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来源 :鄱阳湖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m888c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江西省传统农区,其粮食生产在江西省粮食生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采用DEA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模型,实证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5个县(市)粮食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状况。整体来看,2000-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技术进步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主要因素。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就各县(市)来看,永修县、瑞昌市、余江县和贵溪市4个县(市)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其他21个县(市)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均上升。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提高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DEA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6-0081-06
  [作者简介]陈 苏(1989—),男,江苏盐城人,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张利国(1977—),男,湖南南县人,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产品(食品)安全、农村发展研究。(江西南昌 330032)
  一、前言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粮食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耕地非农化以及耕地扩展有限的背景下,粮食生产面对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出,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国内学者对于粮食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孟令杰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对国内各小麦产区的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进行测算,认为科研投入是小麦增产的关键。①王明利运用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对我国不同种类水稻进行分析,测算结果表明水稻生产率变动的最直接因素是技术进步的变化。②杨春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增长状况,结果显示我国玉米TFP的平均增长率为3.7%,并呈现U形增长趋势。③司伟借助随机前沿法(Stochastical Frontier Analysis,SFA),分析了中国大豆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动趋势及其空间分布特征。④闵锐运用序列DEA分析方法对湖北省粮食生产TFP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湖北省粮食生产TFP增长主要体现为技术进步单独驱动的模式,技术效率改进的作用相对有限。⑤周明华以我国29个省市的粮食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和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对粮食生产TFP进行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我国粮食TFP总体上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指数都实现正增长。⑥
  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在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领域上,多以国家或省域为主,研究方法多采用目前比较成熟的DEA-Malmquist指数模型。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要求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等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部分县(市、区)在内的共38个县(市、区)。至2010年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总产量为920.8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47.1%。由此可见,该区域粮食生产对保障江西省粮食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划获批以来,一些学者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生产进行了研究。张利国通过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生产的农业生产条件。⑦廖慧嫔等用作物学原理分析了粮食生产波动的原因。⑧朱再昱等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了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⑨但是,这些文献著作缺少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的研究。由于统计资料所限,再加上市辖区普遍城市化程度较高,农业生产比例很低,对分析结果影响不大,因此,本文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5个县(市)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旨在探索该区域粮食生产效率基本情况,为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生产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
  二、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说明
  (一)模型设定
  Malmquist指数运用距离函数来定义,距离函数是Farrell技术效率的倒数。t时期产出指标变量的距离函数如下:
  基于t时期和基于产出的Malmquist指数定义为:
  (二)数据来源说明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本文选择1个产出指标和4个投入指标。产出指标用粮食总产量来表示。投入指标包括劳动、土地、机械动力和化肥施用量,这些指标是粮食生产中所必须具备的。劳动投入本文选择用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来表示,不包括乡村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土地投入本文选择用耕地面积来表示;机械投入本文选择用农业机械总动力来表示;化肥投入本文选择用按折纯量计算的化肥施用量来表示。
