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数学应用题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y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锻炼极大,特别是在讲解应用题的过程,组织学生要高度集中精力,思路紧跟老师的指导,还要有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讲解应用题时,注意培養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 课堂培养 思维灵活性
  · 【中图分类号】G623.5
  应用题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取决于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而思维灵活性(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
  思维的灵活性在应用题教学方面主要指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克服思维定势的不利因素,开拓思路,沟通应用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做到大纲要求的“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解答方法”。
  一、原题变化前提条件,求解貌似实异之题
  一个题的已知条件或要求的前题变了,解题算式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让学生按已经变化了的条件或问题去探求对应的解题算式,是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有效措施。我们叫它一题多变。请看下面两组题:
  意义已知的量。在B组题中,也只是一字之差:(1)求完成任务还要用几天,而(2)求完成任务共要用几天?这种貌似实异的题的比较,对于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是颇为有益的。
  此外,画线段图,以图示意,变化数量关系,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的练习。如下图:
  根据此图,学生很快提出了如下问题及相应的解题算式:
  ①第一天运出货物多少吨?
  多想出智慧,学生的思路愈广,思维就愈灵活。经过这样的长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采用不同角度,对原题进行不同的提问
  在进行一题多问的练习中,学生根据给出的条件,要想出尽可能多的,尽可能新颖的问题,使他倍添的思维向多方面多层次扩散,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从而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如根据“果园里有桃树400棵,苹果树250棵”这两个已知条件,启发学生联想:在整数或分数、百分数范围内,可以解决哪些问题?且不说其他范围内,学生就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并分别列出解题算式:
  ④桃树棵数是苹果树棵数的百分之几?
  400÷250
  ②苹果树棵数是桃树棵数的百分之几?
  250÷400
  ③桃树棵数占两种果树总棵数的百分之几?
  400÷(400+250)
  ④苹果树棵数占两种果树总棵数的百分之几?
  250÷(400+250)
  ⑤桃树棵数比苹果树棵数多百分之几?
  (400-250)÷250
  ⑥苹果树棵数比桃树棵数少百分之几?
  (400-250)÷400
  ⑦桃树棵数比苹果树棵数多两种果树总棵数的百分之几?
  (400-250)÷(400+250)
  ⑧苹果树棵数比桃树棵数少两种果树总棵数的百分之几?
  ( 400-250)÷(400+250)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题多问的练习中,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必须随时加以梳理,以保证学生的思维活而不乱,真正起到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的作用,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三、对同一问题,使用多种解法探求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模式,在一定的阶段内,往往机械地按着这种固定的模式去解题,如不及时注意,可能会形成一种解题的习惯心理,造成思维的呆板和僵化,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教育学生不满足于一条思路,一个模式,一种解法。要鼓励他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维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尽可能采用多种较为新颖合理的解法。例如,在教学分数应
  用题之后的综合练习中,我用小黑板出示了这样一道题。
  题目: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8小时行了全程的;,再行几小时可以到达乙地?
  要求:各显“神”通,能用几种方法解就用几种方法解。
  同学们看了这样的题目,热情相当高,很多同学列出了下列几种算式:
  总之,在应用题教学中,适当地进行上述几种不同的训练方法,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使所学的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目的,最终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优化Mg-6%Zn-10%(β-TCP)材料表面涂覆壳聚糖涂层的工艺,探讨涂覆壳聚糖涂层的Mg-6%Zn-10%(β-TCP)复合材料在体内的降解过程,研究其生物相容性及对骨愈合的影响。方法:1.
【中图分类号】G633.6  【考情分析】  在高考题中,数形结合的题目主要出现在函数、导数、解析几何及不等式最值等综合性题目上,把图象作为工具、载体,以此寻求解题思路或制定解题方案,真正体现数形结合的简捷、灵活特点的多是填空小题。  因为对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的抽象和概括能力的考查,是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数学技能的考查,是新课标高考明确的一个命题方向。  1.数形结合是把
【中图分类号】G633.41  一.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在教学方面的一些差异  小学生与初中生在认知能力、学习经历、学习技能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年龄差异。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如下表所示:  这些差异,有些是自然合理的,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他们对英语知识技能的需求;有的则是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导致的“人为因素”。那么,
【摘 要】朗读是我国传统教学中一种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缺少使用英语的环境,除了多听外,很重要的学习手段就是多读,高声朗读,阅读,进而熟练至背诵。朗读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声情并茂地朗读,给人以美的享受,能陶冶人的情操,使原文的主题思想、感情色彩、艺术风格等在朗读中得到体现,在朗读中得到升华。使学生的听觉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朗
【摘要】:在数学中,分几何和代数两个部分,在几何中有一个重要的图形,同时也是难点,就是圆。教师给学生们渗透圆的面积为主体的探讨,能够引发学生对其他图形的共鸣,以及提高学生对立体思维的认识和数学素质的培养,在数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下面以“圆的面积”为例,来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乐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