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国最柔软的人“东方美人鱼”能把身体折成5段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菲把身体折成5段,反向弯折或蜷曲收缩,在一个透明圆筒里,穿过4层通道,最小通道只有25厘米宽,却有5.65米长……
  央视节目现场,主持人撒贝宁对大连姑娘孙菲说,把身体折成多段的柔术,之前已有人尝试。孰料,孙菲自信地回答:“如果之前那个叫‘挑战不可能’,我这个就叫‘挑战更不可能’!”接下来,孙菲把身体折成5段,反向弯折或蜷曲收缩,在一个透明圆筒里,穿过4层通道,最小通道只有25厘米宽,却有5.65米长……22年柔术锤炼孙菲挑战“更不可能”成功了!
  中国最柔软的人
  有一颗最坚强的心
  孙菲出生于1988年,家乡在辽宁大连。十多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分开了,一路走来,都是妈妈陪伴着孙菲。孙菲6岁那年,妈妈看到女儿对音乐和舞蹈特别有感觉,有心的妈妈把孙菲送到大连普兰店一个艺术培训班,学习舞蹈杂技。
  1998年9月,10岁的孙菲考入沈阳杂技团。虽然妈妈知道,学杂技要从娃娃抓起,但自从女儿走上这条路,她感觉女儿好像“卖给杂技”了,那种苦,不是她这个年龄的孩子能承受的。练功服的手肘关节、腿膝盖处,常常三四天就磨破了。起初,妈妈会给她买新的,但懂事的孙菲说:“妈妈,你缝补一下就好了,补得厚些,这样就耐磨了,如果总是买新的,多浪费啊。”其实衣服磨破,妈妈并不心疼,她心疼的是女儿身上的瘀青,这边好了那边又出来了,根本没有断过。
  无奈,妈妈在杂技团旁租了房子,跟药房的老师傅打听,买来一些强筋健骨、活血化瘀的汤药,每天熬给女儿喝。
  孙菲12岁那年春节,亲朋好友桕聚,茶余饭后,一些年龄相仿的孩子表演唱歌、诗朗诵。有亲戚提出,让孙菲表演一段杂技。孙菲妈妈一把拉住女儿,婉拒道:“孩子还小,没学多少杂技,以后再说吧。”回到家,妈妈对她说:“你在团里练杂技,我看了心疼。咱们回来就是好好休息的,我不忍心看你再摆弄那么难的动作。”
  孙菲柔韧性极强。老师觉得,孙菲是个学柔术的好苗子,而孙菲自己也偏好于练习柔韧性方面的杂技动作。于是,她踏上了学习柔术这条道路。与一般杂技不同,柔术更多的是追求人的视觉感受和人的极限,通过对人的疼痛训练,将人体内的结缔组织韧带最大程度拉伸。
  老师告诉孙菲,训练中由于韧带被撕拉,会产生剧痛,很多孩子都因无法忍受而退出,能坚持到最后的只有凤毛麟角。孙菲咬牙坚持下来,正式进入柔术练习,她发现比一般杂技的难度高很多。有一次,孙菲劈叉后,老师一只脚踩住她的屁股,两只手抓住她的右腿往上掰,当掰至200度时,趴在地上的孙菲开始挣扎,还难受地发出呻吟。老师腾出一只手摸了摸孙菲大腿的根部,发现肌肉与韧带都绷得非常紧,便稍稍用力踩住孙菲屁股,继续将她的腿用力往上掰。孙菲疼得尖叫,但硬是忍着没流泪。老师让别人搬来两个垫子,墊在孙菲的小腿下,使其两条腿都保持220度打开的姿势。孙菲忍着撕裂韧带的剧痛,听老师的话,保持姿势40分钟。40分钟后,老师又帮她下腰。孙菲背向墙壁下腰抓住脚腕,老师慢慢推她,使她的胸部与腰部完全贴在墙上,整个身体顶着墙壁呈对折状。孙菲疼得死去活来,老师还在压她的身体,并说,压50下,当天的训练就完成了。孙菲坚持着,默默数:“1、2、3……”
