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停留时间对强化污泥利用水解反应器的影响

来源 :水处理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污泥停留时间(SRT)对强化污泥利用水解反应器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RT为4.9 h时,将反应器的SRT控制在15~21 d,废水水质改善效果达到最优,此时反应器对m(SS)/m(BOD5)的降低率可达到80%以上;废水中m(C)/m(N)、m(C)/m(P)提高率分别达到44.2%和75.7%;废水中VFA含量的提高率达到35%~55%.
其他文献
PVDF膜由于其优良的化学性能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在运行中如何控制膜污染和污染后如何清洗使得膜通量得以恢复已经成为运行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影响膜耐受污染的多
在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EPSB)内添加聚乙烯醇(PVA)凝胶颗粒作为载体,进行厌氧处理乙二醇废水实验研究,合计进行168 d.保持反应器COD容积负荷在12~15 kg/(m3·d),分别对循环流
采用砂滤-活性炭吸附-膜过滤-反渗透工艺,通过中试,对某铅酸电池厂现有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反渗透系统进水体积流量10 L/min、平均电导率950
大凌河流域属于水资源短缺的区域,经济社会需水和生态环境需水矛盾愈发突出,迫切需要强化水资源权属管理,明晰流域内生活、生产、生态的配水量。本次初始水量的分配把入海水量
为了使沈阳北部污水厂二级出水达到回用水质,在中试条件下采用污泥回流高效絮凝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实验中优化了高效絮凝工艺中的反应强度(G值)、污泥回流比、混凝剂和助
通过调节挤出头的尺寸和拉伸倍数,制备出4种不同壁厚和孔径的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采用真空膜蒸馏(VMD)技术处理印染反渗透(RO)浓水,研究了壁厚和孔径、料液温度、浓
本文采用Delft3d-flow和Delft3d-Mor建立了长江口水动力和泥沙冲淤模型。经过长江口2002年3月和2002年9月的水动力率定、验证及1994年~1997年的地形验证,模型与原型相似性好。
采用以应对微污染水质突发事件的移动式微型全自动高效应急实验台(“应急平台”,水力停留时间26 min)和自制的氧化铁改性石英砂滤料(改性砂),对典型微污染物的强化过滤性能进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 -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 ,MRSA )是目前引起医源性感染的主要病菌之一 ,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致病力强且治疗效果差。自 1961
采用混凝沉淀-微电解组合工艺预处理再生造纸废水.通过实验,考察了混凝单元药剂选择、药剂投量以及沉淀时间、微电解单元的初始pH、铁炭用量、铁炭比、反应时间以及出水pH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