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中的青蛙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_wong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特贝尔特热带雨林覆盖着中南美哥斯达黎加的蒂拉兰山脉。这里不仅是生物家族的天堂,也是自然爱好者亲近大自然的世外桃源。潺潺流淌的溪水与啾啾委婉的小鸟鸣叫声交织在一起,让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灵共享天伦之乐。透过云雾,你可以看到勃勃生机的植物和漫山遍野自由绽放的野山花,它们无不在争先恐后地展现自己绚丽的风采。然而,科学家们经过调查发现,100万年前栖息在这片热带雨林中的多种蛙类动物在近20年内差不多已灭绝。
  
  消逝的丑蛙
  
  就拿其中的丑蛙来说,多年前它们遍布丛林中,如今竟然已经灭绝。丑蛙顾名思义就是奇丑无比的青蛙。它体呈黄色、红色和黑色。三色相互交叉点染,极其古怪扎眼。据考证,丑蛙属于蜂科叶科小型青蛙类。100万年前,就栖息在蒂拉兰山脉地带。然而,生态学家哈温斯博士在对蒙特贝尔特热带雨林中的野牛牛物调查后表明,在过去的25年间,丑蛙已经彻底灭绝。他最后一次见到丑蛙的时间是1998年。与其同类的还有橙皮青蛙,它也遭受了灭门之灾。
  实际上,对热带雨林的调查始终都没有间断过,其生态危机的严峻性几乎是每况愈下。今年1月,由75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勘察团在英国著名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了实地考察结果。据报道,在中南美洲的110种丑蛙中,已经灭绝了2/3,不用多久,相信地球上再也看不到它们了。然而,最可怕的结果还在后面。种种迹象表明,现在的环境恶化程度或许在今后看来只不过是支不起眼的前奏乐章,其他物种的灭绝惨况也令人唏嘘不已。许多物种的命运可谓朝不保夕。
  几万年来,一直栖息在美洲大陆广袤的热带地域的青蛙基本上已经适应了大自然千变万化的气候环境。现在,流往下流河川里的蝌蚪已经看不见了。这种蝌蚪的下腹部位能像吸盘那样死死地吸贴在岩石上不会被水冲走。长大成型的蝌蚪会逐渐演化成青蛙的外型,并换上五颜六色的体色。这时,成年丑蛙身上已含有河豚那样的毒素,用它作为自卫武器,以防天敌暗算。但顽强的丑蛙最终依然没有逃过地球暖化这一软刀子。
  蒙特贝尔特热带雨林的状况,使长久以来缠绕在研究者头脑中的不解之谜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一个个巨大的谜团久久困扰着他们并令其匪夷所思:为什么一块丝毫没有遭受破坏的自然公园和保护区,其间的野生生物竟然也会蒙受灭绝之灾?丑蛙灭绝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酸雨到紫外线,众说纷纭,什么样的结论都有。直至上世纪90年代末期,许多专家才开始关注大量衍生的壶菌。经深入观察后的出结论:壶菌是最凶残的元凶。
  
