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7091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研究为非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就诊顺序以1∶1比例分为2组,每组25例。针刺蝶腭神经节组采用毫针刺激蝶腭神经节,1~2次/周;常规针刺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以迎香、印堂、风池、风府、足三里等为主穴,以上星、合谷、禾髎、肺俞、脾俞、肾俞、三阴交等为配穴,每次取主穴、配穴各1~2穴,2次/周。2组均连续治疗4周。采用鼻炎症状总分量表(2004版)、鼻炎症状总分量表(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 TNSS)、鼻炎伴随症状总分量表(total non-nasal symptom score, TNNSS)评价症状改善情况;采用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RQLQ)评价生活质量;比较2组患者针刺起效时间、疗效持续时间,以及治疗后1个月复发天数。

结果

针刺蝶腭神经节组治疗后鼻炎症状总分[(99.74±31.89)分比(196.83±31.22),t=-4.912]、TNSS[(165.18±51.06)分比(209.37±53.31)分,t=-4.032]、TNNSS[(33.63±12.37)分比(71.82±19.21),t=-3.463]均明显低于常规针刺组(P均<0.05)。与常规针刺组比较,针刺蝶腭神经节组针刺后症状改善起效时间[(13.85±4.21)min比(45.63±7.87)min;t=-1.763,P=0.008]更短,而疗效持续时间[(37.92±9.94)h比(3.35±1.23)h;t=7.637,P<0.01]更长。针刺蝶腭神经节组治疗后4周RQLQ评分[(8.48±3.71)分比(37.68±12.46)分,F=-7.312]低于常规针刺组(P<0.01)。治疗后1个月针刺蝶腭神经节组复发天数[(4.12±2.15)d比(23.53±4.63)d,t=-8.879]明显少于常规针刺组(P<0.01)。

结论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优于传统针刺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对肾移植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7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
过去20年,眼内炎症(葡萄膜炎)的治疗已发展为有众多药物可选的治疗模式。本文主要总结过去5年中的文献,对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全身免疫抑制治疗的资料加以更新,介绍一些不同类
检索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论文200余篇,从中筛选出诊断标准、医学统计较齐全的38篇论文,治疗方法上以针灸、推拿、中药3种治疗方法为常见并分析各自的优势。发现在所治疗的方法中存在偏于单一,缺乏综合、系统、规范的治疗方案等问题。提出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同时应重视预防,建立集预防、治疗和康复锻炼于一体的防治措施,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gl2)凝血酶原酶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促凝因子。在病毒引起的暴发性肝衰竭(FHF)中,由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分泌的fgl2凝血酶原酶在肝脏选择性高表达,可通过
2型糖尿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独特疗效。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缺陷,针刺通过改善胰岛素受体和受体后缺陷,调节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针刺可抑制胰岛细胞凋亡,改善β细胞功能障碍并保护其形态。本文综述了针刺对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机体能量代谢及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文献,为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使之得到更好的推广。
本文运用跨文化交流的理论,从不同的文化维度分析中医哲学与西方医学主流思想的差异发现,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西医"二元论"的差异;中医的直觉性思维方式和西方的机械性思维方式的差异;表意丰富的古典中医语言与客观精确的西医描述的差异。并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释中医翻译中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中医英译应转变思维方式,尊重"接收者的特权",创制"亲近性"文本,理解双语差异,以提高中医翻
目的了解2016-2018年濮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濮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
蛋白酪氨酸磷酶抑制剂 蛋白酪氨酸磷酶(PTP)和酪氨酸磷酶调节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成为控制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机制之一.
中医类医疗机构的服务主要分为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两部分。本文通过对最近6年的全国中医院门诊、急诊总诊疗人次数、出院人数、每百门急诊的入院人数、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医师工作效率这6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近年中医类医疗机构的服务情况,并据此提出合理化建议。
共调节因子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在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中极为关键,因此阻断两者结合,可以作为治疗肿瘤的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