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送风焓差的变风量中央空调计费系统设计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weizha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变风量(VAV)中央空调具有节能环保、舒适高效等优点,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目前的设计、施工都侧重空气调节本身,而忽略了分户计费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简单合理的分户计费方案:通过风侧检测湿空气的焓值并结合风量信息计算出用户实际消耗的冷量,进而提高用户的节能意识。
  关键词:变风量(VAV)计费 混送风焓差LonWork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变风量(VAV)中央空调计费现状
   目前变风量中央空调的设计、施工大都侧重于空气调节本身,而忽略了分户计费,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所以急需提出合理的计费方案。变风量中央空调的计费可以分为两部分:计算总冷量、采集各房间的实时风量。
  1.1计算总冷量
  现有技术的总冷量计算是在水侧装设传感器来采集供、回水温度和流量,再经过计算得出结果。其弊端是:实际中不能保证水质则容易阻塞,且不方便维修。
  1.2采集各房间的实时风量
  计量末端的风量常采用集成式系统,通过软件读取风量然后进行累积。通信手段可分为两种:文件型数据交换、OPC数据接口,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适用于不同场合。实际上,变风量空调的末端装置自带专门的微压差传感器和DDC控制器,所以可以从DDC直接读取流过该末端的瞬时风量。
  基于混、送风焓差的变风量中央空调计费方案
  2.1系统概述
   该计费系统包括VAVBOX的DDC、风量采集器(网络控制器)、冷量积算仪、交换机、变风量空调计费处理器(带有计费软件的PC机),参见图1。
  此系统可以看成两个并行的通道:“风量采集通道”和“AHU总冷量采集通道”。通过计算混、送风的焓差来计算AHU输送的总冷量,并在上位机保存这个数值以用作该区域计费的基础;变风量空调的末端装置自带专门的微压差传感器和DDC控制器,通过变送器,DDC可以读取流过该末端的瞬时风量,然后对该区域的每个VAV末端的风量累积。再根据每个VAV末端在约定的计费周期内消耗的风量占整个区域总风量的比例,分摊该区域AHU输送的总冷量,这样就做到了公平合理,体现了多用多付、少用少付的原则。
  
  图1.VAV计费系统结构示意图
  2.2计算总冷量
  AHU输送的总冷量采用混风、送风焓差的计量方法。根据热力学交换原理,对空气处理机组中的混风温湿度t1和d1、送风温湿度t2和d2及风量进行实时测量,并按照热力学能量计算公式,对系统输送的冷量或热量进行计算。当t1大于t2时,对冷量进行积算;当t1小于t2时对热量进行积算;当t1等于t2时,处于“只吹风”状态。计算公式如下:
  
  
  2.3采集各房间的风量
  VAV末端的DDC控制器自带的微压差传感器(用来采集皮托管式风速传感器输出的压差信号)采集空调末端的气流动压,采到的模拟电信号对应转换为动压值,经过DDC的计算得到瞬时风速V,此信号通过数据接口传给风量采集器。
  
  
  该方案的实验情况
  3.1计算总冷量
  本实验平台采用一次回风露点送风系统,所以计算的等于空调区域的余热、余湿的总负荷,这也就是实际工程中选择空调制冷机制冷能力的重要依据。
  依据图1的结构搭建好系统,在夏季工况条件下运行VAV实验平台,监测空调系统从开机到稳定运行的过程,得到的数据可绘制如下曲线:
  
