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糜对犬小肠新生粘膜的生长作用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吻合后食糜是否经过 "去粘膜结肠段" ,实验狗分为二组,对比原位及旷置组新生小肠粘膜生长情况。手术后4个月,旷置组新生粘膜生长不良,其面积覆盖率和绒毛高度明显低于原位组。组织化学显示,原位组新生粘膜酶活性正常,旷置组酶活性微弱。实验结果说明,食糜对小肠新生粘膜的生长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利用自体静脉段在动、静脉间搭桥转流术后8周内,移植静脉段和受转流静脉段,均因手术创伤和高压动脉血流冲击,发生内膜部分脱落和管壁增殖性病变。但是只要精心操作,采取适当预防血栓措施,和移植段管径大于0.3cm,可以防止术后早期血栓形成使静脉闭塞;术后8周,管壁增生反应即不再进展,管腔显著扩张。实验和临床研究都说明,分期动静脉转流术的长期疗效良好。
期刊
本实验以毕Ⅰ式、保留幽门式和幽门再造式三种胃大部切除术的动物模型进行胃排空(液体排空、钡剂排空)及返流(返流指数、胃液胆汁酸定量测定)的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再造幽门有较满意的节制排空及减少返流的功能。并对其功能的解剖生理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用高碳水化合物、低脂、低蛋白饮食致豚鼠色素结石模型,成石率94.4%。给予鹅脱氧胆酸(CDCA)和甘氨酸可使成石率降低(分别为50%、20%),胆汁分析显示有GCDCA和pH升高。胆石色素分析示单结合型胆红素(MCB)为主要色素,成石胆汁中总胆汁酸和甘氨结合型胆汁酸降低,牛磺结合型胆汁酸及胆红素升高。
期刊
本实验研究表明,常温下肝门阻断60分钟可引起动物死亡,其原因主要是肝门阻断后全身血流动力学的严重紊乱,而其所致的血液生化改变及胃肠道毒性物质并不是引起术中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全身体液水平正常的情况下,肝脏能够良好耐受常温下持续缺血60分钟。
期刊
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测定肝、肾、肺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ATP、能荷、过氧化脂质(LPO)及动脉血乳酸水平。结果表明,脓毒症10小时,肝、肾、肺GSH显著降低;肝、肾ATP、能荷显著降低;肝脏LPO及动脉血乳酸水平显著增高。GSH合成障碍及利用增加,使细胞防御修复功能衰退,对组织损伤进展起重要作用。
期刊
以盲肠部分切除术制作肠粘连动物模型,并向腹腔内注入生理盐水、全氟烷基醚磺酸钾(F-53)、糜蛋白酶、尿激酶、当归注射液等药物,观察药物对粘连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氟碳类化合物F-53对预防手术后粘连有一定作用,其效果优于其它药物。F-53预防粘连的机理是在脏器表面形成保护膜。
期刊
本实验观察了电解损毁大鼠视前区后,肺组织的变化及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和β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表明,损毁视前区可引起肺水肿,血浆AVP和β-EP含量增加。提示AVP和β-EP分泌增加可能在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病理发生中起作用。
期刊
本实验采用异体冻干真皮、胰酶处理后的异体真皮、新鲜异体真皮,其上再重叠移植自体皮。结果以胰酶处理的异体真皮存活率最高,与自体皮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期刊
本实验观察了胆道压力与胆汁返流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血131Ⅰ计数随胆道压力变化而变化,用手推注时胆道压力瞬间升至7.84k Pa(80cmH2O)以上,血中131Ⅰ计数达29,184cpm/ml,比同一只动物滴注时131Ⅰ计数高17.2倍。提示,胆道造影术应在2.94k Pa以下滴注造影,减少毒性反应发生。
期刊
应用头部创伤的方法制做鼠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模型,结果表明,清醒状态和全麻状态下脑创伤、肺水肿、出血等改变最严重;全麻加苯海拉明或酚妥拉明或苯、酚二药联合应用后脑创伤、肺部病变较轻。提示这些药物的预先应用对脑创伤大鼠的肺脏有保护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