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表达让画面更具冲击力

来源 :媒体融合新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对各领域行业的引领和改变作用也越来越大,新闻传媒行业也不能身处其外,近年来运用得越来越多的无人机航拍就是其中之一。无人机航拍都有些什么特点、优势及具体的运用手法,笔者想结合实际操作谈一点自己初浅的感受。
  2017年4月,因工作需要首次接触无人机航拍工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至今航拍飞行时长达150个小时左右。这个时长对于航拍中的“老炮儿”来说是新手,但对于刚入门的新手来说是也算是“老司机”了。一年多的时间,对无人机航拍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航拍,顾名思义就是把摄像器材放到飞机或者其他飞行器上进行拍摄的简称。提起无人机航拍,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无人机的发展史。上世纪初,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架无人机,从此拉开了无人机的发展序幕。我国的首架无人机是上世纪60年代研制的,而民用无人机应用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近年发展应用得尤为迅速,其主要用于气候监测、灾情监控和传媒拍摄。2018年10月11日,西藏昌都市江达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干流河道,形成堰塞湖,救灾人员利用无人机对发生灾害核心地带进行航拍,为新闻报道、政府制定救灾方案、决策,提供了直观的一手材料。
  一、无人机航拍更高效、安全
  航拍是民用无人机的重要功能之一,由于其集合了航拍传感器技术、GPS技术、空中通讯技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在航拍中具有可操作性强、安全性高和经济、高效、便捷等特点。
  无人机具备其他航空器航拍不能比拟的优势:起降方便,拍摄条件受低空气流等自然条件影响小,可随时随地起飞,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攀升高度,在极低的条件下开展航拍工作。2018年因纪录片《风过茶香》内容需要,我在航拍湄潭古寺——西来庵时,在相对狭窄的空间四周都是古树中,使用无人机升空至5至6米的高度,一次就完成了素材的采集拍摄。近一年多的航拍,类似这样的航拍事例还有很多,期间我飞过最远距离达1200米(理论值可达7000米,但安全起见,尽量把无人机控制在自己的视距范围内),最高时速达59公里。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无人机控制技术是成熟的。
  无人机航拍,顾名思义就是不需要人上飞机,在地面上即可完成无人机航拍操作,这对于拍摄人员和航空器来说,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无可比拟。利用无人机前往拍摄新闻现场,为新闻报道或相关部门制定救灾提供直观的一手资料,已成为当下很多媒体常用的手段。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件后,新闻媒体便采用的无人机进入爆炸现场核心区进行拍摄,通过航拍展现给观众高清的现场视频资料,记者不用到事故核心区就可以获得直观的现场画面,让新闻信息更加直观准确,同时也确保了新闻记者的人生安全。而在120米以下的超低空航拍,相对于载人飞机航拍,无人机航拍安全性更高,特别是在三十米以下的高度拍摄,安全性更高,视觉画面更独到。2017年5月,我在航拍乌江五桥时,以70米的高度(相对飞机起飞地)将横跨乌江的兰海高速乌江特大桥、210国道乌江大桥、贵遵高等级公路乌江大桥、渝黔铁路乌江大桥、渝黔快铁乌江大桥收入镜中。载人飞机在这个高度航拍,风险较大。因此,无人机在120米以下的高度,航拍安全系数是载人飞机航拍无法比拟的。
  2014年,笔者在拍摄十集电视纪录片《老房子的故事》之湄潭文庙时,因内容需要拍摄浙大在湄潭永兴办学期间作为女生宿舍的李氏古宅。为了让观众对李氏古宅有一个全面的直观的印象,我们3人带着20多公斤重的摄像机和脚架,爬到附近6层楼高的民房房顶上拍摄了近1个多小时,因正直盛夏,天气炎热,那种体验至今刻骨铭心;2018年在拍摄三集纪录片《风过茶香》时,同样需要拍摄李氏古宅,同样的季节,一个人一架无人机,10分钟时间就轻松完成拍摄。同一个地点两次拍摄的经历和效果,更加说明了无人机与以往传统的固定机位俯拍或摇臂拍摄,以及采用通用航空搭载人员航拍相比,使用的人力资源少、时间短、费用更低,拍摄完成速度快,其经济性、便捷性、高效性更是显而易见。
