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综述了分子标记的概念、特点、种类,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优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其在质量性状(稻米品质、抗病、抗虫性等)改良和数量性状(稻米产量、抗逆性、株型等)改良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并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水稻;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定向改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511.03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述了分子标记的概念、特点、种类,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优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其在质量性状(稻米品质、抗病、抗虫性等)改良和数量性状(稻米产量、抗逆性、株型等)改良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并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全文查看链接
2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品种改良上的应用
全文查看链接
稻瘿蚊同样具有不同的生物型。目前国际上已鉴定出9个稻瘿蚊抗性基因,分别命名为Gm1至Gm9,不同的基因抗不同的生物型。目前抗性育种进程中主要利用的是Gm6基因。柳武革等通过杂交、多次回交和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Gm6基因导入广恢998中,筛选获得6个抗性株系[57]。黄炳超等利用与Gm6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成功从丰银占/大秋其F3家系中,鉴定出15个抗稻瘿蚊的株系,随后从抗蚊青占/桂99的F4和F6家系中分别鉴定出21个和7个抗稻瘿蚊株系,并成功地将Gm6基因转入杂交稻的恢复系[58]。
全文查看链接
2.2.3其他数量性状的改良水稻的株型是其产量的影响因素之一,而直立密穗是高产的合适株型。程朝平等以优良籼稻品种东南恢602(弯穗型)为母本、DW135(直立密穗)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设计合成InDel(insertion deletion length polymorphism,插入缺失长度多态性)标记,通过该标记进行辅助选择,最终选出了含有直立密穗基因的纯合株系[83]。
全文查看链接
[19]周屹峰,赵霏,任三娟,等. 具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籼型优质不育系浙农3A的选育[J]. 杂交水稻,2010,25(4):14-17,95.
全文查看链接
[40]王兴春,杨长登,李西明,等.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花药培养相结合快速聚合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J]. 中国水稻科学,2004,18(1):7-10.
全文查看链接
[68]陈圣,倪大虎,陆徐忠,等.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23、Pi9和Bt基因[J]. 生物学杂志,2009,26(3):7-9.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要:南粳9108属迟熟中粳类水稻,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武香粳14号/关东194杂交,于2009年育成。2013年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双徐农场建立百亩高产攻关方,采取毯苗机插的稻作方式,应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调节控制水稻处于较好的群体质量状态,同时也获得了较高的产量,省高产创建验收产量为11.41 t/hm2。 关键词:水稻品种;迟熟中粳;毯苗机插;高产特性;产量构成因素;种
摘要:對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离保藏的1株高效溶磷真菌PFK的耐盐碱性能及溶磷性能进行研究,并进行盐碱土盆栽试验,研究其在盐碱土中对小麦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PFK菌株具有很强的降解无机磷能力,在以Ca3(PO4)2为唯一磷源的无机磷培养基中培养7 d时,水溶磷含量达到892.86 mg/L,为对照组的89.60倍;pH值≤9的条件对PFK菌株降解无机磷的能力影响不大;PFK菌株在含10%
摘要:考察了蒺藜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的抗真菌、除草、杀虫作用。结果表明,蒺藜乙醇提取物无抗真菌、除草、杀虫作用;蒺藜水提取物无除草活性;蒺藜水提取物具有选择性抑制真菌作用,在终浓度为20 mg/L时对小麦颖枯菌和小麦赤霉菌的抑制率均为70%;蒺藜水提取物具有选择性杀虫作用,在终浓度为60 μg/cm2时对棉铃虫的毒杀率达100%。 关键词:蒺藜;抗真菌;杀虫;除草 中图分类号: S482.1
摘要:分析不同产地仙鹤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浙江省产仙鹤草挥发油分离出41个色谱峰,鉴定出27种化学成分;湖南省产仙鹤草挥发油分离出47个色谱峰,鉴定出27种化学成分;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仙鹤草挥发油分离出22个色谱峰,鉴定出13种化学成分;浙江省产的仙鹤草与湖南省产的仙鹤草挥发油主要种类及含量比较接近,各自又有独特的成分,这2个产地的仙鹤草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产的仙鹤草挥发油种类及含量差异较大。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近年来教育界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热情一直有增无减,然而在训练机理上却存在一个操作盲点,即把创新思维的成分人为割裂孤化开来。如片面强调逻辑批判思维忽视直觉思维,或者是反过来,更有甚者受吉尔福特的传统影响,把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只要发展发散性思维能力,就可大幅度地提高创造力。事实上创新远非一种思维可以完成,发散思维并非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主体,更不是创造性思维的全部内容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测定马铃薯块茎、植株和土壤中二甲戊灵的残留量。结果显示,二甲戊灵的最低检测量为5.0 pg,最低检出浓度为0.05 mg/kg,二甲戊灵在马铃薯块茎、植株和土壤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58%~89.8%、86.2%~101.4%和78.7%~88.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88%~8.08%、6.23%~8.77% 和524%~7.39%。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高,适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甲基紫罗兰酮、异甲基紫罗兰酮、鸢尾酮、柠檬腈6种柠檬醛衍生物对辣椒疫病菌、枇杷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莴苣菌核病菌4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对4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也增强;通过本试验从6种化合物中依次筛选出对莴苣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枇杷炭疽病菌、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最
摘要:对湖南常德地区5例犬腹泻病直肠粪便采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Kirby-Bauer氏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抗致病菌的敏感药物。结果表明,5例样本中分离鉴定出4株沙门氏菌、5株大肠埃希菌,分离率分别为44.44%、55.56%。分离株沙门氏菌对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等5种药物敏感,对多黏菌素B、四环素2种药物中介,对其余10种药物耐
摘要:采用索氏提取法对臭椿树皮进行分离、提取及浓缩,获得臭椿提取物,采用不同浓度的提取液处理杂草藜的种子,测定其萌发率、幼根长度、幼芽长度、鲜重,以及藜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臭椿提取物能够抑制杂草藜种子萌发率,影响幼苗生长,降低幼苗鲜重叶绿素含量,增加MDA含量和POD活性。 关键词:臭椿提取物;萌发率;叶绿素;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
摘要:为了研究鸡α干扰素(ChIFNα)基因的特性和功能,将鸡α干扰素的DNA序列克隆到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分泌表达载体pPIC9K中,并转化入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菌株,用PCR技术鉴定阳性转化子。重组菌株GS115/pPIC9K-IFNα用1%甲醇诱导后,分泌表达重组蛋白,斑点杂交(dot-blot)检测IFNα具有免疫原性。细胞病变抑制法表明,表达产物有明显的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