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0
教育教学改革中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而合作学习方式是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新课程提倡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深入学习和钻研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寻找合作学习问题及其原因,并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构建合作学习组织,加强合作学习的管理,精选合作学习的内容,完善合作学习的评价,开展合作学习的反思等有利于提高合作学习效益的策略,建立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怎样的氛围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师生平等、尊重学生人格和“为创造性而教”的思想,尤其对那些理解能力较弱、掌握技能较慢的学生,要以更大的热情去关注和激励他们。教学中不要过分要求学生服从,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幼稚甚至荒诞无稽的疑问,并鼓励他们要敢于向权威提出异议。假设没有几十年前那捣蛋的学生在当时认为是荒诞的一跳,也许就没有今天的背跃式跳高。
2、积极广泛参与的学习氛围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学生集体活动多,是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少见的,但这又体现了学生参与的一个方面。创新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能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中去,而且还能参与到活动的设计、活动人员的组合,甚至是活动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确定当中去。如:安排一节模拟法庭活动课,让学生自己找资料,选角色,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加以指导,这样的练习既让学生广泛参与又能达到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传统思想品德课强调知识的硬灌。传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强调技能的掌握,而忽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至教法僵化、死板、强制学生顺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受压制,从而也成为影响学生创造性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教师要多设计一些能鼓励学生的活动,可具有一定冒险性,这里的冒险有别于危险的活动,而仅指学生在活动时需一定勇气方能进行(但并无危险的活动)的活动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营造了课堂合作学习的创新学习氛围。
二、如何营造思想品德课堂合作学习教学中的创新氛围
1、诱发学习兴趣是创新氛围的动力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感觉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创造的快乐,并及时给予表扬、肯定,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激情和动力。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引导学生多思、多问、多练,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对学生的意见要及时鼓励,当学生通过自己主观努力获得成功时,他们便会从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当学生学习兴趣得到积极激励时,其创新精神才能得到萌发。
2、发展个性是创新氛围的基本要求
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因材施教,以培养全面活动能力,发展个性,鼓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特长,提倡创新精神,勇于对教师教学质疑,以满足自我表现和发挥潜能、发展个性,使每个学生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为创造良好的课堂创新氛围奠定基础。如对抑郁型的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要培养他们的自主、自立意识和自信心;对活泼型的学生,应该严格要求,给他们布置任务,监督完成;对粗枝大叶、不求质量,只求快的兴奋型孩子,要求他们认真求质,对不同气质、不同性格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3、求异思维是营造创新氛围的核心
求异是创新的起点,是营造创新氛围的核心。教学中,只有注意鼓励学生求异,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才能发挥学生的独创精神,也只有启发学生异中求佳,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如:利用一个题目,让学生自己设计多种内容,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4、创设想象情境是创新思维的动脉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思维的翅膀,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模仿。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相关的材料,调动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众多信息,拓展学生广阔的思路,丰富创新思维的内容。达到学生掌握知识重点,又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效果。让学生按照不同要求,采用不同方法来完成,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效果,让学生展开想象、极力模仿。
5、促进情感交流是合作学习创新氛围的基础
一堂思想品德课师生达不到平等互爱,就没有情感交流,那如何营造合作学习创新氛围呢?所以一定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要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民主的、和谐的关系。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会怎样去寻求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向导,成为学生寻求机会的组织者,成为深刻理解学生的观点、想法和情感特征的知音。教师应善于从交往的范围、深度等多方面加以引导,利用集体智慧取长补短,弥补个人的不足。如:警察抓小偷游戏,学生是警察,教师是小偷;学生是妈妈,教师是孩子等这类情境教学的游戏。
6、教会学生学习、合作是创新氛围的根本
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是育人教书,让学生懂得怎样做人,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创新氛围的根本所在。教师的教学不仅在于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学”能够最终摆脱“教”,为了达到“教法举一,学法反三”的目的,在思想品德课中对某一个问题,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理解,还要使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这个问题创造出更多的问题。如: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或者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等。又如:课堂上学生每人手拿一棵树苗一把铁锹,让他们把小树苗亲自种到地里,让他们感受植树的苦、乐,课后学生自己悟出保护环境净化自然的重要性,对人类生存让他们创编一些环保方面的文艺活动,歌剧活动等,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力。
但教育是无止境的,教育的方法是多样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做了大胆的尝试。又将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系统教育与体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方法:学习交警操,体验交警叔叔工作特殊性;参观国门、博物馆、世纪广场、达赉湖小河口旅游区,体验少年军校的军旅生活等活动。
让思想品德课充满学习合作、创新的氛围,是时代发展要求,也是教改不断深入的要求。它对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具有很大影响力,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提高教学艺术性,要力求在新观念指导下突破教学模式,在适应学生特色的前提下,认真探索和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堂合作学习教学创新氛围,提高教学效果,使素质教育得到全面落实,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