  无人机与传统航拍相比,具有高效的的机动灵活性,适应性更多更广。由于无人机体量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灵活、对环境要求低等优点,无论在开阔地带还是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它都可以较快、较安全地完成拍摄。2015年纪录片《遵义行》在赤水十丈洞瀑布拍摄时,我们摄制组使用无人机以10米的高度,贴着峡谷边上的植物迎着瀑布飞去,主体十丈洞瀑布在画面中不动,而瀑布前的植被被当做前景缓慢移动,拍摄出来的画面,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画面更美更大气、冲击力更强,这是载人航空器无法实现的。
  二、航拍中如何实现“推拉摇移”
  从事影视拍摄的人都知道,在拍摄时,需要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使用“推拉摇移”等手法,但在镜头焦段固定的无人机上,应该如何才能实现“推拉摇移”呢?一年多的飞行航拍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最常用的拍摄方式:
  定点横摇:飞机空中悬停状态下,镜头横摇。犹如摄像机放在脚架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往左进行拍摄,多用于介紹环境、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巨大的空间,表现宏伟壮观的气势,表现事件和场面的规模和气势;
  揭露式:飞机飞行状态下的镜头运动。飞机起飞后先低飞,镜头微微朝下,随后拉升飞机高度,同时向上摇镜头,揭示被摄主体或大环境。或从被遮挡的地方飞到不被遮挡的地方。它可以连续不断地展现环境,丰富背景变化,扩大空间范围,跟随人物运动,将人物与环境结合起来表现,产生巡视环境、展现规模、揭示动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烘托情绪与气氛等。2017年在央视《新闻联播》“还看今朝”主题报道中,我拍摄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时,就是利用该手法,用山林做前景,越过山脊,花茂村的全景瞬间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眼前一亮。
  环绕:航拍手也称“刷锅”。该手法对于没有智能飞行功能的无人机来说,需要一些技巧和熟练度。该手法适合对高建筑做环绕特写,远处的楼层做远景,环绕物体不变,远处的背景不停地变化,让人视觉一新。   倒飞:镜头朝向拍摄主题,飞机倒飞,拍摄主体逐渐远离,相当于镜头语言里的“推”。适合由局部到整体的环境交代。也可将观众带离场景,常用在片尾作为结束镜头。
  鸟瞰:顾名思义就是从上空俯视大地。拍摄时镜头垂直向下,飞行方向可以垂直上升或垂直下降,也可以水平移动。
  升降机模式或摇臂模式:飞机水平上升或下降时,利用空间高度上的变化进行表达,是一种多视点、多角度表现场景的方法。它可以把高低处的环境气氛和人物运动连续不断地展现出来,使背景空间层次发生多视点的变化,表现环境气氛和事件的规模,视觉感受强烈;或表现处于上升或下降运动中人物的主观视像,效果明显,形式丰富。
  平飞:可以理解为地面上摄像机的横移,横移可以向左或向右移动,当被摄对象呈静态时,飞机平行飞行,使景物在画面中依次划过,造成巡视或展现的视觉效果和感受;当被摄者呈动态时,飞机伴随移动,形成跟随的视觉效果和感受。如果同被摄者的运动方向呈逆向移动,则可以增强速度,加大动感,创造出特定的情绪和气氛。适合拍摄长条形物体,比如火车,笔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等。
  延时拍摄:延时拍摄分固定延时和移动延时。它是运用壓榨空间的手法拍摄一组照片或是视频,后期通过照片串联或是视频抽帧,把几分钟、几小时甚至是几天几年的过程压缩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以视频的方式播放。延时拍摄通常应用在拍摄城市风光、自然风景、天文现象、城市生活、建筑制造、生物演变等题材上,是众多影视作品首选的拍摄手法,表达表现时间快速流逝的意境。
  当然航拍的方式还有很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根据片子的内容来选择和使用。总之,无人机航拍这种全新的视频获取技术为信息的传播带来了颠覆性的革命,但是其也有一定的缺点。因此,要充分发挥无人机航拍优势,要尽量回避其劣势。无人机航拍虽然危险性较小,但发生故障同样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建议航拍时需由专业人员操作,航拍时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什么地方能飞不能飞要做到心中有数,确保航拍飞行合法,从而达到合理利用无人机航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志强.浅析无人机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5.
  [2]张晨光.浅谈无人机航拍技术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3]刘冠华.无人机航拍技术在犯罪现场中的应用[J].刑事技术,2016.
