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魅力来自色彩关系—色彩教学模块探究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ry_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色彩教学的设计对于学生学习色彩基础知识,并理性的分析画面。掌握绘画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色彩教学的实际,将学生的色彩教学训练概括为色彩基础知识、调色练习、色彩解析、色彩临摹、色彩写生、色彩默写、教学反馈反思等七部分进行,使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教学过程循序渐进、使学生快速的接受所学内容,可操作性强。
  关键词:色彩  关系  教学  探究
  一、色彩的魅力在色彩教学中的体现
  色彩教学不仅仅提高学生的色彩感受力,更是让学生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把握色彩的语言要素,使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色彩就具有正确的认知,以及理性的准确的运用色彩关系的能力。通过色彩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打开审美的眼睛,学会欣赏分析画面。色彩教学设计应该是有目的、有步骤的让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从简单的概念认识到感受丰富微妙的色彩变化,探寻色彩的本质问题,明白颜色并不等于色彩,能引起我们视觉愉快的色彩感觉并不是某个孤立的颜色,色彩的视觉魅力来自色彩关系的对比与协调,色彩教学的模式探究是对旧的教育理念的突破,是从教师教、学生画、到教师学生互动、共同探究色彩魅力。
  二、色彩教学模式的设置
  传统的美术教学通常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这种只传技,不传艺的模式造成了学生创造力低下,为使学生走出简单的概念知识,感受色彩的丰富与微妙,探寻色彩的本质,使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的掌握色彩内容,我设计了相应的色彩模块训练。模块训练主要有色彩基础知识、调色练习、色彩解析、色彩临摹、色彩写生、色彩默写、教学反馈反思七部分组成。1色彩基础知识的讲解做成多媒体课件,便于学生直观的学习。色彩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色彩的基础,由于物象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在色相、色度、色性上的不同,造成了物象的各个面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关系。2调色模块训练首先熟悉各种颜色的名称,再从三原色,间色,复色的变化来认识色彩,并对红黄蓝三色进行明度、纯度的渐变练习以及对红黄蓝三色进行由冷到暖的排列练习。第三个训练选择红和绿、黄和紫、蓝与橙的渐变练习,让学生认识到补色之间的相加与丰富性及冷暖的微妙变化,调色训练主要训练学生对颜色的熟悉程度。3色彩解析模块训练是把所要临摹的作品平均分成100个方格,分析每个格子中的颜色,并把每个格子中的颜色归纳成一个最主要的颜色,把它画到2cm*2cm*100的格子里,做到每个格子中的颜色不重复,既是进行调色练习,又是对画面进行分析综合,这种练习不受形体结构的影响,可以更多的关注色彩,分析作品的同时,要让学生注重画面的补色、冷暖、鲜灰等。4色彩临摹模块训练主要分为小色稿练习、色调对比训练、单个静物练习、单色静物练习,及色彩静物临摹。小色稿的训练是把丰富的画面分解成大的色块,更加明确色彩关系,学会从整体观察,整体入手的方法来作画。它是色彩静物的关键,是对整个画面的概括,舍弃细节,抓住大关系训练主观调控画面的能力,树立的整体意识。色彩的对比训练选用红、黄、蓝、橙、绿、紫这六种颜色倾向来作为色调训练,通过色调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加肯定,主动的来表达画面关系。单个静物训练由调色到色彩与形体结构的结合,调色练习使学生感受到了色彩的微妙性,能防止学生画成单一的固有色,是把色彩和形体结构结合在一体。单色静物训练,主要是针对静物的塑造、深入、明度、虚实、用笔等。5色彩写生训练的步骤包括:构图:整体观察静物,确立构图的形式,仔细推敲物体的位置、大小、比例、疏密。起形:铅笔起稿做到心中有数,铅笔画完后,冷色调用普蓝、画出物体结构大关系,暖色用赭石来画。铺大关系:分析画面的色彩关系,从补色,冷暖,明度等方面分析找出画面的大关系,开始着色,用大号笔铺出画中各物体的固有色,并将画面归纳为几个块面来表现,要循序渐进的给出主体物。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树立整体的观念。铺大色调要做到胸有成竹,大胆挥洒,调整大色块之间的关系,使色块之间协调统一。深入塑造:从主体物入手,逐个深入的刻画,从局部入手又不能陷入局部,顾此失彼,还要关注物体周围环境对物体的相互影响。调整画面:要做到从整体出发,注意区分颜色相近的色块,注意不同质感的物体的用笔方式,及颜料的干湿差别。6色彩默写模块训练色彩默写是根据文字内容或小图片,把它们组合画出来方式。色彩默写需要学生的素描能力、构图能力、写生能力的组合。7色彩教学的反馈、反思:画面的粉、脏、火、灰、花等问题,都是明度、纯度没有达到要求的原因造成的。初学色彩往往受固有色的束缚,调不出颜色,让学生多训练,培养调色技巧。
  结论:色彩教学模块设计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它使教学更加的条理性,使学生递进式接受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教学模块的合理设计,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给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体育教学走上了正规轨道。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增强体质和生理素质,但是,体育教学在新课改之前被作为“副课”无法取得同其他学科一样应有的地位,体育课在师生心中处于很尴尬的境地。然而,新课改下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还面临很多困难,本文针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学 体育
