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祛腐生肌膏治疗外伤性皮肤缺损83例疗效观察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jitianya198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中药;祛腐生肌膏;外伤皮肤缺损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2-0229-02中图分类号:R 751.050.1 文献标识码:B
  
  外伤所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随着工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而相应增多,其治疗大多采用手术治疗(肌皮瓣移植、游离植皮等)。我院自1990年~2006年间共收治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83例,采用中药祛腐生肌膏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83例,男性52例,女31例;年龄9~63岁;病程3 h~2个月;新鲜创面15例,陈旧创面68例,感染伤口62例;单纯皮肤、软组织缺损61例(包括撕脱伤3例),合并骨折22例;头面部6例,躯干11例,上臂3例,前臂9例,大腿8例,小腿24例,足部22例。创面最大面积45 cm×16 cm,最小2 cm×1.3 cm,加用植皮法3例。
  2.药物组成 丹皮0.09 kg、黄柏0.06 kg、紫草0.06 kg、大黄0.05 kg、生地0.36 kg、没药0.07 kg、当归0.15 kg。将上药放入茶油浸泡2小时,加温至沸腾后改用文火,边加温边搅拌,至药材乌黑即趁热捞出过滤,并立即加入适量石腊,冷却后即可使用。
  3.治疗方法 无论单纯皮肤软组织缺损或是合并骨折或其他损伤,均按损伤的全身综合治疗原则治疗,如抗休克、抗感染等处理,骨折病例全部作内固定手术;新鲜创面者,及时清创,清除失去生机组织及严重污染组织后,用上药在无菌棉垫上涂上一层薄薄药膏,直接敷于创面包扎,如渗出液多,每日换药一次,若少则2~3天换药一次,如有脓性分泌物则暂改用0.2%呋喃西林液湿敷;感染伤口者,将创面之坏死组织、无生机组织剪除,清理创面脓性分泌物,以0.2%呋喃西林液或敏感抗菌药(按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湿敷,待创面脓性分泌物减少或基本消失后改敷此药。
  4.疗效评定 显效:创面愈合无疤,平整光滑、轻度色素沉着,触觉存在或稍迟钝;有效:创面愈合,遗留有小疤痕但质软,有色素沉着,感觉迟钝或麻木,尚可:创面愈合,但疤痕较大且质较硬,色素沉着明显;无效:创面未愈合。
  
  结果
  
  1.总体疗效 显效37例(44.57%),有效38例(45.82%),尚可8例(9.61%),无效0。总有效率100%。愈合时间:最长63天,最短21天,平均37天。本组3例面积较大的撕脱性损伤中,有2例为清创后直接敷药包扎,大部分伤口愈合,分别遗留2 cm×1.7 cm及1.8 cm×0.7 cm未愈伤口,因患者急于转回原籍(2患者系同一起车祸,同一原籍)而改加游离植皮,术后4天检查皮片均成活而出院。
  2.典型病例 黎某某,女性,63岁,1991年11月15日因车祸至头部外伤2小时入院。入院检查:患者全身情况尚可。左侧颞顶部至左眼外眦有一长14 cm之伤口,其伤口中部(颞区)有一7 cm×4 cm之皮肤严重挫伤,创面有较多泥砂粘附。诊断:左头皮挫伤。入院后立即行清创缝合及全身抗感染治疗。术后5天,挫伤的皮肤坏死、感染,经湿敷换药,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脓性分泌物减少后用此药膏外敷包扎,一个月后创面完全愈合,皮肤光洁无明显疤痕,无创面感染存在。
  
