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克萨斯,人与野猪大战100年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65247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农场主们来说,2010年是灾难性的一年。200多万只肆虐繁衍没有天敌的野猪,造成了4亿美元的损失。为此,得州专门成立 “野猪俱乐部”捕杀野猪,其中最为有名的成员便是捕猎大户奎卡家族,他们已经与野猪斗争近百年了。曾经是他们将野猪引进美洲,如今,他们能顺利地消灭这青面獠牙的怪物吗?
   野猪入林,后患无穷
   猪并非美国的原产物种。这种适应能力极强的杂食性动物原本只在欧洲和亚洲活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猪也被捎带着漂洋过海。由于人们以散养的方式养猪,只在需要的时候抓几只来吃,它们便慢慢恢复了野性,而此时有一人无疑加快了当地猪的“野化”的进程,他便是斯图尔特?奎卡。
   斯图尔特是爱尔兰人的后裔,出生于猎人世家。上个世纪20年代,捕猎仍然是大多数农场主主要的业余爱好。斯图尔特在亚洲发现了野猪,它奸猾狡诈、行动迅速,对猎人的智力、技巧和体能都是严峻的考验。
   斯图尔特从猎户手中买了几只小猪带回国内,在农场放养。这些小家伙很快适应了得州炎热潮湿的环境,大肆繁殖起来。斯图尔特暗自欣喜,他驱赶着猎犬,在飒飒秋风中追逐那些落单的野猪,当箭射穿野猪喉咙的那一瞬间,看着野猪剧烈地喘息着躺在血泊里死去,他心中有种莫名的兴奋。
   1929年,美国遭遇空前经济危机,城市人口回乡耕地种田,蓄养家畜。猪的成活率高,出栏时间短,猪肉变成了当时人们的主要蛋白质来源。经济危机的浪潮过去,人们返回城市,大片田地被荒芜,曾经蓄养的家猪无人饲养,与野猪杂交,产下了更多的后代。野猪的数量剧增至一万多头。
   1930年代末,野猪大量繁殖,斯图尔特过足了猎猪的瘾。他嫌弓箭猎捕的效率太低,于是改用猎枪射击。野猪的生活习性是昼伏夜出,斯图尔特也变成了“猫头鹰”。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工具厉害了,野猪的适应能力也更强了。野猪夜视力非常强,且嗅觉灵敏,隔着七八里路就能闻到人的气味。因此,只要斯图尔特一出现,野猪便躲起来。等他一走,野猪又出来了。这种躲猫猫的游戏最折腾人。斯图尔特累得精疲力竭,野猪们却逍遥自在。
   用枪打不到野猪,斯图尔特便设圈套。野猪像人一样习惯于走固定的线路。白天他便在农场周围四处侦查,在野猪的必经之路设套,一旦野猪触碰到了丝扣,便会被圈套牢牢卡住,只能坐以待毙。不过野猪们“吃一堑,长一智”。看到同伴被捕之后,它们便绕过圈套,改走其他路线。奎卡家的农场太大,不能处处设圈套,所以斯图尔特只好观察野猪的蹄印,研究它们的新路線,再把圈套挪个地方。谁知刚得意了两天,圈套又不起作用了。野猪们学乖了,不再按照牌理出牌,它们三天两头换路线,逼得斯图尔特不停地挪圈套。农场很大,每天都要挪几十上百个圈套,累得半死,野猪却没逮到几只。
   斯图尔特跟野猪作战屡战屡败,他的儿子贾斯汀却吹响了胜利的号角。贾斯汀用陷阱来捕获野猪,一试一个准。他把发酵的玉米当做诱饵,放在捕兽器里等着野猪上钩。野猪的嗅觉比人的嗅觉灵敏很多,发酵的玉米有一股浓郁的酒香味,能传到很远的地方。野猪只要一吃玉米便触发了活动板门,被困在笼子里动弹不得。
   好景不长,聪明的野猪直接跑到附近的仓库来吃玉米。某天深夜,野猪趁奎卡一家熟睡之际跳过篱笆,悄无声息地进入院子,拱开农仓的门进去彻夜狂欢。斯图尔特从梦中惊醒,端着猎枪朝野猪们扫射,野猪们非但不闪躲,反而一窝蜂地从农仓里冲出来,直奔住所。木制大门哪里经得起上百只野猪的冲击?野猪们发了疯似的冲进家里,斯图尔特不敢随便开枪,生怕混乱之中误伤了家人,只好用炮仗吓跑野猪。野猪走了,家里却像遭到了歹徒洗劫般乱作一团。在充满浓浓硫磺味儿的房间里,一家人哆哆嗦嗦,相拥入眠。
   就这样,奎卡家跟野猪开始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人猪大战中,人的捕猎技巧不断提高,猪的智商也在迅速提升。而且经过优胜劣汰,野猪的皮比以前更厚,普通猎枪难以将其一枪毙命。不仅如此,野猪还对人类产生了仇视心理。1955年,一个4岁小女孩在树林里独自玩耍时竟被野猪活活咬死!这件事使整个得州笼罩在愤怒与恐慌之中。斯图尔特做梦也没有想到,由他亲手带回来的野猪宝宝,如今已经成为了整个得州挥之不去的梦魇。
   人猪大战,生生不息
   斯图尔特发誓一定要铲除这群青面獠牙的恶棍。但仅凭父子二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在1956年春天,他们联合得州所有猎人成立了“猎猪联盟”,专门在野猪的繁殖季节去各个农场帮助农场主们捕获新生的猪崽,杀死母猪。
