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血管夹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wei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或联合应用Fogarty导管(2F)取栓术治疗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4月至2013年12月单纯采用CEA或术中联合Fogarty导管(2F)取栓术治疗的12例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所有患者均为颈内动脉起始处节段性闭塞。7例患者采用单纯CEA手术,3例行CEA联合Fogarty导管(2F)取栓术,2例再通失败后行颈外动脉CE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破裂微小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的初步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4例破裂微小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明确不同位置微小动脉瘤,了解动脉瘤的解剖位置、手术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动脉瘤解剖位置:前交通动脉3例,后交通动脉4例,颈内动脉3例,大脑中动脉2例,小脑后下动脉2例。Hunt-HessⅠ~Ⅱ级12例,Ⅲ级2例。12例采用翼点入路,1例采用后正中入路,1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出院和随访(范围3个月)的结果利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亚低温治疗状态下静息能量消耗(REE)的变化规律,评估亚低温对其影响程度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3例,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亚低温组(42例)和常温组(41例)。亚低温组采用降温毯和肌松镇静剂结合的方法将肛温控制在32 ~ 35 ℃,维持120 h后复温;常温组同期控制体温在36.5 ~ 37.2 ℃。采
目的研究颈内动脉发育异常的影像学及临床特点。方法纳入6例经影像学确诊的颈内动脉发育异常患者,分析相应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6±13)岁。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1例,无症状1例,脑梗死起病1例,头晕起病2例,头痛起病1例。单侧颈动脉发育异常2例,双侧颈内动脉发育异常4例,合并椎动脉发育异常2例。4例合并颅内动脉瘤,1例合并硬脑膜动静脉瘘。2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1例行颅内
目的探讨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疾病特点及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患者的诊疗和随访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未能全切且未成年(年龄<18岁)患者结合术后放射治疗。结果本组患者中43例为手术全切,7例近全切除。术后放射治疗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随访时间17.3个月,其中,神经功能改善者37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