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父母对孩子都能温柔以待

来源 :家庭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少年的你》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小孩子长大前要经历上课、学习、考试,可从来没有一节课教会他们如何变成大人。”同样,为人父母、生儿育女是不需要通过考试的,可当一个生命降临时,父母希望他健康,希望他争气成才,要怎么做才能算爱孩子,才不枉带他们来人世一遭呢?

世界未曾破碎,少年的你们为何相依为命


  青春片《少年的你》讲述的是两个少年被一场校园事故改变命运的故事,在这背后隐藏的却是三个家庭缺位的父母和畸形的亲子关系。
  女主角陈念是努力读书的三好学生,因为帮助被霸凌而跳楼身亡的女同学盖了件衣服,成为新的霸凌对象,被打、被孤立、被拍裸照……经受这些噩梦一般的遭遇,她却不敢告诉妈妈,因为妈妈生意失败被追债正四处躲藏。对自身难保的妈妈,陈念没有寄托丝毫的希望,只能希望考上大学来摆脱现在生活的不堪。然而妈妈的失败却加剧了女儿的痛苦,让女儿备受全班同学的嘲笑,让欺凌者更加肆意妄为。母亲自顾不暇,又如何保护被霸凌的女儿?正因如此,当同病相怜、看似强大实则满身创伤的小北出现在陈念眼前时,两个少年相依为命,互相取暖,便似乎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小北的爸爸“跑了”,妈妈丢下他再婚,小北小小年纪就辍学,没有谋生的手段,只能整日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打架、挨揍成为家常便饭。在这样蹉跎无望的生活中,他没有明确的人生方向,甚至怀疑自己活在世上的意义,没有得到任何爱意的他又如何去珍惜自己看不到未来的人生。因为陈念是第一个问小北“疼不疼”的人,所以当陈念过失杀人后,他心甘情愿地替她顶罪,试图用自己没有出路的人生给陈念一个光明的未来。
  影片里青春甜美的魏莱,虽然与陈念和小北有着迥然不同的优越家境,但父母并不曾真正爱过她。他们为她贴上各种标签,以奖杯、奖状来衡量她的价值。因此,她的心理极度扭曲,对同伴的生命表现得极度冷漠,这些都是体面而冰冷的家庭中孕育出的恶果。魏莱犯错后,母亲一味地帮她开脱,让她对陈念的伤害变本加厉。她的家庭中,父亲缺位,并对女儿极度淡漠,只是将女儿当成维持体面的工具。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魏莱没有成熟的心智,她痛苦且残忍,缺乏责任感,就像一个缺少基本同理心的空心人。得不到关爱和关注的她,以残忍的方式报复着别人。
  人性的复杂远不是纯真少年们所能应付和理解的,一个不小心,哪怕一个发丝的重量都可能将他们击垮。影片中,魏莱的妈妈说:“我和他爸爸给她的都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什么?补习班?零花钱?还是好吃好喝?都不是,而是当在外面受到委屈、感到无助时,回到家里从父母身上能够感受到的温暖和爱,是遭遇不公能够抵抗世界的力量,是身处深渊能够仰望星空的勇气。

