基本的单位:细胞的行为表现聚合而形成的,所以凭借各种组学所产生的分子信息必须在细胞层面加以整合,并延展到人体整体层面才能体现中医学理论的精髓。细胞行为是细胞内蛋白网络中所有蛋白活性受到外界调控后在细胞层面的总体表现。精细量化细胞的各种行为可以解析不同蛋白通路在细胞行为上的占比,并将各种分子组学信息和细胞行为紧密连结。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