   野猪的繁殖季节刚过,猎猪联盟的成员们便带着罗得西亚黑嘴脊背犬和普罗特猎犬整天在得州各处农场的河流边、小溪边、池塘附近转悠。由于没有汗腺,在得州炎热的夏季,野猪喜欢浸泡在污水坑中洗泥浆浴,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蚊虫叮咬,还可防止阳光灼伤皮肤。
   一旦发现野猪窝,猎犬便奋不顾身地扑上去,拼命追逐母猪。母猪受惊离开猪窝后,一部分猎人负责指挥猎犬将母猪赶得四散奔逃,等它们筋疲力尽之时便近距离开枪将其杀死;另一部分人则端起猎枪朝着猪窝一阵扫射,将野猪崽们一个个击毙,斩草除根,免生后患。
   通过这种方法,猎猪联盟每天可以端掉十几个猪窝,消灭上百只嗷嗷待哺的小猪。尽管展开了如此强烈的攻势,但猎猪联盟还是没有对野猪造成致命打击。因为一只母猪一般寿命4到8年,一年可产两窝猪仔,每窝生育4到8个猪仔,最多的达12个。猪窝遍布得州各处农场,位置极其隐蔽,想要全部找到并将其歼灭,谈何容易!
   就在男人们日夜忙着对付野猪时,贾斯汀?奎卡家里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他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斯蒂芬?奎卡竟然被野猪叼走了!
   那天下午,贾斯汀的妻子苏珊抱着儿子去晒太阳,她把孩子放在婴儿车上后便进屋拿牛奶,不料一只雌猪突然冲进庭园,竟在婴儿车边呆呆地站住了。苏珊在厨房的窗口看到这一幕,冲了出来,拼命大叫,想把野猪赶跑,谁知野猪竟然叼起孩子飞快地跑了,很快便消失在浓密的灌木丛中。    贾斯汀回家后听说了这件事,心都快碎了。这只野猪肯定是来报复他们的,说不定小斯蒂芬已经凶多吉少了!他立刻通知猎猪联盟的成员来帮忙,同时报了警。终于赶在傍晚时分,在靠近密林的小溪边找到了小斯蒂芬。被人发现时,他正躺在柔软的野猪窝上,趴在母猪的腹部吮吸着它的乳汁!原来这是一只哺乳期的母猪,它的孩子全部被打死了,便从人类那里“领养”了一个孩子,继续履行母亲的义务!
   母猪被人团团围住,一支支上了膛的枪对准了它的头颅和心脏。苏珊哭泣着跑过来,拼命挥舞着双手叫道:“别开枪,小心伤着我的孩子!”她小心翼翼地爬过去,抱起正在吃奶的孩子。母猪看见小孩被抱走,突然目露凶光,恶狠狠地把苏珊一把撞在地上。苏珊清楚地感受到母猪血盆大口喷出的气息,獠牙离脸不足三英尺远,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十几支枪一齐命中母猪。母猪浑身淌着血,摇晃着倒了下去。
   苏珊吓得连喘息的力气都没有了。她惊魂未定地坐在地上,牢牢地抱着孩子,身上沾着野猪的血。斯蒂芬声嘶力竭地大哭起来,似乎在为死去的母猪悲哀。
   贾斯汀心里沉甸甸的。此后,他对新生的猪崽和雌猪手下留情,全力猎捕成年雄猪。令人遗憾的是,此举给他们带来了无穷后患。两年过后,猪患变得更厉害了。事实上,虽然他们打死了70%的新生猪崽和几百只成年公猪,但野猪种群变得比以前更庞大了。进入80年代,常年跟人作战的野猪,变得更矫健,更机灵,更加难以对付了。奎卡家族再次面临猪患,吃过猪乳的斯蒂芬也成了一名猎猪人。
  屡出奇招,见效甚微
   野猪的猖獗嚴重影响到奎卡农场的生计,祖辈们用过的老办法,如设圈套、陷阱和利用猎犬追踪等传统方法都无法彻底使狡诈的野猪绝迹,斯蒂芬?奎卡决定出奇招对付野猪。
   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了阿拉斯加郊狼为患的消息。他灵机一动,何不利用生物“相克”的办法来对付野猪!郊狼是北美分布最广的一种肉食性动物,每年新增9万只。如果把郊狼引入得克萨斯州,让郊狼来控制野猪的数量,一切困难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斯蒂芬越想越兴奋,他赶紧打电话游说政府把郊狼引入得州。州政府求之不得,立刻从阿拉斯加引入300只郊狼。
   郊狼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疯狂增长的野猪数量。正当斯蒂芬觉得今年收成有望时,家畜却接二连三地神秘失踪了。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相比于行动敏捷的野猪,郊狼觉得家畜更好对付。它们知道怎样做可以最省事,于是放过野猪,改为猎捕家畜。斯蒂芬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野猪的问题还没解决,郊狼的问题又来了。