黑处是父母教育的缺失


  另一部分青春悬疑片《黑处有什么》通过寻常生活中三个不同的少年映射出他们家庭和父母的样子。曲靖是一名初二学生,和父母住在飞机厂的家属区。父亲是法医,是当地公安局里唯一的知识分子,但是因为古板不懂变通而不得重用,对女儿的教育更是简单、粗暴,蛮横地将自己认为对的道理灌输给孩子。
  父亲张口闭口“当初还不如不生你,不生的话还能省下好多钱”,当抓到喜欢女儿的高年纪学长时,竟然在大街上呵斥女儿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他不许女儿涂指甲油、戴项链,不许女儿和留级生做朋友,并痛斥男女友谊,甚至以金钱来衡量女儿的价值。这种强烈的父权“独裁”激发了曲靖的反抗因子,她寡言少语不善于沟通,在废弃的工厂唱流行歌,偷偷去看三级录像。而曲靖的母亲丝毫没有察觉女儿敏感脆弱的少女心理,当女儿大大咧咧地在小区里拿着月经带走着时,她不对女儿进行青春期的引导教育,反而劈头盖脸地骂女儿缺心眼;当女儿得了奖状,她没有夸獎鼓励女儿,反而念叨“这有啥用”。
  与曲靖一起玩的张雪,是一个上课睡觉、爱顶撞老师的留级生,大家眼中的“坏女孩”。因为向来我行我素,同学不搭理她,老师对她冷嘲热讽。张雪因为害怕父亲的管束,就和年纪大的奶奶一起生活。在张雪的成长中,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同样都是缺失的。
  她涂指甲、烫头发、和小混混赵飞早恋,对她来说父亲、家就是一个“牢笼”,她一心要逃离这里去流浪。她的父亲是这个小镇的警察,在警局风光体面,深受领导的器重,可是对女儿的成长却束手无策。女儿烫了头发,他严厉斥责,告诉她不把头发变直不许回家。当发现女儿被“杀害”后真的不能回来时,他的爱女之切和丧女之痛才流露出来,他打同事、打案件嫌疑人。可是即便如此,他也始终不能懂得女儿压抑着的本性,也不知道女儿何以要逃离这个家庭,去漂泊流浪。
  如果当儿女迷茫时,父母能用温言细语取代斥责,用鼓励安慰替代一味地打压,那样她们的青春是不是可以变得有勇气、有希望?少年们也许会不小心走进青春的黑处,但总会循着光亮走出来,真正地长大。