期刊
摘要:小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导学生培养反思能力,鼓励学生反思,并巧妙地利用反思,定会使数学课堂教学波澜起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乐思、巧思、善思,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反思能力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数学教学活动中,反思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认知结果的
期刊
摘要: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可以看出习惯对我们人的一生是如何的重要。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而人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在儿童期间形成的。在小学阶段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也是为他们以后的思想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反之,如果在小学阶段教师或者家长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或者是教育方法不当,会使学生形成不良道德行为习惯,将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关键字:小学生 道德行为 习惯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自我更新、自我反思、加强与同伴合作。  关键词:课程改革 更新 反思 合作  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也改变了我们原有的经验和习惯。新的理念不断涌现,许多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去面对,去反思,去探索,去解决。特别在语文的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要善于自我更新、自我反思、加强与同伴合作。  一、自我更新
期刊
贵州游  奇山异水如梦境,  山水和谐造奇观,  游心其中已陶醉,  化身彩蝶尽相思。  此诗是吾前往贵州出差,畅游黄果树和黔灵公园等圣境时,甚感山水相间,和谐自然美不胜收,可谓人与花草树木,动物融为一体和谐共处,浑然天成,吾观枝头雀鸟欢鸣,野猴林间嬉戏,上窜下跳,时而穿梭在行人之中向游客讨要食品,,吾还亲自喂猴子喝矿泉水吃水果。乘游船赏湖岸美景,船行至黔灵公园天然湖中心水深100米区域时,吾甚欣
期刊
摘要: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能够深刻掌握数学知识并灵活应用的重要能力,而数学品质又是决定数学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基于此,笔者首先探讨了如何培养数学思维品质,其次分析了数学思维能力的组成因素,并深入探讨了如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单因素。  关键词:数学思维 逻辑思维 思维品质  数学是自然学科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是人们在从事社会生活、劳动和学习的重要工具,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极为
期刊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日益凸现。要立于不败之地,创新之关键,这是大家的共识。但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何处寻?对于起着奠基作用的小学数学是否也应该为之分担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任务?答案是肯定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里明确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教师转变观念是关键,我们知道传统教育培养不出诺贝尔获奖者,很明显是我
期刊
摘要:作文和生活结合、阅读结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作文和生活结合的途径具体说来就是感悟自然、社会、人生。而阅读又是写作的借鉴及范例。  关键词:生活结合 阅读结合 感悟自然 感悟社会感悟人生 借鉴 范例  今天有位同学问我:老师,我总是写不好作文,怎么办?一句问话引起了我的的深思。综观这几年,同学们平时写作文最发愁的就是没得可写,往往是老师宣布了题目,脑子里还是
期刊
摘要:语文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带动起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进而推动学生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不成熟,做事情缺乏耐心而且逆反心理严重,非常不利于教师的语文教学。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特色课堂的构建、教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应用。在火热的生活化课堂教学中,我留心了一些生活化教学,发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着误区,如把生活和数学等同起来,误以为只有生活中的数学才是有价值的数学;把数学和生活本末倒置,生活味在一定程度上淹没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