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姬松茸反季节栽培失败原因及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90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调查了姬松茸反季节栽培失败的菇房状况,分析其失败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为姬松茸高海拔地区反季节栽培提供借鉴。
  关键词姬松茸;反季节栽培;失败原因;对策;高海拔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4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4-0128-01
  
  高海拔地区栽培姬松茸,因早春气温低,不利于培养料发酵和菌丝生长发育,晚秋低温早,不利于子实体发育生长,而采用反季节野外薄膜菇房栽培,每年栽培1次,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一些培养料发酵质量正常,却出现低产甚至失收。笔者经多年实地调查,现就其失败原因及对策探討如下。
  1栽培失败的菇房状况
  通过现场检查,姬松茸反季节栽培失败的菇房栽培床出现如下一种或多种状况:菌丝无定植;培养料变湿、腐烂,培养料中菌丝生长微弱或自溶,仅覆土层有菌丝;覆土材料板结成块,覆土层菌丝稀少;覆土层表面行成厚厚的菌被;覆土层及培养料菌丝成褐色状,生长微弱甚至萎缩,子实体小并容易死亡;病虫危害。
  2栽培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2.1栽培时间不适宜
  高海拔地区气温回升慢,德化县4月中旬前气温较低(常年在20 ℃以下),且处于梅雨季节,气温冷热不均,播种后遇到低温,没有做好增温措施,菌丝无法定植或定植少;补种时没有添加新鲜培养料或添加培养料质量差,导致栽培失败。根据德化县多年实践,海拔在550~840 m的地区,选择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培养料堆制发酵,5月中下旬播种为宜,海拔越高栽培时间适当延迟[1]。
  2.2越夏菇房设计不合理
  菇棚大小能影响热幅射能的吸收和气体的交换,从而影响棚内的生态小气候。因此,姬松茸越夏菇房小,菇房内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菇房大,通气口设置不合理,通风换气不理想,二氧化碳等沉积严重,造成菌丝生长微弱甚至萎缩,或发生小菇蕾成批死亡,影响产量。越夏菇房栽培面积以350~450 m2为宜,整个菇房成屋脊形并用薄膜密封,外部覆盖草排遮阳。播种后,菇房顶部沿通道上方,每间隔3 m用硬纸皮做1个直径15 cm左右的排气筒,通出薄膜外,进行合理的换气和降温。
  2.3温湿度管理不得当
  反季节栽培姬松茸生长阶段处于夏季高温期,有的菇农巴氏灭菌后,强行揭开四周薄膜降温,以及播种后为了降温,反复采用“揭开四周薄膜降温,培养料失水后补水”的管理方式,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处于干干湿湿的状态,很容易产生萎缩,严重时小菇蕾成批死亡。正确的管理方法是灭菌后料温自然下降至30 ℃左右,才能打开四周薄膜排除废气。播种后,菇房内温度超过28 ℃时,在床架四角处中上部纵向割开薄膜,并用薄竹片将缺口支开,温度高缺口大,反之缺口小,缺口包括出入门外的覆盖物不支开;同时,温度高时适当增加排气筒长度,并适当增加菇房湿度,温度降低时关闭排气口,防止直通风造成基质水分散失,影响产量[2]。
  2.4覆土材料差
  覆土选用砂壤土、重粘土等材料,喷水后覆土层产生板结,菌丝无法上土,或者覆土层只有少量菌丝爬土,造成栽培失败。覆土是姬松茸栽培的重要一环,改变培养料表层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例,保湿并刺激菌丝的纽结和子实体形成。应选择泥炭土、田格土等晒干后能结成块、敲碎能成颗粒状、持水能力强又透气的土壤作为覆土材料,并调节pH值在6.8~7.5。
  2.5水分管理不当
  2.5.1喷出菇水不及时。菌丝“冒土”后,由于夏节温度高,菌丝生长速度快,当菌丝盖满覆土层表面后,才喷出菇水,或正常情况下,出菇水喷量少,都容易形成厚厚的菌被,出菇量少;或是刚见到少量菌丝“冒土”就喷出菇水,将菌丝压在土层表面下,使子实体着生部位降低,多产“地雷菇”,造成低产。重喷出菇水时间,是当菌丝爬满土层表面1/3左右,同时,覆土层出现碎米粒大小的子实体原基时,重喷出菇水,覆土层充分吸水而不漏床为准,以后每天轻喷水,保持土层湿润,直至出菇,并加大通风量,促进出菇整齐[3]。
  2.5.2喷水时严重漏床。用水管直接喷水,或一次喷水量过大,大量水分流入培养料形成漏床,培养料中菌丝因厌气生长微弱或自溶,严重时培养料变湿、腐烂,最后仅覆土层有菌丝生长,因得不到营养供应,无法出菇。喷水时应使喷头向上,形成雾状喷水,重复喷雾,使覆土层充分吸水而不漏床。
  2.6病虫危害
  德化县高山反季节栽培姬松茸病害发生的种类主要有石膏霉、绿色木霉菌、胡桃肉状菌等,主要虫害是菇蝇菇蚊。发生原因是部分培养料发酵不彻底;二次栽培的菇房没有进行消毒;采用新鲜竹木料搭菇架,由于夏季高温高湿,首次栽培容易发生绿色木霉菌;覆土材料带菌;菇房四周的环境不卫生。
