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地理教学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5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地理课堂教学应将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有机融入教学三维目标中,并寓于每节课的知识与技能教育中,潜移默化;此外要重视和加强地理课外活动,充分挖掘地理课外活动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潜在教育功能;地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
  关键词:立德树人 育德  人地和谐
  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只有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中坚持教育部提出的“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原则,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和能力自觉的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做到尊重环境,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笔者认为,中学地理教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有以下四个不可替代的功能。
  一、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爱国主义思想道德可以细化三个层次“知国、建国、护国”。知国就是知道、了解国家的基本国情,包括自然、人文,历史、现实;建国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建设国家,让自己的国家更富强;护国就是要保护国家的利益,不允许国家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受到伤害和损失。三个层次中,知国是知识层面的,建国是行为层面的,护国是精神层面的。其中知国是爱国主义思想道德的基础,一个人如果连国家的基本国情都不了解,建国、护国就很难做到了。知国层面教育的主渠道就是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通过中国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知识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危机感。例如,在地形的学习中,可以告诉学生我国的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上居第三位,这是我们引以自豪的。但是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三分之二 ,平地只有占三分之一。2012年我国耕地20.27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0﹪,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因此,我国的耕地资源是非常紧张和宝贵的,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耕地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存亡的大事,必须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公德教育
  人与自然的关系思想史可以划分四个阶段,“天人合一”、“人弱天强”、“人强天弱”、“人地和谐”,这里的天和地都指的是自然。“天人合一”思想是人类早期的采集渔猎时代,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处于原始的平衡关系。“人弱天强”的思想出现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开始开发并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使粮食的供应基本稳定,人类开始对抗自然,改造自然,但仍以靠天吃饭、以迁移方式逃避自然灾害的惩罚的现象为主流。“人强天弱”思想出现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大提高,出现了“征服自然”的口号,但自然也开始报复人类,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从局部扩展全球,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地和谐”思想出现在后工业时代,20世纪60年代人类社会开始步入后工业时代,人们认识到工业文明产生的环境问题,如果单纯依靠科学技术去修复,是根本解决不了的,人类必须调控自己的行为,努力去谋求“人地和谐”的关系。
  “人地和谐”思想必须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充分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地理环境和人类关系的科学,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大气、水、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对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农业、工业、交通、旅游等人文现象,本身就是人类运用自然,造福人类的产物,人文地理内容的学习本身就是告诉人们如何建立和谐、正确的人地关系。例如,通过地球上的大气内容学习,学生们知道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把一部分热量留在了地球,保证了地面和近地面大气有一定的温度。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与近地面大气的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极端天气频繁,自然灾害增多等一系列问题,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性燃料(煤炭、石油等)和破坏森林。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应强调人们日常的生活中与二氧化碳有关的是私家车使用和植树造林活动。这样,就把人们的个人行为,提高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
  三、具有爱护环境、建设环境高度责任感的个人品德教育
  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爱惜家园、保护家园、建设家园的权利和义务,因此,爱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责任感是公民个人品德的重要内容。对环境的责任感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對环境保护,环境建设认真负责,不糊弄,不走过场;其二是对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不推诿,不扯皮。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大量有关环境问题案例,既有人类不合理行为导致环境破坏的教训,也有人类遵循规律建设环境的成功经验,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责任感的重要资源。贵州省盘县红果镇有个纸厂村。多少代,纸厂村的村民都以竹子造纸为生。竹子是他们最主要最宝贵的资源。这里的人对竹子倍加呵护,从不肆意破坏。靠着竹子造纸,村民们过着既不富有也无饥馑的生活。1996年,这里发现一个煤矿。多少代造纸为生的村民们一下子转移了注意力。集中全部精力采煤,冷落了造纸。造纸业失宠,竹子也跟着遭殃。仅一年多的时间,附近的竹子已全被砍光,竹子被砍光后人们又砍竹根,原本一座绿茵茵的山彻底被剥去了皮。1997年7月4日,大暴雨引发山体在骤然间四分五裂,巨石裹着泥浆铺天盖地地压向村中的两层小楼。瞬间吞噬了聚集在小楼中看电视的31名村民的生命。这个典型的案例告诉我们,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
其他文献
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每一个教师,都要面对的工作,也是我们日常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学困生转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级能否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关系到班级建设的成败。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我体会到:具备“四心”,心灵碰撞心灵,事半功倍,转化学困生。  一、“爱心”感化。  师者父母心。学困生往往是班级成绩的拖累者,课堂纪律的破坏者,教室卫生的抹黑者,同学安全的肇事者。对这样
期刊
我长期在农村初中担任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在思想品德的教育战线上算是一名老兵了,经历了从闭卷考试到开卷考试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感受到思想品德课是越来越难教了,常常是投入很多却收效甚微,学生无兴趣,课堂效率低下,往往是下了一番功夫,而学科成绩平平,感到十分困惑。思想品德课的出路在哪儿?思想品德课究竟该如何上,才能既吸引学生,又能提高课堂效率呢?一次外出听课学习的经历给了我答案——改革是提高思
期刊
摘要:国内幼儿阶段的社团活动正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皆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本文笔者就着重于对于幼儿园社团活动如何有效进行做了一些分析,探究出了一些适宜幼儿园阶段社团活动的方法与策略,以期能够对其他幼儿园的社团活动起到推动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社团活动;理论与实践  社团活动的开展对于幼儿的兴趣爱好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社团活动来帮助幼儿提升自身的主体意识,增强幼
期刊
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小学生计算出错又是一个普遍现象。学生计算出错,90%以上不是因为没有掌握计算方法,而是在计算中出现漏看、错看和“我以为”的问题。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努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小心眼”的计算能手。  首先,正如大家所想的那样,这里所谓的“小”,就是指小气、斤斤计较。在小学生做计算题时,数学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锱铢必较的
期刊
众所周知,学好一门语言,词汇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英语就更不用说了。对于高中生来说,词汇学习非常重要。首先,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学好英语最基础的知识;其次,加强词汇教学不仅是原教学大纲,也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从教学实践看,对词汇教学的忽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一情况突出表现在历年的高考中。不论是语法题、听力题、完形填空,还是阅读题、写作题都必须在掌握大量词汇的前提下,才能做出
期刊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
期刊
摘要:教书育人,立德为先,人在书前,不落人后。德育与智育是学生良性发展的基石,这其中智育又是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运动的兴起,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状态和个人能力成为其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志,也成为社会各界考核人才的重要标准。本文笔者在分析中职教学和学生成长特点、要求的基础上,就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以下几点展开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中职教育;英语;心理健康;策略  中职学生大都
期刊
语文学科作为教育中的大学科,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而写作又是语文学科的双翼之一,因此,想提高语文水平,必须得重视写作教育。  长期以来,在语文习作教学中,学生们对于习作的反应是:撇嘴晃脑的表示不满,即使完成了写作任务,作文内容基本都是讲述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内容缺乏新意,思想缺乏深度。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逐渐变得干巴巴,精彩渐无,感情渐无,任课的语文教师“望文兴叹”,恨铁不成钢。无论怎样教,学生的作
期刊
摘要:国家根据现实对人才的需要,从战略高度出发,着手进行高考改革。而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语文比以前重要了,地位明显提高。“得语文者得天下”,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中考高考,语文的地位都是第一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呈现多样化。国家根据实现战略发展的人才需求对进行改革,重新着重强调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也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加强
期刊
随着对外开放的渐次深入和扩大,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在加快。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语言,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英语教学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针对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英语教师应该怎样取长补短,因势利导地做好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学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内驱力,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兴趣着手,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