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中、晚期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患者高危型(HR) HPV感染的情况.方法 选择2007年8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门诊进行孕期检查的孕13 ~ 32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经三阶梯筛查并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炎的患者21例及CIN的患者147例(其中CIN Ⅰ 68例、CINⅡ37例、CINⅢ42例),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妊娠合并宫颈炎及CIN患者的HR-HPV DNA载量,并行对数(log10)转换.168例患者均随访至产后3~6个月.观察妊娠合并宫颈炎及不同级别CIN患者HR-HPV阳性率、产后3~6个月HR-HPV自然转阴率及孕期和产后3~6个月HR-HPV DNA载量变化[用M(P25、P75)表示].结果 (1)孕期HR-HPV阳性率:妊娠合并CINⅢ、Ⅱ、Ⅰ及宫颈炎患者HR-HPV阳性率分别为98%(41/42)、86%( 32/37)、76% (52/68)及62%( 13/21),妊娠合并不同级别CIN及宫颈炎患者HR-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2)产后3~6个月HR-HPV自然转阴率:妊娠合并宫颈炎及不同级别CIN患者产后3~6个月HR-HPV自然转阴率CINⅢ为5% (2/41)、CINⅡ为47%(15/32)、CIN Ⅰ为52%( 27/52)及宫颈炎为10/13,妊娠合并宫颈炎及不同级别CIN患者产后3 ~6个月HR-HPV自然转阴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00).(3) HR-HPV DNA载量:妊娠合并宫颈炎及不同级别CIN患者孕期HR-HPV DNA载量CINⅢ为2.02 ng/L(1.53、2.67 ng/L),CINⅡ为1.94 ng/L (0.75、2.75 ng/L),CIN Ⅰ为2.04 ng/L (0.08、2.95 ng/L),宫颈炎为1.98 ng/L(-0.07、2.47 ng/L),妊娠合并宫颈炎及不同级别CIN患者孕期HR-HPV D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19);产后3~6个月复查时,HR-HPV DNA载量CINⅢ为1.55 ng/L(0.90、2.10 ng/L),显著高于CINⅡ的0.09 ng/L(- 0.69、1.74 ng/L)、CIN Ⅰ的0.48 ng/L(- 0.56、2.20 ng/L)及宫颈炎的-0.46 ng/L(-0.78、1.40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6).结论 随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孕期患者HR-HPV阳性率逐渐升高,而产后3~6个月HR-HPV自然转阴率逐渐降低;孕期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患者HR-HPV DNA载量无明显变化,但产后3~6个月HR-HPV DNA载量随宫颈病变级别升高而升高;同级别CIN及宫颈炎患者孕期HR-HPV DNA载量高于产后。
妊娠合并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研究
【摘 要】
:
目的 探讨中、晚期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患者高危型(HR) HPV感染的情况.方法 选择2007年8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门诊进行孕期检查的孕13 ~ 32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经三阶梯筛查并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炎的患者21例及CIN的患者147例(其中CIN Ⅰ 68例、CINⅡ37例、CINⅢ42例),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妊娠合
【机 构】
:
10000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10000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10000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10000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1000
【出 处】
:
中华妇产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2年47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宫腔镜手术作为一种经自然腔道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经和开腹手术、阴式手术、腹腔镜手术一起成为妇科手术的四大基本技能.一、宫腔镜检查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一)适应证可疑宫腔内的病变,均为宫腔镜检查的适应证.1.异常子宫出血.2.宫腔内占位性病变.3.宫内节育器异常及宫内异物.4.不孕、不育.5.宫腔粘连.6.子宫畸形.7.宫腔影像学检查异常.8.宫腔镜术后相关评估.9.阴
期刊
2011年的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统计数字显示,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占女性所患癌症的23%,病死率仅次于肺癌[1].美国在乳腺癌筛查中开展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MG)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加之治疗手段的改善,使乳腺癌的病死率较1990年已经下降了34%[2].近年来,我国乳腺癌患者正以每年2% ~7%的速度递增,患病率已跃居
期刊
目的 以常规冠状动脉(搭桥血管)造影(CAG)为参照标准,探讨CTA评价冠状动脉搭桥(CABG)血管通畅性的价值.方法 为国内多中心研究,入选83例CABG术后行CAG和CTA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同时接受CAG与CTA检查,且检查间隔时间<3个月.CTA扫描中30例采用64层螺旋CT,53例采用双源CT.2组医师采用盲法分别分析CAG和CTA图像,以CAG结果为诊断标准,对CTA诊断搭桥血管≥50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又名Osler-Rendu-Weber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少见.HHT可累及人体的多个部位,临床症状不特异,易被误诊.影像检查对HHT的诊断可以提供重要参考.笔者回顾性分析9例累及内脏HHT患者的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期刊
美人鱼综合征(mermaid syndrome)又称并腿畸形或人体鱼序列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外形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融合,同时合并多个重要器官的畸形或发育缺陷.由于胎儿泌尿系统发育严重畸形或缺陷,羊水较少甚至无羊水,增加了产前诊断的困难.本院近期产前诊断了1例美人鱼综合征并成功终止妊娠.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期刊
第三届世界胸部影像学大会于2013年6月9日至12日在韩国首尔举行,会议由美国胸部放射学会、欧洲胸部影像学会、Feisherni学会、日本胸部影像学会和韩国胸部放射学会联合主办,每4年举行1次。本次大会的参会人数共1810人,来自48个国家或地区,不仅有影像医师,还包括呼吸内科、胸外科、病理科等相关专家的参与。在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的组织及鼓励下,我国内地共投稿82篇,参会人数55名。
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时称为内异症.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发生于会阴部位的内异症称为会阴内异症.会阴内异症常继发于阴道分娩时的会阴侧切术或撕裂后,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切口瘢痕处不规则的痛性包块,其疼痛程度及大小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基于其部位特殊,严重影响患者性生活质量及排便功能等.近年来,对盆腔内异症尤其是深部结节型内异症疼痛的研究显示,神经纤维的分布与疼痛
期刊
目的 探讨CT扫描中肠壁增厚结合密度改变征象对单纯性小肠梗阻(SI)和绞窄性小肠梗阻(S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且术前CT有小肠壁增厚(厚度>3mm)的小肠梗阻患者资料,其中SI 27例,ST 26例.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35例同时行增强扫描.把增厚肠壁的密度改变分为:内层密度正常、内层密度减低、全层密度减低、内层密度增高和全层密度增高.对SI和ST患者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