  (作者单位:遵义市广播电视台)
其他文献
有关克里斯托弗·罗宾和美丽的传奇  克里斯托弗·罗宾于1971年出生在法国的一个农场主家庭。最初他在香巴尼一座小镇上做造型学徒,但很快他便发现自己对颜色比对造型更有天赋,并在调色过程中发现了无限乐趣。  在90年代初期,年仅19岁的克里斯托弗,罗宾凭借其卓越的才能与机遇,很快成为时尚工作室的首席染发师,从那时起他与巴黎欧莱雅开始建立了合作关系,并成为影片和照片拍摄中的中流砥柱。他是一个色彩魔法师,
期刊
背景    吴化平:安徽人,从业22年。18岁在家乡开始了美发之旅。1992年开始闯荡大上海。92年至99年进入沙宣教育机构前,在上海成功开了三家店。  承艺美发研修中心:  2007年6月由吴化平先生创立。主要课程设置针对三个层面:  专业剪裁课程 以专业剪发技术教育为主。课程时间约15天,对象以中工晋升发型师的从业人员和年轻发型师为主。  经典剪裁和组合变化课程 以教授经典修剪技术为主,教学对
期刊
上海有个小彼德。其实也不小了,人到中年。之所以叫他小彼德,是因为他比他的哥哥老彼德晚几分钟出世,就因为这几分钟的时差,他的一生就注定要和“小”字结缘了。  要讲小彼德先要说几句老彼德。老彼德是上海名店“蒂梵尼”的创始人之一,当年刘伟、阿波、老彼德三人携手创立“蒂梵尼”,据说阿波玩的是时尚,“蒂梵尼”三字是来自阿波的想法。老彼德则有人气,拉来了大批子弟兵。刘伟则是掌舵手。  老彼德在业内如此资深,当
期刊
2008年京世的门店数量达到了20家,员工数达到400多人,公司员工20多人,并成功得在福州路上开了第一家TOP京世。  这些成绩都归功于公司的决策及员王之间的团结合作。  京世成功地实施了“集团入股”制度,一改以往“散兵作战”的合作模式为“兵团作战”。这样不但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而且相当大地提高了团队及个人的经济效益。  目前股东数已有30多人。京世实现了以无形支配有形,以无形战胜有形的企业文化。
期刊
背景    Kelvin Koo,15岁步入美发行业,在香港九龙佐敦道一家小店开始了美发学徒生涯,19岁晋升发型师。被香港美发界泰斗级人物Kim收罗在旗下一家二线的沙龙Super cut里工作,剪发挂牌99港币。  一年后,被Kim调入总店。随后的九年时间里,从一名普通的发型师成长为排名第三的总监级发型设计师。  1996年,Kelvin Koo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店“Hair”之后又在九龙又一城开了
期刊
黑白经典:Tini&Guy经典演绎
期刊
开设于香港最热闹的中心区域——铜锣湾礼顿道的“Halr”沙龙,由香港著名发型师Kelvin Koo于1996年创立,几经搬迁,最后落户于此。  由于地域狭小,香港的发廊面积都不大,象Hair沙龙这般排场的发廊,实属凤毛麟角。  沙龙整体是欧洲古典主义装潢风格。      地板黑白斜纹拼条和简约顶灯,带来新潮流韵味。墙面尽量多地运用了镜子的效果。特制工作椅完全配合欧洲古典主义风格,只是造型上充满时尚
期刊
主题突出    知道“四季色彩”的理念吗?你知道自己的皮肤是属于哪一季的色彩吗?你知道你这样的肤色适合染什么颜色的头发吗?  不知道哪一款头发的颜色最能展现独特的自己?那就来LISAP色彩世界吧,在这里,专业的色彩咨询管理师将会根据国际先进的“四维立体染”理念,根据发质、发型、发色、肤色四个方面的差异,结合脸部冷暖及明暗的变化,系统地观察、精确的测定,打造属于你自己的个性美发色彩和完美的整体形象。
期刊
据统计,目前中国网民规模8亿,超过欧洲人口总量,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 95.1%。截止2018年11月,微信活跃用户数量达6.89亿,微信的活跃度和黏性还会持续很久。  要想在互联网+时代抢占媒体话语权,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抓牢与市民日常生活形影不离的微信这个关键节点,做大做强微信公众号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之一。  目前海门日报微信公众号平台粉丝数16万+,平均每日阅读量达7万人次,2018年全年点击
期刊
沙龙发型    矛盾/融合  健康的发色、多变的色彩,简洁流畅的轮廓、个性突出的视觉,这些看似矛盾的技术冲撞成为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