  讨论
  
  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特别是较大的创面,一般均采用皮瓣转移、移植或游离植皮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急性损伤将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其局部的病理变化主要为创伤性炎症、细胞增生及组织修复过程。组织受损后,局部有出血、凝血、失活的细胞等,发生的炎症反应使血管通透性增高、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向组织间隙渗出[1],出现相应的炎症反应。由于受外伤挤压细胞变性、组织撕脱血供中断、感染坏死等因素的作用,最终导致创面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随之而来的是修复过程中的新生组织的生长(生肌)、抗感染坏死(祛腐)以及抑制疤痕增生的过度增长。
  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除具有与闭合性损伤同样的修复过程外,在形态上也将经历结缔组织修复、伤口收缩及上皮再生的过程。本方药物可能自始至终影响着这一过程的不同环节。
  方中的当归、大黄、丹皮、没药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以及改善微循环,有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和毛细血管的增生,达到生肌的目的,所以伤口愈合快。黄柏、丹皮、生地、紫草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缺损的组织创面,均有程度不同的感染,根据现代药理学分析,大黄、紫草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皮肤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当归、黄柏、丹皮也具有类似作用[3]。从而达到抗感染和促进炎症吸收的效果。本组病例创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存在,但均在较短时间内得以控制,除了全身使用抗生素外,上述药物的抗菌作用不容忽视。本组病例疤痕小,质软,色素沉着少,可能是上述药物改善局部微循环,改善缺氧,促进供血,保证营养、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改善增生性疤痕组织生长因子的分泌平衡,也与低营养状态改善后,来源于疤痕增生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受到抑制有关。另外,由于该药采用茶油及石腊制作,使用时创面与敷料从不粘附,换药患者无任何疼痛,减少患者痛苦。同时,费用也很低廉。
  综上所述,本法具有愈合快、无疤痕或小疤痕,即使有疤痕,质地也较软,色素沉着少、换药无痛苦,疗效确切,费用低廉等特点,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曾 平,廖小波,欧海玲,等.五方膏外敷治疗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医正骨,2007,19(4):249.
  [2]孔增科,傅正良,熊南燕,等.易混淆中药品种辨析与临床应用[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7,43-353.
  [3]丁学民,胡佐良,杨来芝,等.常用中医方药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25-343.
  (收稿日期:2007-12-18 修回日期:2008-04-08)
  (编辑:崔群飞)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卵巢黄体囊肿;早孕;异位妊娠;误诊分析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2-0194-02中图分类号:R 714.22文献标识码:B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是妇科急腹症之一,易误诊为卵巢黄体囊肿蒂扭转、阑尾炎和急性盆腔炎,若再合并早孕,其明确诊断有一定困难。现将2002年至2007年我院29例卵巢黄体囊肿或囊肿破裂合并早孕误诊为异位妊娠的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用黄芪、复方氨基酸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  方法 19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3组。各组均给予补液、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口服蒙脱石散等治疗,对照组62例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静滴;黄芪组63例用黄芪注射液0.5~1 ml /(kg·d)静滴;黄芪、氨基酸联合治疗组65例在用黄芪基础上加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0~15 ml/(kg·d),稀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对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  方法 将4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20例予奥美拉唑40 mg静滴,1次/d,对照组20例予西米替丁0.6 g静滴,两组疗程均为3天。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8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率为35%,总有效率为65%,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
期刊
【关键词】 改良B-Lynch缝线术;宫缩乏力;产后出血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2-0191-02中图分类号:R 714.46+1文献标识码:B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又居产后出血的首位,故预防和及时、有效治疗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主要措施。我院产科采用改良B-Lynch缝线术处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2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
期刊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环形置管;吻合术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2-0202-01中图分类号:R 779.12文献标识码:B    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是眼睑外伤常见的急症之一,如果吻合不良,影响泪液的排出,可造成终生流泪,对断裂的泪小管,尤其是下泪小管,常需要手术修复,恢复泪道功能。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支撑物的植入和固定是泪小管断裂吻合成功的关键。我院于1998年7月~
期刊
【关键词】 剖宫产;输卵管结扎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2-0197-01中图分类号:R 713.5+4文献标识码:B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年来剖宫产人数在增加,因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临床工作中,就会遇到剖宫产后施行输卵管结扎受术者,剖宫产后或多或少存在疤痕增生和盆腔内组织粘连等,会增加结扎手术的难度。本文收集我站2000年1月到2007年5月期间,施行剖宫产后
期刊
【关键词】 电视宫腔镜;内膜切除术;异常子宫出血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2-0198-02中图分类号:R 713.4文献标识码:B    子宫内膜电切术是利用宫腔镜在电视下切除或破坏子宫内膜,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是替代子宫切除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我院自2000年8月~2007年10月应用电视宫腔镜对58例患者实施子宫内膜切除术,全部治愈出院,现总结
期刊
【关键词】 宫颈上皮;瘤样病变;环形电切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2-0185-02中图分类号:R 711.74文献标识码:B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一组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癌前期病变,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包括子宫颈非典型增生及子宫颈原位癌。而宫颈癌的发病率始终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占据首
期刊
【关键词】 中药湿热敷;颈椎牵引;神经根型颈椎病;护理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2-0231-02中图分类号:R 681.5047 文献标识码:B    神经根型颈椎病为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其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30%~50%,临床表现有典型的神经性症状,主要表现为颈肩臂疼痛呈放射性或酸胀麻木,甚至活动受限[1],多发于一侧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胺碘酮口服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方法 对住院40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率失常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胺腆酮治疗8周,根据心率、QT及QTc调整用药量,观察其疗效。结果 用药后室性早搏明显减少,室性心动过速消失,心功能不同程度改善(P<0.01)。结论 胺腆酮适用于心脏扩大,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小剂量维持无明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