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传输型便秘的外科手术治疗

来源 :天津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759152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传输型便秘(STC)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结肠运动功能迟缓、传输粪便功能下降而导致的便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1].以胃肠道,特别是结肠动力减弱、无便意、大便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多伴有长期服用大剂量泻剂史,其病因不明[2].大多数患者接受内科治疗,部分患者对超量的药物治疗或灌肠不敏感.关于慢传输型便秘的手术适应证及术式的选择,目前存在较大争议,疗效也存在较大差异,我科自2000年2月以来,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患者17例,现总结如下.
其他文献
1 前言云南磷资源极为丰富,由于开发造成污染,氟骨病的范围日趋扩大,可是一些未开发地区的氟骨病由于生活习惯不科学也十分突出,如昭通镇雄一带60%以上的人患有氟斑齿。研究横
烧伤患者对疼痛特别敏感,换药更换敷料可引起剧痛.异丙酚具有起效快、时效短和苏醒迅速而完全等特点,但镇痛作用弱,我们加用芬太尼用于烧伤无痛换药,观察临床效果及对呼吸、
干扰素作为抗病毒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病毒性疾病.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大量乙肝病毒,且存在病毒复制现象,乙型肝炎临床治疗相当困难,笔者采用干扰素α-2b与中药联合治疗
由于抗癫癎药物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个体差异大,且不同厂家产品存在生物利用度差异,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常规监测其血药浓度[1].目前,国内、外测定苯巴比妥(phenobarbit
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亦称特应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不同时期的皮损免疫学特征不同,涉及到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
异丙酚因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等优点,广泛用于小儿麻醉的诱导和维持,但用药前常需预注利多卡因以减少其注射痛.为了探讨静脉预注利多卡因对异丙酚诱导剂量的影响,笔者于2004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牙齿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比较正常和冠折状态下以及急性根尖周炎早期的NGF在牙髓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撞击伤或咬及硬物造成牙体硬组织大块缺损是意外、突发的,一般难以预防[1].对于根折线最低点在牙槽嵴顶下2mm以上者,常建议其拔除.笔者探讨根折线位于牙槽嵴顶下2mm以内的前
由外伤、烧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长达数月不愈的慢性感染肉芽创面处理比较困难.我科1994年5月-2004年5月共收治此类患者37例,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