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传佛教在网络传播中的现状与特点

来源 :人民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she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传播技术在世界迅速蔓延,互联网传播开始代替传统的传播方式,渐渐处于主流趋势。网络的宗教传播也慢慢开始替代传统的宗教传播。为了讓藏传佛教传播的更加深远和灿烂,笔者透过对藏传佛教在网络传播现状与网络传播中的特点加以分析,认为藏传佛教传播的更加深远就必须发挥传播中的优势与特点。
  【关键词】网络传播;藏传佛教;传统传播
  网络的宗教传播是指宗教界所建立的网络形式的新传媒,而进一步的发展则是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网络宗教。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网络宗教的明确定义,一般把网络宗教定义为以英特网络为载体,建立网上教团,网上寺庙,倡导网上修行、网上崇拜,通过版块主与网民互动而建立起来的宗教形式。[1]
  一、藏传佛教在网络传播中的现状
  当国际互联网改变了教众有关上帝的概念,它也许更多地改变了宗教徒自己。对许多人来说,加入网络讨论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行为。在他们看来,万维网不仅仅是个人电脑和光缆连接的全球通讯网状。它是巨大的心灵寄托。有关宗教的思想观念可以在那儿尽情阐述,信仰可以为集体精神所整合和确定。这样的信仰不依赖于伟大的、外在的力量来改变世界,而是依赖于普通的人们。[2]
  藏传佛教的网络传播是作为以认识和了解藏传佛教为基础的一种传播途径。藏传佛教在网络的传播从开始到至今,有着浓厚的民族与文化特色。为更多想认识与了解藏传佛教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开放式平台,在至今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传播和宣传的效果,给藏族文化和藏传佛教的发展、传承提供了最强大的动力。
  网络中的宗教已经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种以宗教机构和宗教传统、仪式等形式出现的宗教,而更多的是一个“市场”。人们不再满足于依赖传统宗教组织提供的宗教和信仰方面的服务,而更倾向于个人的意愿来进行选择方式、内容、甚至是信仰本身。藏传佛教的网络传播,大多数参与者认为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既可以搜索、浏览还可以进行下载与分享。大量的藏传佛教网站都建立了论坛版块,这样能使来自不同地方但拥有共同信仰的人们在这里交流与互动,从而网络的开放性与互动性使人们拥有了表达自己观点的空间。
  二、藏传佛教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与传统的传播相比网络传播最大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储存信息的容量无限量放大,而传统的传播却要受到地方,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无法任意的扩大和丰富所要传播信息的内容。藏传佛教的网络传播开始对藏传佛教传统的传播形成挑战。
  (一)传播中的便捷性和普遍性
  传统的藏传佛教传播仅在某个地方或某个层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对于网络的藏传佛教传播来讲,传播的范围是全球,对内对外都是开放的,具有全球性的共享。由于网络的低门槛和便利条件,再加上网络上资源的丰富,廉价和可获取性。网络的无国界、地界、无时间概念,这使藏传佛教在网络中的传播行为的实现更为便捷,互联网使藏传佛教推向全球,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地方。互联网不同于书面、广播、电视等直接单一的传播工具,它可以无时无刻进行沟通。互联网作为一种传播工具是遍布在世界各地的“资料库”。
  (二)传播中的互动性
  传统的藏传佛教传播模式是直接的,单向的信息传递。在传播过程中不容易形成及时而有效的双向信息沟通,从而会产生双方的不平等,再加上双方文化、习俗、地位的不同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信息吸收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在网络的藏传佛教传播中,信息的传播模式是多向的,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可以任意互换角色,受众者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是传播者。传播者和受众者之间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交流沟通,没有传统传播中的中心概念,没有传统传播中的传播者与受播者的不平等。网络给网民提供了交流的场所,个人的疑问与观点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发表与交流。互动性是网络宗教传播不同于传统传播的最大特点。
  (三)传播方式的开放性
  传统的传播主体是要靠传播人士,书籍。而网络传播的藏传佛教主体具有广泛,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每个人都可以进行信息的发布,网络的宗教是集大众、个人、群体传播方式为一体的。藏传佛教的网站是对所有网民开放的,不论是信教群众还是不信教群众都可以浏览所有的内容。可以说,信教群众追求开放的宗教信息传递在互联网络上比传统更容易得到满足。
  (四)多元化的发展
  藏传佛教信仰正逐步呈现出双向的多元化趋势,当藏传佛教在网络传播时,它的传播范围是全球性的,运用互联网把藏传佛教传播到世界的任何角落的任何一个人,由于这些人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不同,在传播过程中对教义的解读和理解是不同的。传播过程中人们在交流、讨论、留言时,都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便使他们在无形中担当了文化交流的职责。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这藏传佛教的走向。藏传佛教适应现代化而向现代化方向的转化,也有藏区社会文化、生活、娱乐等方面的吸收,接纳藏传佛教内容而藏传佛教化,还有信仰逐渐多元化。[3]
  但宗教在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首先电脑和网络普及上的不平衡。地区上看,这种不平衡既包括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在电脑和网络硬件及技术发展上的落差,也包括一个国家内城市和乡村之间在占有资源上的不平衡。社会内部来看,受过较高教育、中高收入者是电脑和网络的主要用户。其次人们在网络中的随意性,全球范围内开放性的网络,对于网络上发表的文章与意见,有些是歪曲了藏传佛教,但是因为网络的随意性,他便可以在网上尽情地发表与传播,这样会导致众多网民在接受过程中的误导。“社会允许的宗教宽容程度的不平衡,由于担心网络上传播的信息可能对宗教本身存在着挑战,负面的宗教信息会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因此,国家会采取一些手段限制、封锁网站等。” [4]
  三、结语
  互联网真渗透和改变我们的思想、教育、传媒、经济和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应该也要客观的对待它所存在的问题和缺点。网络中的宗教传播如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宗教的网络传播也会产生负面效应,比如在网络中也存在着对宗教歪曲的谬论。藏传佛教网络传播的上述特征,在目前的网络社会中,都体现与人们的网络生活中。人们既享受着网络传播带来的快速,便捷的信息和交流,同时也被存在与网络传播造成的问题所困扰。正确的对待藏传佛教的网络传播的特征,有效利用好它的优势,才能更好的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姚南强.新媒体网络宗教 挑战还是机遇?[EB/OL].凤凰网,佛教http://www.ifeng.com/
  [2]王建平.电子网络会改变宗教吗?[J].世界宗教研究,1997(4).
