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在班级管理中的妙用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im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一群朝气蓬勃、性格各异的学生,班主任每天都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与学生谈话是班主任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使谈话更有实效?作为班主任,同时又担任政治课教学的我,便不失时机地把一些哲学道理渗透到学生的德育工作中去,使学生从中既获得了知识,又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班级管理也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一、不谋全局者, 不足谋一域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部分和整体构成,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因此,班主任要在一切活动中有全局观念。在班级管理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集体观念淡薄,一些同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些同学值日工作马虎了事,缺乏责任心;一些同学息课、晚就寝不能很好地遵守纪律,影响他人学习和休息等。针对这些情况,我想仅靠批评、惩罚可能不一定奏效,于是我充分应用哲学教学中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让他们明白“不谋全局者, 不足谋一域”的道理,同时告诉他们不搞好局部也搞不好整体。在这样的正面教育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也提高了。
  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学生,做事情缺乏恒心和毅力,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一旦自己的付出近期内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就偃旗息鼓,失去了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我班上也有这样的学生,一次我在与一名女生的交流中,我发现这位女生英语成绩一直不理想,我便问她原因。从与她在谈话中我得知她的想法,她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刻苦,发誓一定要提高英语成绩,当她满怀期待下一次考虑英语成绩会有大幅提高时,谁知等来的仍是英语成绩不理想,于是她便认为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料,打算放弃英语这门课。我得知后,不失时机地运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和她交流,我先让她给我讲一讲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她如数家珍。然后我启发她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经过耐心开导,最后,她对我说:“老师,我懂了,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的英语成绩现在之所以不理想,除了学习方法有问题外,我的努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我要重视量的积累,我不会放弃英语的学习了。”从此以后她以顽强的毅力去攻克学习中的道道难关。我想这样顽强的毅力会给她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在个人成长中要学会正确对待内外因。而我们有一些学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不能正确分析内外因,导致思考问题比较片面。比如,有的同学学习成绩下降或受到批评时,往往不是首先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殊不知,离开了自己的主观努力,条件再好也无济于事。古语说得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学习了内外因关系原理之后,我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个人成长道路写心得体会。好多学生都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不足,又一分为二地分析了自己的外部条件。
  四、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正面接触和侧面了解,我发现班上有一位女生非常悲观,遇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整天不见笑脸,一开始周围同学还能体谅她,后来只要有她在,大家都躲着她,这使她更消极。有一次因为考试不太理想,产生了辍学念头,于是我找到她,我没有正面直接指出她身上存在的问题,而是给她讲我自己的人生经历,讲一些她熟悉的一些名人的坎坷经历。我还指导她认真阅读哲学课本中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耐心开导她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让她明白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世界上没有直路可走,艱难曲折是难免的,成功时要居安思危,准备走曲折的路,在挫折面前,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不悲观,不动摇,满怀信心地战胜困难和挫折,向着人生目标迈进。
  把哲学道理运用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还有许多做法,以上四点,只是我开展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教育本身就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仔细研究,认真实践。
其他文献
一、案例背景  本课为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第三单元是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逻辑延伸,也是第四单元的逻辑起点。在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悟其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从整体上看,该课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民族文化教育整个链条上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全书的核心和落脚点。  二、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归纳以爱
新课改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要想践行这一理念,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无论教师教得有多好,教师的教都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参与就是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堂参与是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性行为,它充分体现了民主、自由的新课改理念。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
在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农村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有些教师的教学依然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阶段,教学手段落后,仍然用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打天下”。这种“
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创新精神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推进,都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改革。任何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触动课堂的变革,那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能力得到发展的课堂才称得上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在这里,就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我来谈几点体会。  一、充分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前提条件,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性格特点、心
介绍了氯乙烯含汞盐酸全部回用实现零排放的研究和应用效果。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肿瘤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使肿瘤治疗进入免疫治疗的新时代。但随着ICIs的广泛使用,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
在S1高锶高碱含量模拟废物铁磷酸盐玻璃固化体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氧化物分别取代S1固化体中2mol%的Fe2O3,制备得到6个废物包容量为30.6-34.7wt.%的玻璃固化体。根据取代氧化物
在地理教学巾,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牢固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就是创新成果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广大地理教师提供参考与借鉴。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是将图片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契合新课改理念,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注重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一、 以图导课  地理图片最显著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