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改革中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su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引导民间金融从"地下"走向"地上",从暗流涌动的"野蛮成长"到"理性发展",更好地促使市场供求关系平衡,鼓励实体经济发展为进一步激发民间资本活力,拓宽投资渠道,更好地引导其投向实体经济,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和增加,社会富裕资金快速增长,民间资本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陕西省民间投资呈现出绝对数量不断增长、增速持续提高的趋势。2012年,全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513.25亿元,同比增长32.3%,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44.1%。2013年上半年,民间投资达到2920.72亿元,同比增长
其他文献
乌托邦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维度,它既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的批判,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愿景的追求。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对其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卡尔·曼海姆不
本文在总结现有的典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依次分为古典教育组织理论—效率为本模式、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人本模式、教育管理科学理论—理
我国民法学界通说认为人格权的客体是人格利益,这种观点混淆了人格权的客体与人格权的本质之间的区别,混淆了人格权的客体与人格权的行使及其保护目的之间的界限。"人格利益
自物占有和他物占有是相对立的法律现象,有其深刻的规律。自物占有与他物占有,有共通的效力,也有各自的效力。他物占有突破了占有仅是所有权权能的藩篱。传统民法理论上的占
本文对男女言语及行为的差异进行实例分析 ,并从夸赞、恭维、道歉及社会衡量标准等不同侧面加以概括和说明 ,进一步探讨了产生差异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并着力以科学为依据
智库,起源于美国,与政府关系紧密,其研究常常影响政府的决策。在美国,政界学界基本不分,智库是政府官员的"蓄水池",多数政府要员曾为智库成员,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研究成果从
按照机制设计的理论,合理的机制设计可以避免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农村公共服务机制主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机制、农村公共事业服务供给机制。根据机制设计
本文从全球公司治理的演变趋势入手 ,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大股东控制型公司治理的论述基础上 ,研究了大股东控制型公司的治理效率 ,提出了大股东控制型公司治理符合公司治理
40年代到“文革”是官方权力话语对民间文化形态不断侵犯的时期 ,而接下来80年代一些作家的创作则提供了文学重返民间的新信息 ,汪曾祺就是其中较重要的一位。汪曾祺 80年代
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交往的目的就在于打破占有式主体的封闭性而形成主体间性。用交往理论来分析,可以说教育就是一种交往行为或者说教育过程就是一种交往过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