  图2. AHU输送总冷量的状况
  由图2可知:该能较快跟踪AHU的冷量输送状况,为冷量分配计算提供了合理的基础。
  3.2采集各房间的实时风量
  本實验采用西门子某型号VAV末端,其DDC带有Setra公司的微压差传感器,测量范围0—100Pa,输出电压0.5—4.5VDC。风量采集器的实现方法多种多样,但因实际工程中VAVBOX数量较多,故采用LonWorks总线。将VAVBOX经TP/FT-10信道通过专用路由器接到iLon100 LonWorks/IP服务器,再经过交换机接到变风量空调计费处理器(上位机)。
  3.3各用户应付费用的计算方法
   该方案中,某个VAV末端消耗的冷量= ,
  则用户应付费用=对应的VAV末端消耗的冷量空调系统冷量的单价。实验采用LabView编写人机交互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上位机计费界面
  结束语
  基于混、送风焓差的变风量中央空调计费方案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为变风量(VAV)中央空调系统提供了简便高效的计费方案。与传统的面积分摊法相比,有很高的优越性。通过“多用多付,少用少付”的手段提高了用户的节能意识,促进了建筑节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怡,任庆昌.基于LabVIEW的变风量空调计费系统设计[J].现代建筑电气,2010,(7):7—11.
  [2] 高安邦,杨帅,陈俊生.LonWoeks技术原理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
  [3] 薛殿华.空气调节,[M],清华大学出版社
  [4] 周悦友. 变风量空调(VAV)系统计费研发[J].供热制冷,2011,(7):54—56
  [5] Echelon_i.LON SmartSever Programmer’s Reference
  作者简介:
  胡东然(1987-),男,硕士,研究方向:智能建筑中的信息网络与楼宇自控系统。
  白燕(1979-),女,博士,研究方向:智能建筑环境技术,灰色系统。
  赵恒鑫(1987-),男,硕士,研究方向:智能建筑中的信息网络与楼宇自控系统。
  王一(1985-),男,硕士,研究方向:智能建筑中的信息网络与楼宇自控系统。
  王春(1987-),男,硕士,研究方向:智能建筑中的信息网络与楼宇自控系统。
其他文献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监理的表现形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好坏的最关键环节。监理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的一个重要体系,是加强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因素。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监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监理;基本原则;措施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质量除了能够保证正常的建筑物使用性能外,还能为施工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维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摘要: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视,高层建筑工程中的暖通设计逐渐被提上日程。但在实際的设计过程中,暖通设计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矛盾,因此,在新时期强化对如何提升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水平与质量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阐述了高层暖通设计遵循的原则,指出了目前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设计;原则;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S61
摘要:高层抗震结构设计是一个长期、复杂甚至循环往复的过程, 任何一个过程中的遗漏或错误都有可能使整个设计过程变得更加复杂或使设计结果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 我们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 总结经验, 使我们的抗震设计更加完善。本文阐述了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分析了影响建筑物抗震效果的因素,探讨了高层建筑抗震分析和设计的趋势。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
【摘 要】开展大学生“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是新时期下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表现。本文基于开展“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的现实意义,阐述了开展“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的若干途径,旨在强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学风、校风等的建设,以形成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  【关键词】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实践  0.前言  在1998年高等教育改革以来,我国已有各类高等院校2千余所,表
【摘 要】在煤化工生产过程朝着大规模、高效率、连续生产、综合利用方向迅速发展的形式下,《洁净煤技术》作为煤化工专业的职业技术基础课,其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本文通过对《洁净煤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洁净煤技术;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1.前言  近年来,随着煤化工生产
摘要:老渡槽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打破传统拆除重建施工工艺,槽身采用SCLW复合土工膜防渗,槽底采用碳纤维补强,侧壁采用环氧砂浆加固。本文主要介绍以上新工艺使用的材料特性,施工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渡槽 除险加固 防渗施工 防渗膜 碳纤维 环氧砂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唐王水库位于随州市西北部的吴山镇。坝址拦截府河上游溠水支流唐王河,水库
摘要:暖通空调设计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的复杂技术工作。对暖通空调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比较和优选,是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技术难题。本文探讨了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四个问题。  关键词:暖通空调设计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造成暖通设计问题的原因很多, 有的是设计人员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对规范不熟悉、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与工作马虎。要杜绝设
摘要:暖通空调工程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冷暖,关系到整个国民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和我国的能源,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近些年来,建筑暖通空调在为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动力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能源消耗,在居民建筑整体能源消耗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暖通空调环保节能技术应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TU831.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空调作为耗能大户,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