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刚:二十年后风采依然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y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在大连付家庄海滨公园游玩的一些中老年人,突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身板挺拔、精神矍铄,漫步在公园的小路上,大家望着他议论纷纷,有的说那不是电影《海鹰》中的快艇艇长张敏吗?有的说那不是电影《红色娘子军》中的党代表洪长青吗?不错,他就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王心刚。原来,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后,王心刚在故乡大连定居了。
  王心刚1932年出生在大连,自小喜好文艺,1949年,中学还没毕业,他就参加了沈阳文艺骨干训练班,开始学习话剧表演,后转入东北军工局文工团当演员。由于形象英俊、表演基本功扎实,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惊险故事片《寂静的山林》时,邀请王心刚出演男主角,紧接着1957年他又在长影拍摄的电影《牧人之子》饰演重要角色德力格尔。通过这两部电影,王心刚开始受到业内的好评,被八一电影制片厂相中,于1958年调入该厂演员剧团,从此真正开始了他的电影演员的生涯。
  几十年来,王心刚相继在《永不消逝的电波》、《红色娘子军》、《野火春风斗古城》、《海鹰》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他年轻时英俊阳刚、潇洒飘逸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整整一代人的心中,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曾流传有“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的说法。他一生所塑造的银幕形象大都在30岁左右,1981年更是以49岁的年龄在影片《知音》中成功地塑造了30岁的蔡锷,并一举夺得了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桂冠,深受观众喜爱,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62年被文化部评选为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之一,1995年又被选为“中华影星”之一,还曾担任过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
  然而王心刚是个有心的人,此后不久,他觉得自己的年龄不适合继续做演员了,于是毅然淡出人们的视野,息影去了在美国的儿子那里。
  可是在他息影近20年后,人们在新片《我的长征》中又惊喜地见到了王心刚的身影。已经70多岁的王心刚,鹤发童颜、儒雅依旧,气质一点不减当年。做电影演员并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20年后重返影坛,古稀之年的王心刚说:“如今还能胜任繁重的拍摄任务,完全得益于长年的锻炼和休养!”
  的确如此,年轻时,长跑增加体能,举哑铃、练双杠锻炼体形,是王心刚每天的必修课。“文革”后期重拍《南海长城》时,已经40多岁的王心刚,为了演好不到30岁、健壮威猛的小伙子,筹拍期间,几乎每天贴在健身器材上,杠铃、单双杠、拉力器什么都练。经过两个月的苦练,电影开拍时,硬是把自己练成了一个典型的“海南岛民兵”。对此,王心刚是这样说的:“演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在银幕上,你的形象会对千千万万个人产生影响,所以你必须要对观众负责……”
  进入老年后,他则根据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健身活动。作为一个出生在海边的人,他对游泳情有独钟,一直坚持至今。夏季,王心刚几乎天天都要到海滨浴场踏波踩浪,天气凉了以后,他则转战游泳馆。
  除了肌体锻炼外,王心刚还特别注意养心,平时他最大的乐趣是一个人静静地看看书、听听音乐。他说:“人只要心绪安宁,就能养精益神,精神好对身体健康最有益!”曾与王心刚合作过四次的著名导演严寄洲说:“他平时就是这样的人,没事的时候就静静地看书,最不愿意在嘈杂的环境中生活。”
  如今风采依旧的王心刚又开始忙碌起来,他说:“有了好身体这个本钱,一定要为影视事业再多作一些贡献!”
  (责编:孙展)
其他文献
为研究两跨连续组合梁的变形性能,基于整体-局部弯曲模型,引入整体弯矩分配系数,建立了计算组合梁界面滑移和考虑界面滑移影响的挠度微分方程,将其应用于两跨连续组合梁变形
数值分析与建模是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数值建模的可靠性,本文以钢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为基础,在ABAQUS中对其进行基于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