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更高站位 培养时代新人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yi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这就要求我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更高站位培养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发展,提升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学生近视呈高发、低龄化趋势作出批示;给中央美院老教授回信,强调做好美育工作;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强调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握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做好教育工作,就是做好人的工作。必须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紧紧抓住学生和教师这两个关键群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应着力激发教师的发展动力和教育教学热情,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营造良好职业生态和专业环境。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引导青年一代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斗争实践,坚定理想信念,胸怀报国之志,为祖国奉献、为人民奋斗。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深刻影响教育事业发展。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普及教育,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我国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有办大教育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发展大势,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肩负起建设国家的使命,而且承担起为世界、为人类作贡献的责任。用好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推动教育改革创新,抓住契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培育教育发展新动能。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為迫切。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面向未来,应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教育,推进办学模式、学科布局、教育教学改革,真正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人才和智力支撑。
  来源:人民网
其他文献
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广大教师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四有”好教师,为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每读到贺敬之的这句诗,就会被诗中的激情所感染,其中的延安精神
期刊
2017年,面对西安交大15位西迁老教授的十九大学习汇报信,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提笔:“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祝大家健康长寿、晚年幸福!”并殷殷寄语:“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2018年新年贺词,习近平总书记又说:“2017年,又收到了很多来信,其中有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202
期刊
今年四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来陕西考察时重温了“延安精神”,他强调:“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这是对延安精神时代价值又一次与时俱进的认识创新。近两个月来,我们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热潮,在学习中,我们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丰富了专业知识储备,更坚定了自己的前进方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
期刊
2020年11月17—20日,我有幸参加了汉阴县党外干部(延安)专题培训。在培训中通过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和在梁家河、抗大纪念馆、西北局纪念馆、杨家岭、枣园、宝塔山的现场教学,使我心潮澎湃、受益匪浅。特别是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延安抗大精神至今还让我思考如何让延安抗大精神指导新时代教育工作。  通过老师的现场教学,我们知道延安抗大精神,即为崇高理想英
期刊
时节匆匆,流年易逝,又是一年赛教时。眨眼之间,我学做人师马上就要快四年了。然而,每当提及要上公开课,我的内心还是充满了无限的恐惧与极度的忐忑不安。  今年也不例外,当我拿到赛教课题时内心异常复杂。按照学校的安排,我抽到了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一课。这是一篇文言文,学生以前接触比较少,对我而言,更是充满着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教学设计,写好说课稿,这是我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
期刊
从教之初,我被分配到了大巴山深处的一所乡村学校——红田小学。那里山大沟深,学校就坐落在深山沟里面。学校离街道有十几里山路,中间隔着一道河,一架钢索吊桥连接着河的两岸,过河之后沿着河岸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径直走上七八里就到了山脚,这时开始爬山。上山约四五里路,转过一个山坳,迎面是一个大山沟,沟深上百米,再转过几个弯,远远看到几间白房子,那就是学校了。走近了细看,只有两排房子,一排长、一排短,呈“7”字
期刊
教育一词出现之初是想把被动的学习(教)和后天的主动发展(育)联结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在教育发展已经更加成熟的今天,学校教育必须五育并举、立德树人,而德育与智育作为学校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两部分内容,应该是一种相互促进、彼此融合的辩证關系,而在部分学校却呈现为“生命线”和“风景线”的关系,智育与德育始终走不出厚此薄彼的怪圈,智育、德育分离与失衡的现实甚至逐步消耗着学校作为教育主体的公信力。  笔者认为:“
期刊
励志教育,是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在动力,促使学生自觉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属于心理教育和德育范畴。其主要内容是信念教育和意志品质教育。  当下,以演说和管控为特点的励志教育在很多地方受到热捧和推广,特别是以中考和高考为目标的励志教育更是火爆,有些学校口号、红旗、条幅充满校园,有些学校月月、周周甚至天天搞宣誓,有些学校几乎成了军营。我以为,励志教育能否产生实效,关键在于是否适合学校自身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实际
期刊
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薄弱学校或因办学条件基础差,或因内部管理效度低,或因办学质量水平低,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一味强调发展校园环境和娱乐文化,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内涵的“内容空泛化”,缺乏鲜明个性,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学校精神、行为准则如出一辙的“千校一面化”等问题,加强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薄弱学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育创新、有效提升办学质量,促进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给人民教育出版社部分离退休老同志回信,向人教社的全体同志致以问候,对教材编研出版工作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70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基础教育教材和教育图书编研出版上辛勤耕耘、接續奋斗,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谨向你们和全社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希望人民教育出版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