  壶菌是元凶
  
  蒙特贝尔特热带雨林的生命线是季节风。因季节风带来的水蒸气,在到达山涧地域后就会变冷,进而变成云层。在漫山遍野的雾海笼罩下,整座山脉凉气逼人。多少世纪以来,各类植物和昆虫、动物栖息在这片广袤的地域,世世代代以此为家。地球和季节风的温暖化使得夜间的气温上升,上空的云层增多增厚,大大遮掩住了昔日的阳光热量,进而导致白天的气温下降。这种气温很适合一种名叫壶菌的生物的繁殖和生长。现在,这种在水中疯长起来的壶菌,已在中南美洲的广袤热带地域大规模繁殖开来。壶菌很喜欢贴伏在青蛙的皮肤上繁衍生殖,它在青蛙外体上形成了一层厚厚的隔挡盔甲,致使青蛙无法通过自己的皮肤吸收水来维系生命,最后终因严重脱水而窒息死亡。
  这一发现令人吃惊,这昭示着青蛙的彻底灭绝已危在旦夕。生物学家哈温斯说,目前青蛙的大量灭绝仍在进行,只不过两栖动物在地球暖化灾难中属于首当其冲的第一轮牺牲品而己。自此之前,先后有不少著名科学家对地球暖化的恶劣影响提出过越来越多的警告。他们纷纷将从蒙特贝尔特热带雨林等世界各地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发表在有影响力的媒体上,并希望引起世界关注。然而,现实是,无论理论上的警告如何危言耸听,但整个人类世界对日益迫近的生态危机却依然我行我素,漠然置之。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不难想象,在没有真菌繁殖的地域里,那些依然苟延残喘垂死挣扎的青蛙们以及那些以青蛙为生,喜欢到青蛙世界避难的动物们,它们的生存活动将是多么的惨烈和悲凉哟。
  或许任何反抗都是徒劳无益的,至少是无效的。科学家们对世界各地展开广泛调查后的报告得出结论,不用多久,将有更多的物种灭绝或行将灭绝。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间,虽然全球气温仅仅均升了0.6℃,但却给动物界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致命性打击。由于暖化的日益加剧,动物们不得不四处迁居,寻找适宜生存的栖息地,使它们正常的交配、筑巢等生活习惯陷入混乱。许多动物的天敌趁火打劫的可能性也必然增大。由于可供动物正常栖息的地盘日趋紧缩,故使得微不足道的食料等资源的竞争残酷性日益激化。昆虫和害兽的助纣为虐,更使得原先一派祥和的动植物世界危机四伏,致使登革热、禽流感、霍乱等旧病死灰复燃且气焰嚣张。
  
  气候制造危机
  
  各类物种的灭绝,对自然界的整个食物琏也必将产生严重影响。但也有不少专家对温暖化的现象并不感到意外和吃惊,他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哈温斯博士认为,不同物种,特别是捕食动物与寄生生物之间的关系变化和状况是极其复杂的,将这些变化因素输入进与气候变动相关的模型中演算,却得不出任何直接结论。他提出疑问,由于几乎所有的水陆两生类动物均没逃过死亡的浩劫,倘若壶菌真是致死原因的罪魁祸首的话,为什么壶菌仍在大量繁殖?难道它们是地球暖化恶果的唯一受益者?带着种种疑团,前不久哈温斯又特别观察和注意到,壶菌只是在降雨多发时增加,而只有达到一定气候条件时,壶菌的毒性或危害性才会增加。
  他还发现,在茫茫热带雨林中,由暖化所营造的自然环境条件却恰恰又比较适宜大量生物的正常生长。但严酷的现实是,现有80%的物种已灭绝,而且随着气候一年暖似一年,物种灭绝的速度和数量也在与日俱增。“如果说夺去青蛙性命的子弹是壶菌,那么扣扳机的枪手应归罪于气候变暖。随着气候的变化,疾病的病毒结构也会随机应变,但目前的征兆还不十分明显”,哈温斯说。
  生态学家哈温斯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还发现,以蒙特贝尔特原始热带雨林中的丑蛙为饵食生存的蛇和蜥蜴也在剧烈激减,绿嘴鹃目前已处于灭绝状态。由于没有青蛙和蜥蜴可供捕捉维生,发育中的那些幼小绿嘴鹃失去了不可欠缺的蛋白质和钙的不断营养补充,故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由此证明,生物链崩溃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
  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中彻底灭绝的青蛙,昭示着这个全球公认的“动物乐园”如今已发生根本性的异变。不仅如此,很多举世闻名的野生动植物宝库,如澳大利亚蜥蜴、塞舌尔群岛的珊瑚礁等,今天也濒临苟延残喘的境地,许多稀有物种处于空前灭绝的危机中,地球暖化的阴影已经笼罩全球。
  