  那天回到家,孙菲感觉四肢已和身体脱离,一点力气和知觉也没有,妈妈抱着她使劲揉着胳膊和双腿,帮她按摩放松。看着软绵绵的女儿,身子骨像散架似的,妈妈泪如雨下:“你这孩子就是倔,这么痛,你怎么不哭啊,你一哭,老师就心软了。”孙菲拉着妈妈的手说:“妈,有你心疼我就够了,我自己选择的路,我一定要坚持走下去。”
  2008年,当时20岁的孙菲已是国家二级演员,她选择离开杂技团。之后孙菲四处寻找表演、崭露头角的机会。对此,妈妈有些担心,怕她太拼了,身体吃不消。但孙菲说:“我一定能成为中国最‘柔软’的人,因为我有一颗最坚强的心。”
  摔断身体摔不断信念
  她是“最美东方美人鱼”
  孙菲独立单挑后,在全国各地的舞台展示她的柔术之美,越来越多的节目邀请她去演出。无论走到哪里,妈妈都会陪着孙菲,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妈妈很担心女儿做那么多危险动作,万一有什么闪失。然而,让妈妈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2011年春天,孙菲应邀前往南方一个城市演出。当时,她吊着钢丝,盘旋在半空,做一些复杂而挑战极限的柔术动作。正当现场观众为她捏着一把汗时,突然,孙菲身上的钢丝断裂,硬生生从数米高空跌落,躺在舞台中间,无法动弹。灯光立马睹下来,妈妈是第一个飞奔到她身边的人,孙菲拉着妈妈,强撑起来,给观众谢幕。之后,她被火速送到附近医院。
  经医生诊断,这次事故使孙菲胸椎骨骨折,腰椎三体压缩骨折。医生给孙菲动手术,在腰椎处打了钢板。孙菲住院三个多月,医生说,她打了钢板,以后不能弯腰,肯定练不了柔术了。
  但孙菲斟酌再三,还是坚持要练柔术,她说:“打了钢板怕什么,带着钢板,我照样能表演,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你信不信。”妈妈抬起满是泪水的脸,愕然。
  出院后,孙菲进行了一年的康复训练,便重返舞台了。2015年3月,孙菲参加央视的节目。为了这个节目,她编排了一个“人鱼故事”的表演,道具是一张巨大的渔网和一个水缸。孙菲在渔网中,从天而降,落到一个小小的水缸里,做着各种柔美的姿势和造型,整个节目极其优美和浪漫。
  在练习中,孙菲发现刚开始练的时候,肢体有点难控制,在水里翻滚的时候总会呛水。为了克服这个难题,3个月的训练里,孙菲每天要在水缸里练习上百遍动作,喝进去多少水也记不得了。甚至有时候吃饭,孙菲也只是把头探出水面,匆匆让妈妈喂几口。妈妈打趣说:“我喂了3个月的鱼,这条鱼怎么越来越瘦了。”演出很成功,嘉宾范冰冰称赞孙菲是“最美东方美人鱼”。
  挑战更不可能
  身体折成5段转了6个弯
  2016年底,孙菲参加央视的另外一档节目,这是她练习柔术以来,最大的一次自我挑战。在这之前,山东一名女选手,已在这个节目上,让观众领略到了柔术的极限。为了战胜这一“极限”,孙菲给自己的定位是“挑战更不可能”,她设计了一个柔术表演,难度前所未有。
  节目里,孙菲进入一个透明圆筒,凭借自己身体柔软的韧性,越过圆筒内的多个关口。
  整个节目过程,安静得能听到孙菲偶尔急促的呼吸声。在狭小的圆筒里,孙菲逆折身体,完全缩成一团,在爬梯上呈S形,将身体转了6个弯。过圆筒的第二关时,孙菲要通过3节直径60厘米的圆筒,依次反向穿过圆筒里面的圆孔,且不能碰到里面的红色圆柱。顺利到达第三关孙菲需要弯曲身体为s形,逐级钻过每节间隙为27厘米的梯子。孙菲像一条蛇一样,弯曲着艰难前行,直奔最后一关。这是最难的一关,需要通过高度仅为25厘米,长达5.65米的通道。孙菲将身体完全对折,狭小的空间里,身体蜷缩成近乎圆形。“挑战成功”,随着撤贝宁宏亮的声音响起,孙菲顺利通过圆筒,完成挑战,全场欢呼!
