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淋巴引流阻滞加重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eb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脑淋巴引流阻滞(cerebral lymphatic blockage,CLB)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AH组、SAH+CLB组.采用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于第2次注血3d后,采用HE染色及碘化丙碇(PI)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变化;TUNEL荧光标记法检测原位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激光共聚焦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和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 (1)HE染色和PI染色可见SAH组大鼠部分海马神经元皱缩,部分呈新月形,凋亡细胞数为(25.36 ±4.02)个;SAH+CLB组神经细胞分布稀疏,核碎裂,可见凋亡小体,周围有空泡形成,凋亡细胞数为(37.82±5.93)个,显著高于SAH组(P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启动子区域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第1082位点G→A、819位点C→T及592位点C→A多态性,探讨
目的 明确新生隐球菌群体感应现象,分离鉴定其群体效应分子.方法 观察以不同密度接种的新生隐球菌TUP1△株生长情况,取高密度生长的培养滤过液加入低密度接种TUP1△株的培养
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是1995年发现的细胞因子,由于它能诱导Th1细胞和NK细胞产生干扰素γ(IFN-γ),又被称为干扰素γ诱导因子(interferon gamma inducing fac
目的 研究大鼠视网膜急性缺血中视网膜节细胞(RGCs)死亡时脑红蛋白(Nsb)的表达.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特异性结扎大鼠视网膜动脉的方法造成视网膜急性缺血模型,按照结扎时间不同
目的 克隆大鼠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以探讨SLPI在创伤及炎症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PCR扩增大鼠皮肤SLPI基因 cDNA,
目的 探讨嗜酸乳杆菌在动物体内预防及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作用.方法 取C57BL/6小鼠200只进行下列研究:①将60只均分为单纯Hp感染对照组和嗜酸乳杆菌L6预防组(予嗜酸乳
目的 探讨老年妇科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以提高老年患者妇科手术的护理质量.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9年5月588例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妇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因素和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科自2008年以来实施的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孕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投诉和护理差错发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病理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02年1月到2008年12月收治的101例GIST患者的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胃50例(49.5%),小肠1
目的 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实施护理层级管理的肝胆胰外科全体护士为层级管理组,将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未实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