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策略探讨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23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增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必要性,阐述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思路,以机电英语课程教学为例从教材的選择和编写、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学手段的更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论述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策略。
  【关键词】专业英语  机电英语  高职院校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C-0154-03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强调“应用”和“技能”,因此高职英语课程应构建“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为特点”的教学体系,在进行公共英语教学的同时,适当增加专业英语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具备相应专业英语水平的毕业生,以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本文拟以北海职业学院的机电英语课程为例,探讨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相关问题。
  一、高职院校增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公共英语课程,但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仍较少。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来看,仅有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是不够的。因为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能体现公共英语的通识性和实用性,教学活动与就业实践联系不紧密,教学教材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学生经常埋怨学不到知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成就感。也就是说,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没有达到学生就业需求,难以实现为专业服务。
  基于上述问题,应在已有公共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专业英语课程。教师可以根据专业大类知识的通识性,找到相近专业知识的结合点进行适度的专业英语教学。高职英语教师要根据社会对不同专业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实际需求,同时考虑专业和岗位的特点,有选择性地从各个专业的实际生活领域和职业岗位中选取教学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和职业的实用性,逐步增加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岗位所需英语为目标,培养学生借助英语完成目标岗位工作的能力,注重实用性和专业性,突出职业特色。
  二、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思路
  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就是使英语教学内容贴近某个专业,让学生通过全面熟悉英语在该行业中的表现来掌握英语的表达规律,是英语基础教学的扩大和延续,是从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向英语应用技能培养的过渡。高职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既要符合英语语言教学规律,又要体现职业特征,突出实用性,保证学生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接触到相关行业的实用英语,尽早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术语,掌握相关文体的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规律。
  首先,在专业英语教材的选择和编写上必须既要遵循英语语言表达规范及习惯,又要突出相应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要关注相应专业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前沿动态,同时还要遵循语言学习由易到难的原则,适当增加一些容易使学生感知的实训方面内容,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其次,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会影响到学生毕业后能否较好地利用英语服务于所从事的职业。专业英语课所承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完成从“学”到“用”的转变,将学生将要从事的专业与语言学习相结合,让他们尽早建立起专业英语的词汇体系,掌握相关学科文体的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规律。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直接与其就业相关,专业是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的,学生对有关自己专业的内容更感兴趣。因此,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在教学中起指导的作用,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在反复运用和操练中提高专业英语记忆与表述能力。
  最后,要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一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较为复杂,大部分为普通高中毕业生,小部分为对口或单招的学生。由于学生的生源复杂,接受的教育背景不同,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差较大,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较为困难。二是部分高职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缺乏。有的学生因为基础较差,听不懂讲授的内容,对学习毫无兴趣,更谈不上主动投入到英语学习当中。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原有的教学内容偏深,教学方法也不能适应,因此必须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方面,改变传统的专业英语课堂以翻译课文为主的教学方法,增加英语口语的内容,多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口语交流,围绕课文内容或专业知识,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尽量用英语口语。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以及云课堂教学,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专业的英文读物,并学会浏览英文网站。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的英文表达,扩展学生专业知识面,也可以使学生养成用英语收集信息的习惯,提高语言学习技能和专业学习技能,达到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
  三、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策略—— 以机电英语课程教学为例
  为了达到高职教育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的,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向未来的工作岗位,培养出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毕业生,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学习的需要,北海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从2012年起开设机电英语课程,面向的是机电类专业的学生。该课程的特点是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是以机电专业词汇和相关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专业英语课程。下文结合笔者所在的北海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的机电英语课程教学进行阐述。
  (一)教材的选择和编写。我们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以岗位所需英语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借助英语完成岗位工作的能力,注重实用性和专业性,突出职业特色。最初,我们选择了原版的机电专业教材,其特点是涵盖面广,知识内容丰富,专业性强。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原版的专业教材涉及的面过大,有些内容与学生专业不相符合,比如有一个单元是关于机床构造和运作的知识,但我们学院并没有开设相关的专业,学生没有学习的必要。因此,我们根据学院开办的专业方向以及专业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原版教材进行选择、加工、重组,自编符合学院实际教学的资料。综合以往使用过的机电英语课程教材,结合授课的经历,以及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从中选取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文章,并通过查阅相关课外资料丰富其内容,最终编写了一份讲义。   自编的讲义共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话部分,第二部分是专业文章阅读部分,第三部分是实用写作部分。其中,对话部分的主要方向是毕业生求职应聘的内容,与职场英语的听说要求基本一致,在里面加入一些和机电专业相关的专业词汇。阅读部分的六篇文章都是机电专业的文章,分别为《机械零件》《轴承的种类》《交流电动机》《CAD》《工业机器人》和《职业工程师》等。每篇文章分为正文部分、词汇部分和练习三部分。实用写作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专业需求及现实需要,包括传真和电子邮件、英文招聘广告、求职信、英语简历、车间安全生产制度和人身健康与安全等方面。每个文种都选取了比较接近实际生活和工作的实例,还专门增加了学生的模拟写作部分。
