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两难困境与破解策略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ushi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突破制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激活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活力,中央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新政.然而,受行政性分权格局与内部行政关系传统的束缚,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仍然面临着政府“放不下”与高校“接不住”的两难困境.中央与地方各有关涉教部门以及高校,对于“放管服”改革的利益分歧与观念冲突,直接衍生出改革意愿不足、实质性突破缺乏与制度空间约束等问题,折射出“政策驱动型”改革模式的弊病与限度.当前,亟待统筹规范主义与功能主义两种改革进路,促进政府与高校分权从行政性分权向法律分权与功能分权转变,以实现政府依法有效监管能力与高校依法有效治理能力的协同提升,并最终破解“放管服”改革的两难困境.
其他文献
聚焦社区成员参与非遗旅游开发时知识共享策略选择问题,构建非遗旅游开发社区成员参与演化博弈模型,并求解社区成员演化稳定策略,借助MATLAB软件仿真分析模型各参数对社区成员策略选择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知识存量、信任系数、互补系数、协同创新效益、奖励系数、投机惩罚值对社区成员参与具有正向影响;共享成本、风险系数对社区成员参与具有负向影响;合理设置协同创新效益分配系数会促进社区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
环境设计以优化、提升人居环境为主要目标,反映并影响着人类生活环境的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我国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培育学生文化内涵的途径.为探索以“中华传统文化培育、传承与创新”为手段、以“文化自信”为目标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路径,南京工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遵循从传统文化认知、到传统文化传承,最后到传统文化创新的文化培育规律,从教学观树立、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平台搭建、教学手法创新四个维度,以毕业设计作为阶段性成果代表,对为期四年的教学改革进行阶段性评价.结果 显示,借助中华传统文化培育、传承与创新
为更好地指导高校办学,降低高校教育风险,采用模糊评价法,基于人力资源、教育质量、学生就业、学生人身安全、高校财务风险5个一级指标和对应的15个二级指标建立了我国高等教育风险管理模糊评价模型并量化各指标权重,建立了Ⅰ级、Ⅱ级、Ⅲ级、Ⅳ级4个反映风险管理的标准.经过数学计算并与风险评价标准相比较,我国高等教育风险等级为Ⅱ级,建议采取树立高等教育风险意识,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加强风险动态管理等措施加以应对.
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我们党历经艰难曲折,探索并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艰难探索背后蕴含着实事求是、自主自强、不怕牺牲、勇于创新等成功精神密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自信,这既是我们党百年来“走自己的路”的宝贵经验,也是在新征程上继续“走自己的路”的实践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信息和技术保障,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建筑学专业建筑节能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决定了其具备教学模式创新属性.基于信息技术、依据建筑节能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建筑节能课程改革流程,构建做报告、做设计、做模型和测效果“三做一测”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五层四升”和教学过程的全程考核,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