  [3]孙悟湖,周拉,索次.藏传佛教信仰的现代化转换[Z].西藏研究,2012-04-15.
  [4]徐以骅.宗教与美国社会—网络时代的宗教(第三辑)[M].时政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普珍(1990—),女,藏族,西藏拉萨人,现在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宗教学藏传佛教。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对国内外有关农民工城市融入代际差异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评述。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融入;代际差异  农民工这个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社会群体,无论是“离土不离乡”还是“离土又离乡”,都已经成为了独立于城市之中的新的阶级和利益团体(周莹,2009)。“民工潮”的出现有力证明了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农民工不断壮大的这一客观事实。近些年来,关于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研究,在结合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同时
期刊
【摘 要】检察人员的管理模式应由检察权的性质、内容及其配置决定。检察人员分类管理作为整合各项改革措施的基本载体,是推进检察职业专业化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从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的概念、检察队伍管理的现状和弊端、分类管理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根据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的法理基础,尝试建立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的基本架构。  【关键词】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基本架构  目前,我国检察人员的管理方式主要遵循行政化管理模
期刊
【摘 要】中国人的姓名历史渊源是深远的,并且内容深刻,有很多的文化意义,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因素。在当今社会文化中,影响名字的因素有文化素养、地域或民族、社会性别和文化潮流等。本文着重于探讨社会性别对姓名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性别;社会构建;姓名  一、研究背景  中国人的姓名历史渊源是深远的,并且内容深刻,有很多的文化意义,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因素。在历史上,姓是受宗法制度、男尊女卑和社会身份地
期刊
【摘 要】随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现代的到来,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后人类的时代后,人类进化一个新的时代开始。在这个时代出现电子人、智能人、网络虚拟人,通过面部整形手术,整形手术、器官移植、基因重组、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创建了一个变性人,克隆,人造人,高技术实现人性的改善,使人自身的健康、智慧、幸福生活,实现没有限制的自由发展。因此,产生了人的生存和技术发展关系的复杂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武警部队所担负的各类任务重,由于任务的突发性和复杂性,恐惧作为最易出现也最难解决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决,根据任务的不同时期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调适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官兵;恐惧;心理问题;调适  在新的历史时期,武警部队担负着执勤、处突、反恐、抢险救援、配合军队防卫作战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等多样化军事行动,由于任务的突发性、残酷性、对抗性使官兵更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这些都是执行任务
期刊
【摘 要】反派角色是动画电影中与众不同的一道风景线,以其富有趣味的造型、独特的言行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吸引了许多观众的注意力。本文结合实例从传统的反派角色塑造分析,归纳出近些年动画中反派角色的造型特征与演变方向。在外国动画作品充斥全球市场的当下,为我国动画的反派角色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力求在传统的造型基础上进行创新。  【关键词】动画;反派角色;造型特征;演变  从迪斯尼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期刊
【摘 要】虚拟漫游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实现了对三维景观的数字化和虚拟化,在虚拟场景中漫游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使用户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关键词】虚拟漫游;镜头;场景;自动漫游系统  一、选题的背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人们对计算机仿真环境进行可视化操作和交互的一种全新方式。利用计算机生成虚拟环境,通过视、听、触,甚至味觉等多种通道的实时模拟和实时
期刊
【摘 要】学生会做为具有我国特色的学生组织机构,肩负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引导同学成为热爱祖国的优秀人才。高校学生领导更应该与时俱进,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学生文化素养及道德意识教育。  【关键词】高校;学生会;地位;问题  一、学生会的定义  学生会,也称作“学生联合会”或“学生委员会”。它是每个大、中学校的重要组织结构之一,是以学生为主题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
期刊
【摘 要】该文主要从选地整地、搭建荫棚、施肥、培土、病虫害防治、采收等七个方面介绍了滇重楼栽培技术,以期为今后滇重楼的人工高产栽培,保护其资源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滇重楼;栽培  引 言  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Fr.)Hand.-Mazz.]又名重楼一枝箭、独角莲、大重楼、七叶一枝花和两把伞等,为百合科重楼属植物的干燥根茎。主要分布于我国
期刊
【摘 要】为了解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探讨其主观幸福感,借以帮助认识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提出提高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策略。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方法对仁寿县文宫镇124位老年人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多数老年人的教育水平及收入较低,但是对其生活的态度乐观,满意度极高,主观幸福感偏高。  【关键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  前 言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簡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