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犹未尽意尚浓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love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创新意识。“说”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怎样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提高他们在交际中的表达效果呢?其方法很多,笔者认为课前一分钟的演讲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如何搞好课前演讲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培養兴趣,提高认识
  一提到演讲,很多学生认为,演讲是那些大有学问的人或在某一方面有造诣的人的事。有的学生在公众场合说话胆怯。针对这些问题,第一,要引导他们摒弃怕演讲的思想,树立自信。演讲,其实也是一种说话,只是这种说话的方式、场合跟平常说话不大一样,语言要求更加精炼明确罢了。我们都有一张嘴,我们都会说话,因此我们也都会演讲。第二,要认识语言表达的重要性,虽然今天我们都还是学生,但明天我们将会是祖国的栋梁。在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第三,认识语言表达的作用。交流的途径很多,书面交流、口语交流、媒体交流……但是,语言的交流仍占十分重要的地位,蔺相如在秦庭怒斥秦王,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古代一张嘴能挡住十万雄兵的例子不在少数。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响彻五洲。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语言交流,提高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实实在在,做好准备
  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演讲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讲什么主题、什么内容,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一定要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绝不能敷衍了事。如果条件许可,最好让学生在课前写成演讲稿。教师要想让学生写出好的演讲稿,就要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内容具体实在,切忌空洞无实;所说有理有据,切忌卖弄口才;内容新颖别致,吸引力强;同时还要求语言简洁、铿锵、修辞得当,切忌句子冗长无力、修辞不当; 在语言上要雅而不俗,俗而亦雅,切忌俗而失雅;选择的内容最好贴近生活,富有励志性;切忌陷入讲故事或说笑话的囧境;同时在时间的把握上一定好,否则时间太长了容易引起大家的反感。
  三、深入启发,引入境界
  通过启发可以让学生进入一定情景,让学生觉得非说不可而又有话可说。
  一年有四季,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有人喜欢微风吹拂的春天,他说,春天是生机勃发的季节,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万物吐绿,绿是世界的本质,是生命的象征。有人喜欢万物生长的夏季,他说,夏天万物茁壮成长,正像一个人的青壮年时期。有人喜欢秋天,他说,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金色是它的主色调,它显示出富有与华贵。有人喜欢冬天,他说,冬天寒风凛冽,白雪皑皑,但凛冽的寒风能铸造一个人的品质,晶莹的白雪能净化一个人的心灵,冬天离春天最近,冬天是画出美丽春天的画卷铺开的纸。那么,你更喜欢哪个季节呢,请你以此为话题发表演讲。
  通过启发,学生们都感到有话可说,迫不及待。
  四、正确引导,步步登高
  学生有了强烈的欲望后,教师要适时引导,使演讲一步一个台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开始大多数学生只是对一些问题成现象进行罗列或对事物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这时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问题的能力入手,引导他们由浅深入,引导他们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提高,以“你们是未来的栋梁,要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魄”引导他们向更高的层次努力。
  如关于《沁园春·雪》这个演讲话题时,通过引导启发,由一般的雪景上升到雪的精神。有一个学生说道:“我爱雪,不仅爱雪的洁白无瑕,更爱雪那种不管白山黑水、妖花毒草统统压倒在身下,使宇宙银装素裹的精神,我们不仅要有雪一样晶莹洁白的心灵,更应具有使宇宙洁白无瑕的精神。”
  通过培养学生课前演讲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要开展好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从育人的高度着眼,以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入手。始终不离开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的精神这个主题,让说的能力建立在良田沃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兴趣要抓住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方法要灵活多样,内容要丰富多彩,使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做先知者,要有新观念,只有教师胸中有风云,才能使学生纳入四海之理,才能使学生的脉搏同社会一起跳动。