   此路不通,斯蒂芬只能另觅出路。他开始给野猪投放避孕药,试图减缓他们的繁殖速度。出人意料的是,野猪们吃了避孕药,依然“我行我素”,照样生儿育女,好不快活!斯蒂芬这一回合又失败了。
   既然糖衣炮弹不起作用,斯蒂芬干脆狠下心肠,投毒!他把食物拌上毒药放在经常投食的地点,站在远处用望远镜偷偷地观察。贪吃的野猪毫无察觉,大快朵颐。过了几个小时后,斯蒂芬听到凄厉的哀号声不绝于耳,觉得自己有点太残忍了。几天后,他观察到有几只瘦弱的野猪死了,但强壮的公猪居然挺了过来。他再次投毒,这一次野猪连闻都不闻了。它们很聪明,从不犯同样的错误。
   斯蒂芬跟野猪斗争了二十多年,以失败告终。
   值得欣慰的是,斯蒂芬后继有人。他的儿子布莱恩?奎卡继承了祖父辈锲而不舍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2009年6月,他参与录制了得州电视台的一档专门讲述狩猎野猪的节目,声名鹊起。不过他并不满足于单打独斗,而是要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猪患。在筹谋了几个月后,9月,他成立了“奎卡猎猪俱乐部”。
   得克萨斯州野猪为患,州政府从不禁止猎捕野猪。而现代都市白领在水泥丛林中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希望在大自然中寻求刺激。能激发人类本能的狩猎运动,则是上班族们放松压力的最佳选择。布莱恩在野猪身上看到了商机。
   猎猪俱乐部刚开张便迎来了不少游客。布莱恩手把手地教前来狩猎的游客辨识野猪的粪便,教他们如何追踪野猪的气味和留下的痕迹。如果游客的胆子够大,他还有租赁猎枪的项目,可以让游客坐在他的皮卡车上安全地追逐、射击野猪。就这样,到11月,布莱恩不仅控制了野猪的数量,还得到了一定的收入。
   遗憾的是,游客们多了,野猪的活动却不那么频繁了。一方面野猪本来是昼伏夜出的,白天少见踪迹;另一方面野猪聪明得很,狩猎旺季它们被此起彼伏的枪声吓怕了,宁愿饿着肚子也要深居简出,过了11月,游客数量减少了,它们则频繁出没,个个吃得肥头大耳、膘肥体壮。
   打不到野猪,游客的热情锐减,生意越来越不好做。野猪则伺机猖獗作案,破坏植被和庄稼,叼走牛犊、羊羔。布莱恩疲于奔命。
   12月初,他坐飞机时去巴黎参加朋友的婚礼。突然,一个新点子如火花般冒了出来:何不开发一个空中狩猎的项目呢?回来后,他立刻把这个点子投入运营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飞机上往下看,隐藏在草地上的野猪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游客们俯冲射击,看着野猪四散奔逃,原始的狩猎激情瞬间被点燃了。
   布莱恩的脑子很灵活,除了“坐飞机打野猪”外,他还挖空心思在俱乐部举行各种野猪烹饪节,烧烤猪肉。烹饪冠军可以获得由俱乐部颁发的一大笔奖金,而在场所有的游客都可以得到免费的野猪肉大餐。
   由于野猪常年吃各种有机食物,经常奔跑跳跃,肉质紧实细腻,比家猪肉更加香甜可口。布莱恩的美食节过后,不少游客向他定制猪肉培根,本来销售困难的猪肉又成为了布莱恩的经济增长点,带来不少收入。不过,由于野猪的生殖能力极强,野猪为患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圆满解决,家人的安全问题也是布莱恩的一块心病。在这场人与猪的百年大战中,他最终只能跟猪打个平手而已,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奎卡家族与野猪的百年大战只不过是人类与动物世界矛盾的一个缩影。猪患因人而起,最终也必须由人类来寻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否则,自食其果的还是人类自己。
其他文献
在美国南方,许多沼泽地和河湾都属于两足动物的家园。1988年夏天,有一种动物就跑到了南卡罗莱纳州肖普维尔附近的沼泽里。一天,一个叫乔治的人正从一个人工井里往上打水,突然间,一个奇怪的大眼睛动物从林中朝他奔过来。接着,住在附近的布兰勒特公路旁的汤姆和玛丽·威思夫妇醒来时,发现他们的汽车上盖满了沙土,而且还有抓痕和牙印。  不久,另一个证人报告了一个更具戏剧性的遭遇。17岁的克里斯托弗·达维斯来自布郎
千万不要相信教科书,即使是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写的教科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物理学家史蒂文·温伯格在1972年出版的巨著《引力与宇宙学》中,称黑洞是“高度猜测性的”,他写道“在宇宙中任何已知物体的引力场中都没有黑洞”。   但他完全错了。  几十年来,射电天文学家们其实一直都能探测到物质落入黑洞之前发出的信号,只是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今天,我们有很多证据表明天空中布满了黑洞。   白洞可