唯有陪伴才不让青春迷失


  成长的路上每个人都会经历波澜,但并不是所有人的青春都沐浴着阳光,他们很多时候是从黑处迸发力量向上而行。这时,家庭和父母则是孩子头顶的星空,是指引着他们去寻找美好生活的一道光。
  《少年的你》中三个少年命运不同却直击一个问题,不管是陈念的妈妈、小北的妈妈还是魏莱的父母,都不曾从自身去深思,孩子如今的样子是不是他们也有很大的责任。如果陈念的妈妈不丢下女儿孤身一人,不让她无所依靠,而是早早发现女儿异样,早一点带着孩子去报警,积极去面对和解决问题,那么复仇的焰火在一开始就能被掐灭,或许就不会有后面三个少年的悲剧命运。而小北的妈妈如果在小北成长路上给予爱与关怀,那么小北应该也和别的少年一样将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同样的,魏莱的父母假如不以成年人世界的标准去苛责评判女儿,那么魏莱和同学相处时还会这样不择手段吗?
  《黑处有什么》中如果曲靖的父母能够出来为她揭秘青春的故事,能将对她的爱温柔地表述,那么曲靖的脸上是不是就会多一些明快,少一些与年龄不相符的忧郁深沉?她也不会与自己的父母疏离,对一切都无动于衷,更不会呛父亲说长大后要将爸爸养育自己的花费全部还给他。而张雪的父亲如若能给予女儿多一丝关怀,那么女儿还会离家出走再无音讯吗?
  当父母期许一个新生命走入自己的人生,他们所承担的不仅是生和养的责任,更需要付出对孩子的关心与陪伴。如小北对陈念所说“你往前走,我会一直在你身后”,这何尝不是作为孩子的他们对父母期许的心声。温暖的爱与无声的陪伴,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也将最终决定孩子们看到的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这样,即便当青春跌入泥淖,少年也能够始终心怀光明,并仰望星空。
  编辑 龙轲轲
其他文献
又是一个周末,艾莉斯小姐像以往一样给她的学生布置了她的著名的实验作业。她的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在做实验作业的时候,每个学生都会按照要求设计出有助于别人理解的方案。这些实验的范围很广,科学、化学、自然都会涉及,不过,最受欢迎的还是有关人以及人本身的行为的实验。这次实验的主题是“自由”,学生们都觉得有些难。如何进行一场关于自由的实验?又如何通过实验展现自由的含义?  在回家的路上,学生们讨论着这
同龄人的对比,往往是危机的开端  电视剧《少年派》中的父亲林大为遭遇了大多数四十多岁男人会遇到的“尴尬问题”——中年危机。机灵活泼的女儿林妙妙上了精英中学,成了朋友里面家庭条件最差的人,同学不是有個成功的企业家爸爸,就是来自底蕴丰厚的书香世家。虽然女儿没有攀比心理,而且因为性格开朗活泼、热情善良,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但面对优秀的同龄人,林大为内心深处的中年危机感却渐渐觉醒。  于是,林大为在没
晨光小学的校园最近多了一尊雕塑,既非古代的夫子哲人,也非现代的革命英雄,而是一名刚刚牺牲的老师。前不久,在一场大火中接连救出五名小学生的王老师在火海中不幸丧生。一位知名雕塑家感动于她的事迹,倾其全力塑成一尊栩栩如生的雕像,安放在操场最显眼的地方。那雕像实在像极了王老师本人!她双臂热情敞开,微蹲着身子,似乎要去拥抱不远处向她跑来的学生。柔和的阳光洒在她微笑的脸上,显得既亲切又肃穆。  这天,接替王老
“阿咪,你在哪里?”丘丘一遍遍喊着,喉咙都快喊哑了。  丘丘今年读三年级,个子不高也不矮,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是一个很帅的男孩,可他的两条腿一长一短,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跟别人不一样,他有些自卑,平时不和同学们一起玩。  妈妈怕他一个人孤单,给他养了一只波斯猫,叫阿咪。  昨天,波斯猫不见了,丘丘只能一瘸一拐地满大街去找:“阿咪,阿咪,你在哪里?”  经过一个小胡同时,他看到垃圾桶旁的纸盒里有
美丽中国  这款APP非常适合旅游爱好者和“御宅一族”,让你足不出戶就能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它采用了720度高清实景技术,可对景点进行高清3D实景展示。如您有VR眼镜还能体验360度观感。加上真人语音讲解陪同,会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万千世界,尽在眼前!每日故宫  这是由故宫博物院官方推出的一款独具纪念意义和文化意义的App。相比美丽中国APP,它更为详细、直观、及时地展现出了故宫的馆藏珍品,并且
晚上临睡前,我习惯性地打开了微信朋友圈,大学时的好友荔枝又更新了动态,是一张丰盛的晚餐图。我点了赞之后还留言:“色香味俱全。”很快,她给我发来私信:“什么时候来厦门玩,我做给你吃。”  荔枝开门见山,热情周到,原来我们并没有走远。大学毕业后,曾经形影不离的我们,一个回了山东德州,一个留在福建厦门。刚开始,我们还经常联系,后来我们俩一个恋爱、结婚、生子,陷于家庭生活;一个寻寻觅觅,风花雪月。久而久之
做杂志久了,看多了直男怨女的故事,渐渐总结出一个规律来:不幸福的婚姻,总是因一方忽略另一方的感受而起,而情绪爆发的原因也不外乎彼此疲累、消极,不想再给对方温情。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从“情投意合”到“同床异梦”总是“鸡生蛋、蛋生鸡”的车轱辘问题。断事的人无非取一个“理”字,夫妻之间若光想一个“理”字便消极对待彼此,大抵是再也不能圆满了。  我小区里有对老夫妇,进进出出都是手挽手,让大家羡慕至极。
1  母亲,我有很多话想跟你说说,可是说不出来,说出来你也不懂。就好比你现在虽然拥有平板电脑,但只会用它视频聊天这件事一样,你对自己女儿的了解也就那么点。  我出生的时候,计划生育正紧,而我父亲又是在工厂里负责计划生育这一块工作的,他天天往家里写信,其实也就是我的“夺命家书”。你夹在中间很为难,一方面是外婆“要”的坚持,一方面是爸爸“不要”的坚持,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你只能把力气用在庄稼地上,一锄一
得知田丽想让女儿小雅学小提琴时,周围的人都觉得她走火入魔了。  几年前,小雅生了一场大病,病是好了,可留下一个后遗症——说话不清楚。我和几个朋友都劝田丽趁着年轻再要个孩子,以后俩孩子是个伴儿,她老公也觉得这是最佳选择。可田丽深思熟虑后却力排众议,决定让小雅学小提琴,因为学乐器不需要用嘴,更因为好强的她不想让女儿成为任何人的包袱。  小雅学琴的地方离家很远,坐地铁转公交,光路上就得花一两个小时,别说
装不下呀  数学课上,老师给小朋友们出了一道智力题:“有100个饺子,盛6碗,每碗都要有数字6,怎么分呢?”  全班没有一个同学答上来,老师得意地说:“我来公布答案:第1、2、3、4碗分别盛6个,第5碗盛16个,最后一碗60个,分完!”  全班同学“哦”的一声恍然大悟……  只有小明弱弱地问道:“老师,那最后一碗装得下60个饺子吗?”馒头的妈妈  儿子:“妈妈,包子一定是馒头的妈妈吧?”  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