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建设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单位工程的体量、建筑高度、结构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增加,对安全防护的要求也必须相应提高。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必须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提高工作人员对生命的尊重,让大家学会自我保护,珍爱生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如洪水猛兽,迅速席卷全国各地。但是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生命悲剧在施工现场日复一日的上演着,从未间断。因此,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是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核心。
一、建筑施工悲剧不断上演的主要原因
施工现场的特点是多个工种立体交叉作业,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决定了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员、机械设备的流动性,施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造成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高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违反规程、忽视安全、忽视警告、违规操作;使用不安全设备,未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物体存放不当,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等,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项目部不愿增加安全投入,安全措施费用没有保障,安全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失或有缺陷;机械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等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手套、护目镜及面罩等)缺失或有缺陷。
3、作业场所的缺陷,作业面临边防护不到位或不符合要求,预留洞口、楼梯口、电梯井口,未采取防护措施或设施不符合要求或不严密,通道口未搭设防护棚或防护不严,地下室照明光线不足;通风不良、危险区域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流于形式,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1、提高企业效益
加强对于建筑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看起来需要加大施工成本,貌似会降低企业收益。但实际并非如此。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不但可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而且可以省去一笔可观的事后赔偿金。要知道,事故赔偿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如果这一部分资金节约下来,不仅不会加大企业的施工成本,反而会使成本大大降低,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安全隐患,还会提升施工单位的知名度,吸纳更多优秀的技术人员。
2、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施工安全,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且对于社会环境也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首先,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便于对建筑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净化建筑施工环境。其次,严格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实行,还可以控制政府内部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尽可能的确保廉洁行政。第三,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可以减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降低安全隐患,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3、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对生命的尊重与负责,更是对家庭和社会的强烈责任心的体现。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1、注重预控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并组织学习贯彻,在落实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针对工程特点和项目的具体条件制定项目的管理制度,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员;
(2)落实项目部安全管理责任制,根据管理职责分工明确,各项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3)安全教育讲实效,不搞形式主义,除进行一般安全知识培训外,针对所建工程的特点有针对性进行培训,如市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工程,针对重钢结构的安装风险识别培训,大悬挑(17.8m悬挑)结构安装平台的安全评估,并组织讨论。钢结构安装成型后的卸载安全措施评估等,都在事前贯彻到每个管理人员和操作者心中,让参与施工者人人心中明白安全要点;
(4)注重方案先做,讲究方案的合理科学性,确保无坍塌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发生,严格执行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对危险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评审修改后实施。对一般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施工安全要点,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各专业工长分级向班组交底;
(5)每个工程均根据规模和现场情况编制现场临时用电专项方案。对新材料、新工艺均需经过培训、试验后再实施。
(6)根据各种危险源编制紧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培训演练。
2、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与我们生产活动息息相关的作业场所的各种机械设备、施工的工作面,为生产准备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如果在管理上存在缺陷时,作业人员在人机系统中作业,人体与存在潜在危险的机械设备不小心接触,就有可能受到危险伤害。工作面临边防护不到位,脚手架上随意堆料,现场材料码放过高,现场管理混乱、狭小的作业的空间等这些不安全隐患都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现场应按照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在体系内所属各单位,对作业环境进行了整治,使人机系统合理有序,即人、机、环境达到最佳组合,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3、重视季节性施工安全管理,关注职工身体健康
(1)冬季施工的脚手架应及时清扫雪和霜冻,要有防滑措施,雨季施工的电器线路防漏电、脚手架基础是否沉降、塔吊基础沉降、基坑壁的位移等都是关注的重点;
(2)夏季施工的作息时间应尽量避开高温峰值时段,防止职工中暑。防暑降温的措施应落实到位,如宿舍里的空调或风扇、防暑降温饮品供应等。施工应尽量安排有遮阳部位。夏季还容易出现狂风,有六级以上大风应暂停高处作业;
(3)加强食堂、宿舍卫生管理,工地建临时浴室,根据人数建足够的男女厕所,并安排专人管理,将其纳入标准化管理内容;
(4)现场文明整洁按标准化管理要求实施,营造良好的文明的施工环境。
4、落实检查验收制度
项目建立奖励与处罚的激机制,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评比,80分以上奖励,60分以下处罚,对不合格的当天整改。重点查以下方面:
(1)、设备检查,如人货电梯、爬升脚手的防坠落装置、塔吊的钢绳吊钩、滑车限位、电器设备的漏电保护装置等,每日上班前均需检查;
(2)、对脚手架的基础,搭设的构造措施、防护设施和防雷装置等,在搭设完成后,使用前应进行验收,使用过程中在雨后或停止数月施工后,重新启用时均需检查;
(3)、对塔吊人货电梯的基础,在初次使用前或大雨过后应检查其是否有沉降,对附墙件,垂直度要进行经常性检查;
(4)对洞口临边的防护设施,每日都应检查是否有被拆或损坏的情况;
(5)对职工自身防护用品是否坚持使用要有专人监督检查,并做记录。