  病虫危害应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菇房建造在无污染的地方,保持四周的环境卫生清洁,并做好菇房消毒处理;新鲜竹木料要经太阳曝晒5~7 d后进行栽培;菇房用水应注意水源卫生,不可使用有污染的田水、沟水;覆土材料应选择新土,并进行消毒处理;加强通风换气,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高温高湿时发生病害;及时清除废物垃圾、菇头菇根和发病子实体,防止病菌传播[4]。
  处理办法:①白色石膏霉、绿色木霉菌。在被污染的培养料面上撒石灰粉覆盖,杀灭该菌菌落,并中和病菌繁殖所产生的酸。②胡桃肉状菌。在被侵染处向外1 m以上的地方,把栽培料彻底隔开,断绝病菌蔓延,隔离区停止喷水,让其迅速干涸;或用柴油或煤油浇灌隔离区,并把隔离区保护起来,栽培结束后,把隔离区的栽培材料,搬到远离栽培地区处焚烧深埋。③菇蝇菇蚊。用5%锐劲特1 500倍液喷雾菇床及周围环境,也可以结合喷重水时使用,以达到灭虫目的。
  3参考文献
  [1] 李上彬.姬松茸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J].食用菌,2009(4):42,52.
  [2] 陶佳喜,王宝林,邱世峰.姬松茸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食用菌,2003,22(6):31-32.
  [3] 郑琼珊.姬松茸栽培的死菇原因及防治对策[J].福建农业,2005(4):24-25.
  [4] 颜丽君,郑焕春.北方姬松茸栽培异常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J].食用菌,2004,26(4):25.
其他文献
采用微胶囊包覆的方法对二氧化硅无机纳米粒子进行表面处理,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高密度聚乙烯(HDPE)/SiO2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及材料断面形貌分析等显示,此改性方法
摘要 网箱养殖黄颡鱼常因管理不当造成体表溃疡。该文就溃疡部位进行病原的检验检疫,确定为维纳斯气单胞菌。针对病原引起的病害,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黄颡鱼;体表溃疡病;病原;检验检疫;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9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4-0233-01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俗称黄鼓鱼,属鲇形目(Silurif
对14个可控全生物降解地膜样品开展田间试验,通过曝晒试验、埋土试验和玉米覆膜栽培试验,研究其降解时间、温度变化、农田覆盖效应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降解膜降
阐述了桑树褐斑病的发病症状及发病特点,分析了其发生流行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桑树褐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概述了热态保温法的基本原理及工艺特点,介绍了热态保温法近年来的工艺研究进展,分析了保温温度、保温时间、碱度以及冷却制度对钢渣中f-CaO和活性的影响,讨论了热态保温法存在
利用高低空天气实况图分析抚顺一次连续性降水的环流形势,结果表明:此次降水具有雨量大、时间长、分布广且均匀等特点,但强度不大,无明显对流性天气;主要影响天气系统为高空槽、低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通知,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住宅工程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严肃查处房屋渗漏、结构和饰面层裂缝等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严重的项目。北京市住
在ECU开发过程中V型开发流程被广泛采用,模型在环仿真测试是V模式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为了在ECU开发早期有效避免模型错误,提高ECU开发效率,降低成本,基于六缸共轨柴油机模型
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和学习经验,总结了农用车操作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操作,以及在特殊路面上行驶的注意事项。
对宜昌地区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