  据《现代家庭》整理
其他文献
说起天津,留给人们最深印象的人物形象,大概要数“津门大侠”霍元甲了。当年一曲《万里长城永不倒》,让这位昔日武术名家成为中国人心中的民族英雄,“霍家迷踪拳”(现为霍氏练手拳)更是当年的一个热门词汇。  就在本次全运会上,霍元甲玄孙霍静虹,代表天津队在7月9日拿下群众比赛健身气功团体赛冠军,成了天津武术的一个符号,也成了各路媒体追访的对象。霍氏后人全运会夺冠,这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作为霍家这一代中唯一
期刊
曾担任过联合国副秘书长的沙祖康和联合国打了30年交道,他说他在联合国任职这么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世界和中国越走越近了”。  联合国工作看似有条不紊、波澜不惊,实则暗涛汹涌。因为联合国所有外交活动都是以政治集团的方式展开的,也就是说联合国绝大多数外交都是通过政治集团,私下进行的。联合国内有三大政治集团,一是包括美国、日本和欧盟在内的发达国家集团;还有发展中国家集团,简称“77国集团(目前有大约12
期刊
齐艳艳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違法未成年人帮教转化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荣获个人二等功、三等功,个人嘉奖多次,被评为海淀分局青年榜样、百名好警,获得2015年度“北京市公安局十大金点子”之星光荣称号。2016年,为了让更多的人关心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她走上了《我是演说家》的舞台,并进入全国六强,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他们是孩子,是心地善良的孩子”  “xie xie阿姨对我的好,我也xie xie
期刊
他和他是小学、中学、大学同学。他因患有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无法站立,他一直在尽心尽力地照顾他。可以说没有他,他完不成学业。大学毕业后,他们又一起创业,他又背着他完成了相亲、恋爱,乃至结婚。如今,两人配合默契,不仅把事业经营得红红火火,两个家庭也亲密无间。  在1982年10月的一天,河南省平顶山市联盟路小学二年级二班来了一名新同学,他走路不稳,随时都有摔倒的可能,看得同桌李永和心里一抽一抽的。但让
期刊
在即将迎来戊戌年的春节前夕,本刊记者如约,一大早来到位于北京大兴区的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警犬技术支队的警犬培训基地,独家采访了刚值完夜班的副支队长王雷。为了这次采访拍摄《北广人物》的封面,王雷在这个周末,没让他叫安保的警犬回犬舍,一直让它待命,记者看到威风凛凛的安保,蹲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动不动,露出凶光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王雷为了配合拍摄封面要给安保穿上带有远程遥控器的战袍,当安保看到王雷时,一改平时的
期刊
生长在杂技世家,爷爷是天桥老艺人,父亲是著名“成氏五兄妹”中的老三、北派口技大师成连玉,作为口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无论在海淀区还是在北京市,成加强都“赫赫有名”,他根据唢呐独奏改编的口技《百鸟朝凤》更是仅此一家,独具匠心。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属于杂技中的“文活”。口技分三个部分,门子活、嗓子活,气活,有了这三种呈现形式,就能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口技分南派、北派,都说南二“周”北二“成”,成家口技
期刊
梁金生从1979年进入故宫工程队,到五年后,调入保管部(文物管理处前身),在2008年退休后,又被返聘,“入宫”已经整整38个年头了。  从他往上数,梁家五代都和故宫缘分不浅,您想知道这位曾经的故宫珍宝文物大总管都有哪些故事吗?请看——  6月22日下午2点,闷热了一周的北京下起了雨,雨很大。故宫东华门一处僻静的小院,一位身穿白色衬衣、黑色西裤的老人,正持伞而出。  这个小院就是故宫文物管理处,管
期刊
我的母亲毛毓华女士是一位家庭妇女,24岁时嫁到孙家门,是续弦。她刚一进门,就要先抚养前妻留下的4个儿女,最大的大姐才10岁,最小的二哥刚2岁多。从1941年开始到1952年又生育了我们兄弟姐妹5人。我们这些兄弟姐妹,在父母的关照下亲密无间,几十年来个儿女从来没红过脸,也没发生过争吵……  十几个人的大家庭让一个文盲的家庭妇女操持起来,真是太难了。但是母亲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和一颗善良的心,养育我们长
期刊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大黄玩魔术,人人有一手。”这句顺口溜描述的是闻名遐迩的“魔术村”——河南省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  1992年,19岁的大黄村村民马豹子组建了表演队,走南闯北外出“淘金”。表演队以魔术为主,歌舞、杂技、小品、武术为辅,最辉煌时,团队达200多人,而他本人也收入颇丰。在外打拼越久,对故土的依恋越浓。从2001年开始,马豹子自愿为村里办好事,捐资助学、慰问孤寡老人,在村民中赢得
期刊
多年前,他把头脑中幻想的上百件“未来发明”画成漫画。他说只是想和时代开个荒唐的玩笑,没想到它还真走到了这条路上。他妻子笑话他“小时候太缺爱,如今才这么奇怪”,他儿子也说自己父亲设计的根本不是产品。  79岁的美国老头史蒂芬·约翰逊被尊作预言家。只不过,20多年前想出这些点子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他在开玩笑。20年后幻想变成了现实,人们又早把约翰逊忘在了脑后。  把脑中幻想画成漫画  多年前,他把头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