结语: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不但可以为建筑企业节约成本,创造更大效益;而且能够有效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并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如洪水猛兽,迅速席卷全国各地。但是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生命悲剧在施工现场日复一日的上演着,从未间断。因此,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是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核心。
一、建筑施工悲剧不断上演的主要原因
施工现场的特点是多个工种立体交叉作业,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决定了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员、机械设备的流动性,施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造成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高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违反规程、忽视安全、忽视警告、违规操作;使用不安全设备,未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物体存放不当,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等,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项目部不愿增加安全投入,安全措施费用没有保障,安全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失或有缺陷;机械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等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手套、护目镜及面罩等)缺失或有缺陷。
3、作业场所的缺陷,作业面临边防护不到位或不符合要求,预留洞口、楼梯口、电梯井口,未采取防护措施或设施不符合要求或不严密,通道口未搭设防护棚或防护不严,地下室照明光线不足;通风不良、危险区域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流于形式,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1、提高企业效益
加强对于建筑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看起来需要加大施工成本,貌似会降低企业收益。但实际并非如此。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不但可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而且可以省去一笔可观的事后赔偿金。要知道,事故赔偿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如果这一部分资金节约下来,不仅不会加大企业的施工成本,反而会使成本大大降低,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安全隐患,还会提升施工单位的知名度,吸纳更多优秀的技术人员。
2、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施工安全,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且对于社会环境也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首先,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便于对建筑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净化建筑施工环境。其次,严格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实行,还可以控制政府内部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尽可能的确保廉洁行政。第三,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可以减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降低安全隐患,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3、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对生命的尊重与负责,更是对家庭和社会的强烈责任心的体现。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1、注重预控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并组织学习贯彻,在落实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针对工程特点和项目的具体条件制定项目的管理制度,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员;
(2)落实项目部安全管理责任制,根据管理职责分工明确,各项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3)安全教育讲实效,不搞形式主义,除进行一般安全知识培训外,针对所建工程的特点有针对性进行培训,如市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工程,针对重钢结构的安装风险识别培训,大悬挑(17.8m悬挑)结构安装平台的安全评估,并组织讨论。钢结构安装成型后的卸载安全措施评估等,都在事前贯彻到每个管理人员和操作者心中,让参与施工者人人心中明白安全要点;
(4)注重方案先做,讲究方案的合理科学性,确保无坍塌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发生,严格执行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对危险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评审修改后实施。对一般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施工安全要点,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各专业工长分级向班组交底;
(5)每个工程均根据规模和现场情况编制现场临时用电专项方案。对新材料、新工艺均需经过培训、试验后再实施。
(6)根据各种危险源编制紧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培训演练。
2、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与我们生产活动息息相关的作业场所的各种机械设备、施工的工作面,为生产准备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如果在管理上存在缺陷时,作业人员在人机系统中作业,人体与存在潜在危险的机械设备不小心接触,就有可能受到危险伤害。工作面临边防护不到位,脚手架上随意堆料,现场材料码放过高,现场管理混乱、狭小的作业的空间等这些不安全隐患都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现场应按照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在体系内所属各单位,对作业环境进行了整治,使人机系统合理有序,即人、机、环境达到最佳组合,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3、重视季节性施工安全管理,关注职工身体健康
(1)冬季施工的脚手架应及时清扫雪和霜冻,要有防滑措施,雨季施工的电器线路防漏电、脚手架基础是否沉降、塔吊基础沉降、基坑壁的位移等都是关注的重点;
(2)夏季施工的作息时间应尽量避开高温峰值时段,防止职工中暑。防暑降温的措施应落实到位,如宿舍里的空调或风扇、防暑降温饮品供应等。施工应尽量安排有遮阳部位。夏季还容易出现狂风,有六级以上大风应暂停高处作业;
(3)加强食堂、宿舍卫生管理,工地建临时浴室,根据人数建足够的男女厕所,并安排专人管理,将其纳入标准化管理内容;
(4)现场文明整洁按标准化管理要求实施,营造良好的文明的施工环境。
4、落实检查验收制度
项目建立奖励与处罚的激机制,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评比,80分以上奖励,60分以下处罚,对不合格的当天整改。重点查以下方面:
(1)、设备检查,如人货电梯、爬升脚手的防坠落装置、塔吊的钢绳吊钩、滑车限位、电器设备的漏电保护装置等,每日上班前均需检查;
(2)、对脚手架的基础,搭设的构造措施、防护设施和防雷装置等,在搭设完成后,使用前应进行验收,使用过程中在雨后或停止数月施工后,重新启用时均需检查;
(3)、对塔吊人货电梯的基础,在初次使用前或大雨过后应检查其是否有沉降,对附墙件,垂直度要进行经常性检查;
(4)对洞口临边的防护设施,每日都应检查是否有被拆或损坏的情况;
(5)对职工自身防护用品是否坚持使用要有专人监督检查,并做记录。
结语: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不但可以为建筑企业节约成本,创造更大效益;而且能够有效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并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