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规模化经营做前提是“适度”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13829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半月谈》报道,在湖南、山东等地都出现了“农业规模化种植成陷阱,利润全靠补贴奖励”的现象。一些新生代的种粮大户,单纯地以为“规模化種田跟自己父辈种田的方式别无两样,无非就是面积多一点”,再加上想着“规模越大政府补贴也越多”,进而在承包良田时多为大手笔,千亩以上的毫不鲜见。然而,不成想,经营惨淡。以前种地少的时候,精耕细作,土地单产还高,现在种地多了,反而每亩地的利润低了,如果没有补贴,不仅赚不了多少钱,甚至还会亏本。
  难道农业规模化经营这条路我们选错了吗?近年来,中央每每提到农业问题,就离不开鼓励适度规模化经营。土地规模化经营几乎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是,现如今出现此种南辕北辙的情形,想必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
  原因何在?笔者以为,问题首先就出在不少地方对“规模”二字的认识。没错,多年的国内外理论和经验已经告诉我们,相对于土地细碎化,土地需要规模化经营。然而,当规模化经营走到田间地头时,很多地方告诉种田人的是“规模越大,补贴越多”,而忽略了“适度”二字。
  经济学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规模经营并不一定产生规模经济,只有适度才行。不同的土壤,“适度”的规模不同;不同的种植条件,“适度”的规模不同;不同的种植对象,“适度”的规模也不同。
  理论就摆在那里,但是从理论落到实践,总是不那么容易,尤其是对于新生代的不那么会种地的“种粮大户”来讲。即便相较于父辈文化水平较高的他们能够懂得这个道理,但缺少种地经验的他们,往往也会被当地政府给予种粮大户的种种扶持奖励冲昏头脑,有的甚至为了挤进各种农业“项目笼子”去“拉关系跑项目”,而忘了“种粮大户”的本职是种粮,更遑论“适度”了。
  其实,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说起来还是农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问题。什么是集约?真正的集约就是要适度规模经营。这种“农业规模化种植成陷阱,利润全靠补贴奖励”的现象,最终背离的是我们所大力倡导的节约集约用地。
  此风不可长。否则,农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成效就会打水漂。想象一下,当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搞土地整治、搞基本农田建设,整出了良田,但得不到精耕细作,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心痛的浪费!
  该给那些尚未摆脱“规模越大,效益越高”这一惯性思路的地方,那些还在多措并举地鼓励超大规模以彰显农业成绩的地方,敲敲警钟了。在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这个问题上,千万别忘记“适度”二字。
其他文献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将于2015年11月7日-10日在福建省省会福州市举行。经过连续三年申报,并与全国多个省份激烈角逐,福建终于摘得我国国家级农交会举办地的桂冠。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海峡两岸农业交流的前沿阵地和自贸区经济的新热点,举办农交会具有特殊意义。  组展招展、布展设计、奖项评审、经销商组织等,在农业部指导下,在福建省有力推动下,福建省发挥各级组织力量,全力做好农交会——
期刊
10月29日-11月1日,以“绿色生态、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为主题的第16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在古城西安开幕。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陕西副省长冯新柱,西安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刘春雁,西安市副市长卢凯出席开幕式。  本届绿博会首次在西北地区举办,展会总面积达到28000平方米,全国有35个展团参展,展位914个,参展企业超过2000家,创历届规模之最。展出的产品,除传统的“三品一标”产品外,增加
期刊
互联网将如何改变传统农业形态?在农业的沃土上撒下互联网的种子一定能有沉甸甸的收获吗?在互联网热度正盛的当口,2015“互联网+农业”(上海)高峰论坛于10月17日成功举行。论坛以“互联网+农业”为主题,十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齐聚上海发表真知灼见,解析“互联网+农业”的政策措施、发展环境及美好前景,研讨国内外“互联网+农业”的成功案例,回应了“互联网+农业”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  中国科学院何积丰院士
期刊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今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后,各种以青蒿素为名目的保健品和食品也搭上了诺贝尔奖的便车,打出了“抗癌杀虫”等很有诱惑力的旗号,在网上热卖。这种情况不仅出现于国内市场,在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境外代购市场上,境外一些厂商生产的青蒿素保健品和食品也在通过个人邮递等途径进入国内。  从青蒿中提炼出的青蒿素具有显著的抗疟、退热作用,中国科学家的这一重大发现对热带、亚热带地区民众的防病保健发挥了重
期刊
在第十六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河南展区,记者见到了河南省绿色食品中心主任陈丛梅,对于她的故事,记者在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许多工作人员那里已经听到了很多。而在展会期间能有一次与她促膝长谈的机会实属不易,在与记者的交谈中总是有企业过来向她请教问题。  理关系 建体系  创出一片新天地  2005年初,37岁的陈丛梅从别的处室调入刚成立的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以下简称“质检中心”),参与单位组建。那时
期刊
从全国来讲,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农业农村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目前正处于紧锣密鼓地研究和谋划“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从“互联网+”当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互联网+”为未来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是当前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我理解有四个问题非常重要,也就是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催促农业的四个创新。  要以“互联网+”催促农业发展观念创新,现在非常紧迫的就是,农业的
期刊
近年来,福建省坚持一手抓生产创品牌,一手抓营销拓市场,通过搭建各种农产品销售平台、大力推介福建绿色农产品,积极为农产品产销衔接、品牌培育提供服务,有效地促进了闽牌农产品对外销售,有力地推进了福建农业现代化发展。  产业育品牌 品牌拓市场  福建省发挥农业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育品牌,以品牌拓市场,品牌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农业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
期刊
以前,11月初对于北方人来说就意味着要冬储白菜、大葱,再腌上一坛雪里蕻或者是芥菜疙瘩,有了这几样无论外面的天气是大风还是大雪就都不怕了。尤其腌雪里蕻,浇上辣椒油和味精一拌,更是餐餐少不了的一碟小菜,如果用它和肉末加上黄豆炒更好吃了。  现在的人们过冬已经不再储存大白菜,因为有了蔬菜大棚和南方菜,冬季蔬菜品种是相当丰富,基本已经不再指着大白菜过冬了,吃一棵买一棵不但新鲜,还省去了捣腾的功夫。但咸菜我
期刊
泱泱海上丝路,千年流转不息。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伴海而生,拓海而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其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的地理情况被概括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省的森林覆盖率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也是保持水、空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福建省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着力推进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现代化,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经过多年的实践创新,福
期刊
金秋的三晋大地,从魅力运城到塞外云中;从巍巍太行到延绵吕梁,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话金秋、庆丰收,一场由省内外1067家农业企业倾情联袂、以“特色、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三农”盛宴——第四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简称农博会)于10月23日在龙城太原拉开帷幕。  农博会除省内1016家农业企业参展外,还吸引来自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共18大类6600余种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