  课前演讲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深入的过程,也是使学生思想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点拨,并且要到位,要及时总结并让学生把好的语句记录下来,充实自己的宝库,使自己的思想更丰富,思想更健康。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西洞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学校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必须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基于实际情况,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实验小学将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结合,在不断的实践中构建了实小路径下青年教师成长体系——“新青教师专业成长图谱”,探索出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种策略,初步形成了新青教师校本培养文化,促进了新青教师专业化队伍不断成长。  关键词:新青教师
要论近代有名的“疯子”,章太炎和吴稚晖都榜上有名。前者一生,傲岸不群,如猛虎下山,横扫千军;后者一生,却精灵古怪,雅好以恶作剧取乐,似乎总是童心未泯。在好斗使气,懒得理会人情世故方面,两人却又很是相似。他们的言行,多放纵不羁,特立独行,或“大逆不道”,得饶人处不饶人,常常让人感到匪夷所思,没有一点中庸气象。    偏偏这两个人,在人生观念、文化见解、政治信仰上针尖对麦芒,不可调和,而时代和命运又一
2018年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先父卫道然于1998年曾著有 《周恩来总理与先父卫立煌的友谊拾零》 等纪念文章。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越来越多有关祖父卫立煌将军的史料被披露出来,这一往事也逐渐丰富起来。第一次国共合作期:周恩来与卫立煌的初遇  1924年9月,周恩来由法国回到广州,起初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不久,就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第1军副党代表
五四文人的雅量  五四时期,文白之争甚烈,两派人物报刊上笔墨官司打得昏天暗地。但中国文人有一好传统:观点之争不影响脚下走动,笔仗归笔仗,见面归见面。见了面不仅握手致意,还要坐下来吃饭,吃了饭说不定还会照相留念,题诗互赠。说来今人也许不信,当年深受传统影响的五四文人还真有如此雅量。  文白之争,前期反对白话文主将为林纾(1852—1924),后期则是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章士钊 (1881—19
朱元璋残杀功臣,开国勋贵几乎尽被屠戮,已是历史上的公案。虽然后人多认为朱元璋有滥杀之嫌,明初几大案也的确各有原因,连坐灭族的判决确实过分,但如果说开国功勋们自身没有一点过错,也是说不过去的。比如,胡惟庸的偏狭功利,蓝玉的骄横跋扈,其性格和行为都与后来的祸患密不可分。但是,作为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李善长以76岁高龄被杀,却让后人颇为不解。朱元璋的“再世萧何”  历史上评价多认为李善长是朱元璋的“再世
孔子的养生,首先是从对饮食的把关入手。具体地说,有“九不食”。据 《论语·乡党》 记载,孔子的“九不食”是:  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糧食霉烂发臭、鱼和肉腐败,孔子不吃。食物的颜色难看或味道难闻,孔子不吃。反季节的蔬菜即所谓“不时”之物 (也有人释“不时”为不到吃饭之时),孔
一  那一天,李排长说完参加接见的有关事项,吩咐将麻绳发给众人,每一根麻绳都有一尺多长,每人两根,多要不给,不要不行。  第二天一早,天蒙蒙亮,路灯还没灭,我们到本校集合,列队出发。  我们这一队,横排五六个人,竖排看不见头尾,一个跟一个,夸嚓夸嚓地走。越走人越多,从各个街道汇入同一条路,一队跟一队,轰隆轰隆地走。  不知那时是硬件不足,还是不放心飞行员,哪一次接见好像都没有航拍。这种时候,如果派
80年前的12月12日凌晨,华清池的枪声惊醒了睡梦中的蒋介石,也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历史无法重来,但可以一遍遍重读,获得新的感悟。”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林家有对 《环球人物》 记者说,“在西安事变登场的诸多人物中,宋美龄和张学良无疑是两位主角。在那个关键的节点,他们之前十几年的情谊改变了历史:如果西安事变不是我们熟悉的这个结果,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前景究竟会怎样,也就无法预料
摘 要:故事对小学生来说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学生从故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既得到教育,增长见识,又促进自我反思与教育。文章从故事熏陶,让学生文明素养萌芽;故事渗透,让学生文明素养落地;故事浸润,让学生文明素养扎根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借助故事促进小学生文明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15  作者简介:胡 容(1980—),女,湖南常德人,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三
东晋的孝武帝,他的存在感跟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确实啊,无论是正面事迹还是反面劣迹,他的所作所为都不足以被人记住。孝武帝是有些窝囊的,登基即位时由辅政大臣桓温主持朝政。桓温去世,又由他的嫂子以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嫂子去世,大权又到了那个“东山再起”的谢安手里。可就是这么一个有些窝囊的人,也有很刚的时候。  孝武帝的父亲简文帝去世了,十一岁的孝武帝登基即位。在服丧期里,按理说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