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家校合作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bless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后半期,美国出现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和退化等问题,引起了美国当局的高度重视,经过大量研究整改,成功开展了家校合作教育工作使孩子教育问题得到了良好改善。本文通过对美国家校合作教育的研究,提出对我国教育工作中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290-01
  一、 美国家校合作教育研究
  20世纪以来,美国为了解决家庭关系冷漠、家长缺位以及学校学生成绩难以提高等问题,美国当局秉承着家庭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理念,成功的开创了学校与家庭合作的运行机制,促进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顺利实施,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美国教育的整体质量水平。
  (一) 美国家校合作教育的发展
  在美国建立初期,由于国家经济条件较差,当时儿童被认为是父母私人财产,不受外界影响和侵犯。1852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颁布第一部《义务教育法》,儿童接受强制的义务教育。美国的教育事业也逐步成长,开始意识到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儿童性格和思想意识方面的深远影响。
  19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妇女和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1897年由爱丽丝?白灵和菲比?艾帕森成立的全国母亲代表大会,目的就是教育母亲使儿童受益[1]。1924年全国母亲代表大会,正式更名为全国家长教师代表大会,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序幕由此拉开。
  (二) 美国家校合作教育的政策保障
  1964年美国联邦政府制定的《经济机会法案》对贫困家庭儿童拨专款辅助,并且对家长的参与、实施儿童教育计划的任务提出明确要求。[2]1970年美国国会通过《初等和中等教育法》修订案,提出由美国联邦出资支持家长咨询委员会的建立。至此,这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正式被纳入联邦教育法规[3]。2000年,每一个学校都有责任鼓励家长与学校发展合作关系,促进家长参与,以帮助儿童社会方面、情感方面及学术方面的成长[4]。
  21世纪以来,国家为了满足不断发展中的教育需求,颁布了新的政策规定。2002年由布什政府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其中提到家校合作教育问题“你的孩子掉队或者学校没有安全,你将会得到比以往更多的帮助”[5]。2007年9月美国教育部又出台了《赋予家长学校席位》的政策,增加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可行性。
  (三) 美国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形式
  全国家长教师协会是美国最主要的家校合作机构,它的分支有州家长教师协会和地方家长教师协会。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站儿童的角度,支持儿童并为儿童代言;帮助父母掌握育儿知识与技能;鼓励父母和公众参与美国公立学校教育[6]。
  除了家长教师协会以外,还有美国全国家长教育协会、美国儿童研究协会、美国全国家长和教师大会等组织机构,也积极促进美国家校合作的发展[7]。
  综上,美国的家校合作教育发展过程曲折,但是,最终确立作为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进行研究讨论,说明了它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二、 我国家校合作教育的现实意义
  针对我国目前,出现的孩子网瘾成性难以管教、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成“啃老族”等问题,笔者认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是关键因素。家庭与学校具有同等重要的教育责任以及相一致的教育目标,将二者之间的关系融合才能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最高效益。对此,笔者根据美国家校合作教育的相关启示,提出解决我国家校合作教育的建议:
  (一)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能力
  美国历史上家长争取平等教育权的案例:布朗诉堪萨斯州托皮卡教育委员会案等都是依靠于通晓法律的家长和具有权力竞争意识的家长而对抗得来。因此,家长需要增强自身的法律维权意识和能力。
  对于家长缺乏教育相关知识这样的问题,家长应该多了解相关的书籍,报刊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升自我家庭教育的能力以及参与学校教育的能力,与学校教师进行深入沟通,真正认识孩子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制定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法律法规
  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90年代中国政府签署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执行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都体现了国家对于家庭和学校合作教育的关注,强调了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指导家庭教育,但始终家长参与意识和程度没有大幅度的提升[8]。因此,我国目前家长对于孩子的学校教育只能是积极的配合,帮助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任务,对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家庭与学校的学习与交流。
  (三)丰富家校合作组织内容和形式
  20世纪90年代,我国建立了家长委员会,但没有形成严格的政策规定,也没有详细明确委员会成员资格选拔,且仅存在于部分学校,力量比较分散,影响力小。
  就我国目前家校合作情况来说,还普遍停留于家长会、家访、家长联系薄等形式。主要还是依靠学校组织开展,家长作为观众或者听众的身份出现,并没有就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互讨论研究。因此,需要丰富家校合作的形式,让家长与教师都可以全面及时的了解孩子受教育情况,共同制定科学高效的教育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胡紫岩.学校家长工作概述[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
  [2]盛绍宽.学校公共关系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
  [3]徐宜安.美国公立中学发展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4]纪晓林.美国公共教育的管理和政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陈如平.美国学生家长参与管理——西方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新动向[J].江西教育科研,2000.5.
  [6]范秀双.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现状[J].教学与管理.
  [7]马忠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美国家庭、学校合作的模式[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3).
  [8]陈娟.权力的变迁——美国中小学家校合作变迁研究.[D]中国知网.2012.2
其他文献
在机床伺服系统优化控制的研究中,多惯量伺服系统对分析系统中间连接环节具有显著的效果。针对多惯量伺服系统建模方法匮乏、系统分析计算较为复杂、中间环节参数整定算法精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各高职院校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高职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师角色、教学技能等方面仍然有不足之处,高职教师应该有针对性进行转变和改进,促使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教学改革提供动力和保障。  关键词:高职教学改革;教育观念;教师角色;教学技能  从2006年底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开始起,我国的高职教育开始了一轮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
古越大地上,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过程孕育了纹饰,将自然事物提炼形成图案,用作生活装饰和点缀。探讨古越图腾文化与纹饰发展之间的联系,并就蛇纹饰、鸟纹饰的文化内涵与发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