  责任编辑 李 金
其他文献
精子蛋白质有数百种  英国科学家在一项最新研究中鉴别出与精子有关的数百种蛋白质。科学家说这是第一份有关精子蛋白质的“目录”。尽管这项研究的对象是果蝇的精子,但他们鉴别出的381种蛋白质中,有约一半存在于人体精子细胞中。研究人员说,他们将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动物的精子蛋白质组进行解读。如果能对不同种类动物的精子蛋白质组的结构和内容进行比较,将有助于科学家了解精子的起源和进化。    休息时心率减缓可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在国民党军队对江西工农红军组织第一次围剿、根据地军民正准备反“围剿”前夕,江西东固革命根据地却发生了一起至今恐怕仍不为太多人所知的重大事件——它就是“AB团事件”。事件的直接后果是几千名红军官兵和根据地内的党团员及普通群众惨遭杀害。此事并非当时“围剿”红军的蒋介石和国民党军队所为,而是根据地内部自己的肃反扩大化所致。那么,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为何会在根据地发生这样的事情?  
小麦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但与人类一样,经常遭受一些病原生物的侵袭,从而引发病害,轻微者可自行恢复,严重时最终会死亡。这些病原生物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巨大影响,小麦秆锈病就是这样一种发生在小麦上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害由一种被称为禾柄锈菌(拉丁学名为Puccinia graminis f.sp.tritici)的真菌引起,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植物病害,公元前700年便有该病害流行的记载,迄今已有近300
群体生活使蜜蜂免疫力增强    密集地居住在一起、过着有秩序的集体生活有什么好处?一群研究蜜蜂的澳大利亚科学家会告诉你,这能增强生物抵抗细菌的能力。这个研究小组新近发现,群体生活使蜜蜂具有格外强的免疫力,而且蜂群越大、越密集,蜜蜂抵抗疾病的能力越强。这是人们头一次找到免疫系统进化与社会行为之间有关的确切证据,将为研制下一代抗生素提供线索。    城市化改变鸟类行为方式    城市化不仅改变了人类的
事件  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日发布《世界面临最严重危险的10条河流》的报告说,受气候变化、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正面临干涸危险;全球大约41%的人口居住在这些流域,1万种淡水动物和植物中至少20%已经灭绝。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的长江,赫然名列其中。    目前,全球共有43个国家缺水,缺水人口约为7亿;而到2025年,缺水人口可能超过30亿。  ——联合国秘书长 潘基文    目前全国有
美国目前启动了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俄罗斯强烈质疑的同时,加紧进行相应军事准备。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伊万诺夫于近日称,俄罗斯己成功测试了一种新型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导弹具备击破美国反导系统的能力。这不仅是对此前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进行第12次试验的回应,更是对所谓“美国可一次摧毁俄罗斯所有核力量”言论的有力反击。    打造世界头号洲际导弹    虽然俄官方透露的新
我们在看电视上的气象云图的时候,总能看到巨大的气团覆盖在地球上空的图像。每当有台风的时候,就能看到台风的云图呈现为一个盘旋的样子。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盘旋的图像呢?我们要从自然界的螺旋现象说起。  我们都见过许多牛、羊的头上长着一对弯角,这是由附着皮肤的骨锥状体组成。动物表皮会制造出一种化学成分类似毛发的物质,形成角鞘,不断生长就形成了角。角上的螺旋线,是在一定规律支配下生长的结果。在正常情况下
日照分解有机物    过去认为,生物过程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有机物分解的主要原因,而由太阳紫外线B辐射(UV-B)所引起的降解等非生物过程扮演次要角色。然而,在半干旱的巴塔哥尼亚草原上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这里的研究发现,影响碳循环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阻断全部阳光或UV-B辐射,会大大降低树叶枯枝等的分解速度,而土壤有机物的减少或有限土壤资源的增加却没有影响。这些结果提示,碳循环有一
尽管在器官移植中可以把不同年龄和性别供者的器官移植到受者的体内,但是供者器官的不同对于器官移植的成功率和受者的生存期是不同的。例如,年轻供者的器官更能让受者存活年限延长,因为年轻者的器官质量一般而言比年老者更好。  今天,新的研究表明,即使是性别也影响着器官移植受者的存活期,尤其是在心脏移植上,受者接受同性的供体器官比接受异性的器官生存年限更长,产生的排异反应更小,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更高。  为什么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商业化的深入发展,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服务已经难以满足和支持大规模的网络应用,如交互式远程实时教学、远程医疗(手术)、数字化图书馆、虚拟实验室等。与此同时,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现有网络的管理和运营已经变得非常复杂,地址空间匮乏、带宽瓶颈、网络安全、数据保密、服务质量、新业务的盈利模式、对移动特性的支持等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IPv6作为下一代网络的基础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