教育教学改革中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而合作学习方式是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新课程提倡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深入学习和钻研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寻找合作学习问题及其原因,并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构建合作学习组织,加强合作学习的管理,精选合作学习的内容,完善合作学习的评价,开展合作学习的反思等有利于提高合作学习效益的策略,建立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怎样的氛围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师生平等、尊重学生人格和“为创造性而教”的思想,尤其对那些理解能力较弱、掌握技能较慢的学生,要以更大的热情去关注和激励他们。教学中不要过分要求学生服从,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幼稚甚至荒诞无稽的疑问,并鼓励他们要敢于向权威提出异议。假设没有几十年前那捣蛋的学生在当时认为是荒诞的一跳,也许就没有今天的背跃式跳高。
2、积极广泛参与的学习氛围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学生集体活动多,是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少见的,但这又体现了学生参与的一个方面。创新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能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中去,而且还能参与到活动的设计、活动人员的组合,甚至是活动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确定当中去。如:安排一节模拟法庭活动课,让学生自己找资料,选角色,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加以指导,这样的练习既让学生广泛参与又能达到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传统思想品德课强调知识的硬灌。传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强调技能的掌握,而忽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至教法僵化、死板、强制学生顺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受压制,从而也成为影响学生创造性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教师要多设计一些能鼓励学生的活动,可具有一定冒险性,这里的冒险有别于危险的活动,而仅指学生在活动时需一定勇气方能进行(但并无危险的活动)的活动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营造了课堂合作学习的创新学习氛围。
二、如何营造思想品德课堂合作学习教学中的创新氛围
1、诱发学习兴趣是创新氛围的动力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感觉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创造的快乐,并及时给予表扬、肯定,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激情和动力。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引导学生多思、多问、多练,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对学生的意见要及时鼓励,当学生通过自己主观努力获得成功时,他们便会从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当学生学习兴趣得到积极激励时,其创新精神才能得到萌发。
2、发展个性是创新氛围的基本要求
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因材施教,以培养全面活动能力,发展个性,鼓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特长,提倡创新精神,勇于对教师教学质疑,以满足自我表现和发挥潜能、发展个性,使每个学生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为创造良好的课堂创新氛围奠定基础。如对抑郁型的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要培养他们的自主、自立意识和自信心;对活泼型的学生,应该严格要求,给他们布置任务,监督完成;对粗枝大叶、不求质量,只求快的兴奋型孩子,要求他们认真求质,对不同气质、不同性格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3、求异思维是营造创新氛围的核心
求异是创新的起点,是营造创新氛围的核心。教学中,只有注意鼓励学生求异,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才能发挥学生的独创精神,也只有启发学生异中求佳,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如:利用一个题目,让学生自己设计多种内容,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4、创设想象情境是创新思维的动脉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思维的翅膀,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模仿。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相关的材料,调动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众多信息,拓展学生广阔的思路,丰富创新思维的内容。达到学生掌握知识重点,又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效果。让学生按照不同要求,采用不同方法来完成,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效果,让学生展开想象、极力模仿。
5、促进情感交流是合作学习创新氛围的基础
一堂思想品德课师生达不到平等互爱,就没有情感交流,那如何营造合作学习创新氛围呢?所以一定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要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民主的、和谐的关系。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会怎样去寻求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向导,成为学生寻求机会的组织者,成为深刻理解学生的观点、想法和情感特征的知音。教师应善于从交往的范围、深度等多方面加以引导,利用集体智慧取长补短,弥补个人的不足。如:警察抓小偷游戏,学生是警察,教师是小偷;学生是妈妈,教师是孩子等这类情境教学的游戏。
6、教会学生学习、合作是创新氛围的根本
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是育人教书,让学生懂得怎样做人,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创新氛围的根本所在。教师的教学不仅在于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学”能够最终摆脱“教”,为了达到“教法举一,学法反三”的目的,在思想品德课中对某一个问题,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理解,还要使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这个问题创造出更多的问题。如: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或者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等。又如:课堂上学生每人手拿一棵树苗一把铁锹,让他们把小树苗亲自种到地里,让他们感受植树的苦、乐,课后学生自己悟出保护环境净化自然的重要性,对人类生存让他们创编一些环保方面的文艺活动,歌剧活动等,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力。
但教育是无止境的,教育的方法是多样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做了大胆的尝试。又将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系统教育与体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方法:学习交警操,体验交警叔叔工作特殊性;参观国门、博物馆、世纪广场、达赉湖小河口旅游区,体验少年军校的军旅生活等活动。
让思想品德课充满学习合作、创新的氛围,是时代发展要求,也是教改不断深入的要求。它对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具有很大影响力,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提高教学艺术性,要力求在新观念指导下突破教学模式,在适应学生特色的前提下,认真探索和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堂合作学习教学创新氛围,提高教学效果,使素质教育得到全面落实,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