  本文选用的粮食总产量、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用量的数据均来自《江西统计年鉴(2000-2011)》。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全要素生产率分解结果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软件DEAP Version 2.1,对2000-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5个县(市)粮食产出和投入数据进行计算,测算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把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进一步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解结果见表1和表2。   (二)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分析
  1.全要素生产率在时间纬度上的变化
  表1显示2000-2010年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上升1.8%。其中,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有6年上升,5年下降。2004年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最快,比上一年上升了28.5%,其次是2009年,上升了12.5%;2008年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最多,比上一年下降了10.3%,其次是2006年,下降了7.4%。
  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来看,2000-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年均上升1.9%。2004年技术进步最快,比上一年上升了22.1%,其次是2009年,上升了10.0%;2008年技术进步下降最多,比上一年下降了7.5%,其次是2006年,下降了4.5%。技术效率呈现微弱下降趋势,年均下降0.1%。2004年技术效率上升最快,比上一年上升了5.2%,其次是2010年,上升了4.5%;2003年技术效率下降最多,比上一年下降了6.0%,其次是2007年,下降了3.2%。从技术效率分解情况来看,规模效率年均下降0.1%,而纯技术效率在11年期间没有贡献,说明规模效率下降是技术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2.全要素生产率在空间纬度上的变化
  表2显示2000-2010年间,除了永修县、瑞昌市、余江县和贵溪市等4个县(市)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其余21个县(市)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均上升。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县(市)中,都昌县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最快,年均上升6.1%,其次是新建县和进贤县,年均上升均为4.6%;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4个县(市)中,瑞昌市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最多,年均下降5.6%,其次是永修县,年均下降2.7%。
  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来看,25个县(市)中只有永修县的技术是退步的,技术进步年均下降0.6%,万年县技术进步在11年间没有贡献,其它23个县(市)技术都进步。技术进步的县(市)中,进贤县技术进步最快,年均上升5.1%,其次是新建县和樟树市,年均上升均3.2%。都昌县技术效率上升最快,年均上升4.4%,其次是鄱阳县,年均上升4.1%,都昌县和鄱阳县技术效率较大提高来源于纯技术效率较大上升,纯技术效率年均上升分别为4.3%和4.1%;瑞昌市技术效率下降最多,年均下降6.7%,其次是永修县,年均下降2.1%,瑞昌市和永修县技术效率较大下降归因于纯技术效率较大下降,纯技术效率年均下降分别为6.5%和2.8%。
  四、简短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5个县(市)2000-2010年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其一,从时间纬度来看,2000-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而技术效率呈现微弱下降趋势。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8%,技术进步年均上升1.9%,技术效率年均下降0.1%。技术效率的下降归因于规模效率的下降,规模效率年均下降0.1%,而纯技术效率贡献不变。
  其二,从空间纬度来看,永修县、瑞昌市、余江县和贵溪市等4个县(市)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其他21个县(市)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均上升。都昌县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最快,瑞昌市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最多。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来看,只有永修县技术是退步的,而万年县技术进步没有贡献,进贤县技术进步最快;都昌县、鄱阳县、瑞昌市和永修县等4个县(市)纯技术效率较大幅度的变化是技术效率较大幅度变化的源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推动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加大粮食生产科技研发和推广力度。从实证分析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缺乏技术效率的支持,科技转化率不高,新技术推广滞后。为此,建议各级政府从加大科技研发和推广力度入手,提高科技应用效率,推动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首先,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加大对良种培育、高科技灌溉和机械耕作等重点科研项目扶持力度,逐步提高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促进技术进步。其次,建立高等院校和农业研发机构科研合作机制。联合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以及相关涉农单位就粮食生产新技术加强科研攻关,提高科技转化率。再次,加快新技术推广。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文化素质、粮食自然生产条件等情况,因地制宜,多渠道鼓励农民采用适用新技术,切实把粮食生产新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第二,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从实证分析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生产规模效率下降阻碍了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因此应加强对粮食生产模式的创新,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用。为此,建议各级政府从推进粮食规模化经营入手,推动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首先,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规范土地转租行为。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耕地过分细碎化,提高规模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集中耕地进行集约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其次,培育发展粮食生产合作组织,引导合作组织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粮食生产合作组织不仅有利于粮食生产新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而且利于农机具、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再次,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具体情况确定粮食生产适度规模,并配合耕地整理、农田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对耕地的利用效率。