  (二)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学过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给予学生最大的自我学习和完善的空间,教师充当监督者和辅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避免被动、消极地学习。由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多,他们觉得专业英语内容较难,所以我们在教材中加入了简单的日常口语对话,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设计上尽量利用非语言行为,通过实物或影像资料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对每节课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收集大量课外的专业资料,整合教学手段,把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将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在课堂上采用课堂讲授和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将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实践英语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专业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教学中开展小组活动,通过学生自由组合或教师分配的形式将全班分为几组,教师把任务布置给小组,小组成员通过创设实际情景来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每组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三)教学手段的更新。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多媒体技术或实物教学为手段,进行直观教學。充分利用真实的物品、丰富的影像资料,通过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获取信息,使教学更加生动和直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潜能。比如在第一单元Machine Element的授课过程中,采用实物、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内容,采用实物或图片的形式介绍bearing、shaft、nut、bolt、wheel、lever、gear等专业术语。通过实物展示,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术语的意思并能用基础英语解释专业英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和习惯。学生基本上能在上完这个单元后掌握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
  (四)考核方式的多样化。改变传统英语考试方法,建立新型考核方式。在评价过程中,考评成绩可以是优、良、中、差或者是A、B、C、D。着重考核学生应用文的翻译与写作、专业术语的掌握和实用口语的运用,突出实用性,全面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例如在第二单元Bearings的阶段检测中,通过图片和文字匹配的方式,把相关的专业术语写在一些纸片上,先让学生找出不同类型的轴承的图片,然后把纸片贴到相应的轴承图片下面,并介绍这五种不同类型的轴承的特点。在实用写作这一部分,要求学生懂得运用所学知识写一份邮件发到教师邮箱;或者根据所给的信息,撰写一份英文简历。对于机电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能掌握机械类和电气类的专业术语,看懂产品说明书或撰写一篇简历或求职书,就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结合学生的机电类专业特点,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在培养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基础上,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适当加强”为原则促使学生掌握机械和电气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突出对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达到能初步阅读和理解相关专业的英语资料,进行基本的英语口语交流的目的。课程教学侧重的是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话、阅读、翻译技能的训练,把英语作为工具投入专业实际运用,培养学生在本专业领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实践证明,高职院校根据学生专业开设相应的专业英语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践过程中,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下转第178页)(上接第155页)不断加强自身专业和语言知识的学习,还应当偏重于某学科的学习,关注该学科的最新进展,多向该学科专业教师请教。在专业英语教学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注重学生与就业市场的对接,使学生能胜任未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巧霞,李晓艳.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职业渗透[J].科技信息,2009(33)
  [2]陈明洁.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3]雷兵.试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衔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4]赵淑燕.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相结合教学的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8(12)
  [5]李刚.高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J].职教论坛,2009(11)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机电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2012JGB403)
  【作者简介】郑俊华(1978— ),女,广西合浦人,北海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叶发锦(1971— ),女,广西合浦人,北海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
  (责编 苏 洋)
其他文献
曾国藩是晚清湖湘骈文批评的开山人物,一直沉寂的湖湘骈文批评因之兴起,同时或之后的湖湘文士随之也较为关注骈文,在晚清文坛上独树一帜。李元度对骈文发展史的梳理、王闿运
全球农业生态系统不仅提供了大量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和动、植物蛋白、热量等营养物质,而且还为人类提供了其他生态系统难以产生的商品和服务.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对农
说起e龙网站,人们首先就会联想到它那由四个当红明星组成的豪华“形象代表团”,也会回忆起不久前该网站那句曾经引起人们激烈争论的宣传口号——“你(生)活腻(味)了吗?”仅仅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基于温州某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项目,进行了真空预压现场试验,分别对试验区的地基沉降、水平位移、真空度和孔隙水压力等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并对监测的主要成果进行分析评价
为了对高能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冲击安全性研究,开展了Ф200 mm和Ф480 mm高能发动机火箭撬径向冲击试验,获得了高能发动机在不同撞击速度情况下的推进剂反应特征,确定了发动
由矿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引出其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必要性,剖析了污染源,论述了污染危害.简要介绍了适用于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原位和异位两类技术,其中,原位修复技术包括
阐述了永生花的概念,并介绍了永生花的选材、制作方法和保存注意事项,以期为永生花的制作提供参考。
随着企业对高职学生要求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掌握也越来越重要。时装画技法作为服装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时装画技法课程的特征,探析项目式教学模式,对推
第一部分王清海教授学术思想继承和创新目的: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医思想理论、方法和经验传承、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本论文通过师承教育来系统梳理总结和传承王清海教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