四月的英国,正值初春,除了偶尔气候有些反常,基本上还是个好季节。中国雕塑代表团一行近20人就在这个四月的晚上抵达了英国。    长时间的旅程加上时差,当晚大家都显得蔫蔫的,再经过了一个晚上的休整后,第二天每个人又精神振奋起来,并在此后的几天里迅速适应了时差。有些多年的老朋友们这回又凑到了一起,开始欢声笑语,互相逗贫。  次日我们的目的地是位于伯明翰以北的Shorp郡Telford的铁桥,应邀去参加
土耳其哥贝克力石阵  说到巨石阵,大多数人会想到英国的巨石阵,但在土耳其,还有一个比巨石阵更神秘的巨石建筑——哥贝克力石阵。  哥贝克力石阵位于土耳其东南部的哈伦平原上,离土耳其古都伊斯坦布尔约804千米,再往南是土耳其和叙利亚的边界。石阵的形状很像英国的巨石阵,为多根直立的石柱排列成圆形石阵。直立的石柱以矩形或T型为主,现在已挖掘出45块相似的T型巨石,考古学家预测这还只是挖掘了整个遗址的5%的
China Sculpture Academy was Established in Beijing    On the morning of May 28th, China Arts Institute was full of flowers and trees, the red banners with words of“the ceremony of establishment of Chi
UFO是一种全球现象,延续有数千年的历史。但由于古代人缺乏必要的知识、词汇和描述能力,导致所述事件语焉不详,引发后人遐想,但有一些记叙仍值得探究。  让我们来看一看印度《多基安之书》里的一个故事。此书是一群说书者编撰的传奇故事集。其中一个故事是说几千年前有一小群人乘坐一个金属飞船来到地球,在围绕地球转了几圈之后降落。书中写道:“这些生物(人)自食其力,受到当地居民的尊敬并居住下来。但后来,他们内部
近期,中国台湾地区的雕塑家萧长正、朱铭和香港地区的文楼先生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雕塑展,在中国艺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分析其现象,《雕塑》杂志社专门组织了一次座谈会对此予以分析探讨,会议由《雕塑》杂志副主编陈培一先生主持。    陈培一:这一段时间,台湾的萧长正、朱铭先生和香港的文楼先生连续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雕塑展,产生了轰动效应。这些展览的筹划人范迪安先
这支灵异探险队曾前往迪沙鲁 废置度假屋、废置广场和废置铁路 探险。接下来,他们准备前往坊问流 传的鬼屋、废置监狱和猛鬼大楼,以 获得更多灵体资料,证明灵体的存 在。灵异探险队队员均有灵异经历  灵异探险队发起人及队一长是23 岁的陈某。他接受专访时说,两年前 他在某餐厅工作,公司安排其在公 司所属的某公寓居住,他没有料到 公司宿舍竟是凶宅。公寓约有25名 员工居住,还住着三四个灵体,而且 都是女鬼
人们还没有来得及从新德里地区袭击人的奇怪猿猴状生物的惊恐中平静下来,新的一轮袭击又开始了。这次,惊恐万状的居民们根本不知道肇事者到底是什么东西,遇难者更是什么也看不见了,而那些目击者又说法不一……   公众的恐慌   2002年8月,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在报道,印度联合省东部几个地区由于某种奇怪生物的襲击而引发了持续1月有余的恐慌。2002年8月5日—11日,至少有七个人死于无法解释的创伤,其他
当红艺术家参展,24位艺术批评家学术认定,119件当代艺术品专场拍卖,成交率85%!  2006年1月9日至15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当代视像:为收藏家办的展览——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暨“中鸿信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会”的系列活动,创造性地将中国当代艺术的学术批评和推荐认定与拍卖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发挥了艺术批评在引导当代艺术欣赏和收藏方面的重要威信和作用;不仅沟通艺术品鉴定(批评家)、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