  第三,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扶持力度。近年来,党中央和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这些政策的短暂刺激作用较强,但长期效用还有待提升。为此,建议各级政府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首先,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并严格按照要求及时足额发放种粮补贴。同时,加大对技术推广补贴力度,比如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其次,稳定和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根据各县(市)粮食生产情况,稳定和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收购价下限政策并降低粮食的运输成本,避免结构化过剩对生产者的积极性造成较大打击。再次,实行动态粮食生产奖励机制。对于粮食生产大镇(乡)、县(市),建议按照调出粮食数量给予粮食生产性奖励,并建立“能增能减、能进能出”的动态奖励机制,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责任编辑:郑 颖
其他文献
[摘 要]生态美学包含三个主要维度:自然、乡村与城市。本文依次考察了这三个维度的审美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且深入地探讨了它们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三种文明形态中的演变过程。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已经开始逐步取代工业文明,这必将使自然、乡村与城市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审美景观。  [关键词]自然;乡村;城市;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
期刊
2013年10月26日,“2013年美国国务院学友创新项目:课堂上难得的知识”系列活动之一“我们可以改变什么?——低碳与环保领域的公共领导力”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举行,来自美国驻华使馆、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大学、绿色和平组织、绿色大学生论坛、外交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时事出版社的四十多名管理、研究人员和大学生参会。会议旨在向大学生展示公共创业人员是如何协助政府为气候
期刊
[摘 要]在这篇访谈中,斯科特·斯洛维克教授对个人的生态批评研究历程做了回顾和总结,为我们研究文学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如:人与自然、环境艺术与自然、环境文学与生态批评、比较生态学、生态批评的第三波等。斯洛维克还评价了生态批评当前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最后,他肯定了生态批评良好的研究态势,希望读者能从文本分析和跨学科中汲取营养,在文学文本的生态维度和其他人文表述中有所建
期刊
[摘 要]本文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条件下,构建了网络DEA模型,测算了2002-2008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并以中国三大经济区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效率在东部地区符合“U”型关系,在西部地区呈现倒“U”型关系,在中部地区尚未形成统计检验上显著的“U”型关系;垂直专业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东部地区技术创
期刊
[摘 要]达尔文进化论深刻影响了海明威的自然观,当时达尔文主义由于挑战了基督教信条而触怒了很多美国人。像当时许多的达尔文主义者一样,海明威强调了促使性选择和自然选择规律运转的两大生物本能,即弗洛伊德所说的爱和饥饿。本文旨在分析海明威如何在其主要作品如《老人与海》中对性选择及进食和杀戮本能中的固有暴力性的探索,揭示这些生物本能如何挑战了理想化的“爱”及对基督上帝的信仰。海明威的探索体现在他塑造的极具
期刊
[摘 要]在莫菲特《后现代主义与空间》一文中,空间的全球化生产和商品化的结果,被视为是空间的抽象化再现与强化差异性两者之间的矛盾。莫菲特所言的后现代空间特性为本文生态批评所关怀的核心,它也与加拿大小说家阿特伍德的小说《末世男女》中的奥根农场园区以及与园区相辅的杂市所呈现的后现代空间紧密连结。此外,莫菲特的概念亦可解释2010年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的矛盾冲突,并释例台湾夜市所蕴含的“暗黑生态学”与“诡
期刊
[摘 要]清代诗歌广师唐宋,这一点在鄱阳湖诗歌中也得到体现。清代与石钟山有关的诗歌总是或多或少地留下《石钟山记》的烙印。清代石钟山题材的诗歌,有的围绕石钟山山名的由来腾挪笔致、有的围绕石钟山极写山形之险峭、有的细细状写石钟山水石相叩击的声音的独特,有的则状写山石之怪异以及山间之氛围的阴森、缥缈,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人诗作对苏轼《石钟山记》的接受。本文通过对约75首清代诗歌的统计分析,探讨了
期刊
[摘 要]刘基在六百年前即已提出人类应当善待自然、巧用自然的卓见,并发出如果肆意掠夺自然,将导致自然再生机能的毁坏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的警示。其间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历久而弥新。  [关键词]刘基;善取自然;生态智慧  [中图分类号]X71/7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4-0096-04  [作者简介]夏咸淳(1938—),男,江苏建湖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
期刊
第五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  ●主旨演讲人  吴新雄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  ● 主持人  洪礼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演讲人  汪玉奇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张玉清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教授  王翔民生集团董事长  王再兴香港豪德集团董事长  程长仁上海金銮国际集团董事长    【主持人】  2009年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掀开了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
期刊
[摘 要]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壮族地区有着自身独特的生境和物种,德保苏铁、白头叶猴等更是全球范围内独有的珍稀物种。文章以在S屯进行的田野调查为主要资料来源,回顾德保苏铁发现、濒危与保护的历程,揭示德保苏铁保护过程中复杂的权利关系,并试图反思镶嵌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政治属性,为学术界认识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政治;德保苏铁  [中图分类号]D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