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jiao2008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我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所是否新颖。
  2.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的。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敢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的必备素质。
  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体现。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培养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培养总结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如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每次总结,都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同,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4.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三、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
  1.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
  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与文过饰非相比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这个不正是一种创新态度吗?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目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评价,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2.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
  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进行评价,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学生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型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好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共同的配合,才能教学相长。
  作者单位:河北省三河市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标指出:对于学生的学习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我国早期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探究式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探究式教学把学生看作研究者和知识的建构者;把教师看作引导者和环境的缔造者,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要做探究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促进者”。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主体 参与 引导 促进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自主确认和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获取知
知识应用意识和能力的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更应该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创
王先生经销一种牌子的简装白酒,可不到半年,就撑不下去了。酒店半年甚至一年才结一次账,自己的资金全压进去了。他想转向零售店,可该拿什么打动零售店呢?与烦恼的王先生相反,
在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新课堂上,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见解的同时,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的学生变得活泼了,胆子也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们在良好的
期刊
[目的]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技能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和2012级护理专业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
为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教育部将《职业生涯规划》列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新教材在课程结构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诸多学习能力中的核心能力.换言之,学生唯有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独立学习,从而提高其在相应学科领域的素质与能力.因此,从初中英语教
李俊学今年五十五岁,是兴安盟扎赉特旗二龙山乡兴隆村的农民,全家十六口人,男女劳力五人,家有东方红——28拖拉机一台,小四轮一台。他自从办起家庭林场以来,把精力都投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