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对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规律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csv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红花(Carthamus tinctoricus L.)对氮、磷、钾的吸收特征,为红花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红花3个株系(2-3、H-7、BH-1)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幼苗期、花蕾期和成熟期红花不同器官对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规律,并分析氮、磷、钾累积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幼苗期氮素以叶中较高,磷素和钾素含量均以茎、叶较高;与幼苗期相比,花蕾期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下降,转移到花和蕾等器官中;成熟期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持续下降,养分转移到种子和苞叶等器官中,氮的分布特征表现为种子>叶>苞叶>根>茎,磷的分布特征表现为种子>苞叶>叶>根>茎,钾的分布特征表现为苞叶>种子>根>茎>叶。同一生育期,不同红花材料的氮、磷、钾累积量有明显差异。苗期氮、磷、钾累积量较低,花蕾期迅速增加,成熟期持续增加。从花、籽粒中氮、磷、钾累积量占花蕾期、成熟期对应养分累积量的比例可知,红花花对磷、钾的需求量大于氮;红花籽粒对磷的需求量最大,其次为氮和钾。【结论】植株体内养分含量随红花的生长而变化,养分累积量表现为钾>氮>磷,干花和籽粒产量与氮、磷、钾累积量有明显关系,花蕾期对磷钾需求量大,成熟期对磷氮需求量大。
其他文献
在流数据中,降低维度是处理多维序列数据的重要因素.提出一种双变换算法(DTA),针对在线序列数据,分别进行酉变换和双曲线旋转变换的双变换处理,得到假设函数的参数,通过牛顿
锡/锌合金电镀工艺用来取代污染严重,巨毒的镀镉工艺.可免除镉危害,消除镉对工人、厂区及河流水质的污染。该工艺属国内首创.镀层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结构的指纹特征点加密算法.该加密算法是在无限平面上随机采用三个不属于任何一个指纹特征且互异的点(三个节点构成一个三角形)作为指纹加密的密钥,将特征
本文运用迭代法研究了带p-(Laplacian算子的四阶Sturm-Liouville边值问题{φp(u″(t)))″+q(t)f(t,u(t),u″(t))=0,t∈(0,1),{αu(0)-βu'(0)=,γu(1)+δu'(1)=0,u″(0)=0,u?(0)=0正解的存在性,其中φ_p(s)=∣s∣
摘要:从传播接受的视角来看,通过中国传统民居装饰图形视觉形式的发生、接受的分析,阐释了在以视觉经验为主导的视觉接受中,源于自觉的直观和形象化的理解方式,对中国传统民居装饰
【目的】明确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致病力水平,为筛选抗病玉米品种及该病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玉米苗期采用喷雾接种法,以11个玉米品种为材料,以分离自福
【目的】克隆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5-HT2A受体基因的cDNA序列,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检测其在拟黑多刺蚁不同发育阶段幼虫和不同品级成虫mRNA的
【目的】观察植硅体在慈竹(Bambusa emeiensis)竹秆、叶鞘、箨片和叶片等器官中的分布与形态,为硅在丛生竹材中的沉积规律及竹材生物矿化研究提供形态依据。【方法】从2015年7
【目的】研究五倍子废渣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分析施肥对此影响的缓解效应,为寻求生物质加工剩余物(生物质工业废渣)的环境友好型循环利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