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康复治疗技术视角下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ong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课程设计方案、教学实施方案、学生评价方案这三个方面探索了《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学科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教学改革 实践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62-01
  一、课程设计方案
  1.基于工作过程,强化实践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实施教学改革,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安排综合性实验,提升综合分析能力。设计课程时间比例为“理论:实验=1:1.1”。结合学生职业目标与发展方向,科学设计综合实践教学方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2.重视实验教学,提升操作能力
  实验教学具有技术性、操作性、探索性特点,要重视物理因子实验课的教学,加强学生对理疗设备的熟练操作程度,同时也要根据具体病例展开综合应用学习,强化学生辩证思维。使得学生能边思考、边操作,设计不同的参数分析针对相同病例的不同效果,学生真正的在实验中强化操作能力。
  3.引入病例考核,突出理解应用
  在考核方面上,将传统理论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改革实践能力考核方案,引入病例考核方法,既要求学生掌握理疗仪器的操作技术与方法,也要求学生提升临证分析的能力。由此,考核过程中,可以采取病例考核方式,给学生临床病例,让学生分析判断该采用何种理疗方法,并具体动手操作。操作过程遵循实际工作模式流程。突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4.强化实习过程,检验学习效果
  实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部分,也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手段。要重视学生的实习阶段教学与引导,创造更多的见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病例,同时,引入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在临床方面的具体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加深对其相关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借助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模拟诊疗室的真实平台,使得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治疗过程中,与真实病人接触,观察与分析治疗效果,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化的教学。
  5.鼓励拓展研究,拓展前沿视野
  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实际需要,合理引入物理因子治疗方面的临床科研研究新进展,以及其在康复医学领域实际应用的新成果。通过查阅最新的文献资料,关注其相关的疗效评价、最新科研知识,适时补充到教学过程中,以拓宽学生视野,鼓励学生深入学习。
  二、教学实施方案
  1.实验教学法
  单纯的理论学习对于《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这门课程来说是不适用的。为了提升教学实效,需要关注实验教学法在这门课程中的运用。采取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将每种理疗方法的原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在实验中再现与升华。学生角色扮演相互操作,感受理疗的效果,提升感性认识与操作能力。
  2.讨论式教学法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在《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和地位,与学生形成合作关系,教学相长。师生互动,采取启发讨论式教学法,关于某个课题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展开师生互动讨论,教师给予学生启发与指导,关注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发展过程,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考,强化学生能力。
  3.引导式教学法
  引导式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引导地位,关注学生自身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情况,围绕教学内容与目标,展开科学介入与引导。如“低频电疗法”的学习,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完善相关知识的理论框架,其次展开不同低频电疗法的应用、优势,最后通过查阅更多的资料,深入学习,制作出完善的学习卡,增加知识储备。
  4.综合实践教学法
  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了多学科、多元化的知识,它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实用的效果。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施病例分析、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相互指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5.任务导向教学法
  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任务,实施任务导向教学方案。可以选取课后思考题、与生活贴近的问题等作为任务主题,以任务导向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工作能力,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围绕任务展开课堂与课后学习,以任务解决为导向,展开学生能力培养过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学生视野,教师有效介入与激励,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在鼓励引导、任务驱动、合作交流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三、学生评价方案
  1.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包括对学生基础知识、技能与操作能力掌握情况,还有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由于课程专业性强,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实践,主动学习。为学生制定阶段性的培养目标,准备成长记录本,记录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将平时学习情况记录在期末考核成绩中,占30的比例,以此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2.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包括多个方面,包括企业实训期间的企业评价以及社会各界对学生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企业评价是学生实习或见习阶段的评价,在这个阶段,最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等。根据所学知识与目标,展开基于工作过程的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实训过程,不断调整学生能力满足企业岗位需要。实施企业与社会评价,分析学生岗位能力表现情况,基于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康复治疗与理疗技能,展开到福利院、周边社区的康复义诊活动。
  参考文献:
  [1]傅青兰,章琪,余俊武等.基于工作过程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按摩与康复医学旬刊,2011(18).
  [2]贾柯其.多级小组模式在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界,2014(36).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院校以培养技术型、实用型、专业型人才为主,为社会输送了无数的基础岗位人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是现阶段职业院校教学的重点目标。本文从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特点与要求出发,分析了职校护理专业基础教学《病理学》教学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职业院校 护理专业 病理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编者按在历史进入一个新世纪新千年的时刻,本刊迎来了自己的50岁生日.本刊原名,初创于1951年1月,是中国新史学研究会河南分会的一个同仁刊物.
寒山诗经由日本传播到美国,并对美国“垮掉的一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近乎疯狂的追捧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接受,而是一种具有独特精神内涵的接受与交流,此种意义上的接受是两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自我意识体验,深刻细腻地描绘了菲勒斯中心统治下女性的生活和她们的心路历程,并且以自己的亲身实践解构了传统文化对女性的释读。她始
观察了手针与电针(20Hz,1~2V)与(20Hz,2~5V)对正常人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皮层成分P45~N80波幅,潜伏时的影响.结果表明,手针与电针刺激N80波幅呈增高性变化,且弱电针与强电针刺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也在进行深化、创新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要求。一体化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一体化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学水平的提升。笔者集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别对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一体化课程的应用,并对一体化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为我国的一体化课程改革提供一份参考。  【关键词】机械技术 一体化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积淀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本文将从多
满足幼儿的心灵愿望,让幼儿的心田得到适时的浇灌,促进幼儿心灵的自然健康成长,这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更是国家、社会、幼儿园孜孜不倦共同努力的动力源泉,也是幼儿感受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