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戏曲唱腔融入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z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艺术资源更是数不胜数,戏曲作为艺术资源,一直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戏曲,将戏曲唱腔特点与课堂教学进行巧妙地融合,一方面能够不断丰富和发展传统戏曲文化,有利于戏曲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发扬。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学生对戏曲文化的认识,提升艺术欣赏水平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等。戏曲唱腔特点与课堂教学巧妙地融入是发展和发扬戏曲的重要方面,也有很客观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戏曲唱腔;课堂教学;融入
  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学习与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的进步和繁荣。戏曲文化作为艺术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只有不断的完善发展方式,才能够永葆活力,实现其艺术价值。从戏曲唱腔特点入手,巧妙结合课堂教学,能够更好地传承戏曲文化,促进戏曲文化的发展和人们艺术欣赏水平地提高。
  一、戲曲唱腔的特点
  我国不同地域的文化存在着差异,戏曲唱腔也有许多的不同,常见的戏曲唱腔的特点有松阳高腔、庆元二都戏、包山花鼓戏等[1]。作为浙江八大高腔系统中独立分支的松阳高腔属于单声腔剧种,从出现至今一直没有间断,完全保存着原始的戏曲状态。在演唱的过程汇总可以变化句式、词格等,进而满足不同的需求。松阳高腔主要是通过帮腔和甩腔的方式演唱,这些方式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融入,比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有特色的民歌就可以采取这种唱法,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借鉴意义。二都戏主要根据二簧与汉调的西皮为主,演唱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庆元的方言进行,这种演唱方式为我们保存了原始的庆元方言发音,对于研究古语发言就重要的意义[2]。无论是舞台表现形式、情感变现方式、乡音使用效果、唱腔低音嗓的使用等都非常有特色,值得我们在传承文化时多一些关注。包山花鼓是根据“一曲多变”规律演化的,这中间创造了多种曲调,其戏曲的唱法属于民族唱法,需要有科学的发言,头腔的共鸣等,控制情绪的变化,表现出抑扬顿挫的艺术色彩。这种唱腔方式对声音的要求较高,练好声音位置的掌握、声音的张力表现等尤为重要。
  二、戏曲唱腔特点与课堂教学的巧妙融合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我国的文化延绵数千年从未间断,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的传承。戏曲作为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在传承中华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戏曲唱腔特点与课堂教学巧妙地融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民族文化的共生感,在感受戏曲文化魅力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的戏曲文化,从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文化自信心。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戏曲表演形式比较丰富,结合表演与演唱,综合了唱、念、做、打等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融入戏曲唱腔,能够引导学生明确戏曲创作中人物性格、人物形象等的创作来源,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加深对戏曲文化的认识,提升艺术文化的欣赏水平。当前社会,“快”生活已经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想要生活的“慢”一点也逐渐成为奢望,各种快餐式的艺术消费品,可能在一个很小的阶段中产生一小部分的影响,想要引领学生更好的提升自我能力可谓难上加难。戏曲文化刚好可以弥补这一问题,在“慢”生活中细细体味艺术作品的创作价值和过程,在戏曲中尝尽人生百态,理解人生的真谛,提升自我的艺术欣赏水平,不断挖掘和发展传统文化,并为之所用。
  3.有利于完善科学发声方式
  戏曲演员的音乐功底要求较高,没有科学的发音方式几乎不可能完成高音的驾驭,音色和音量达不到实际需求。戏曲演员在日常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断地采用科学的发声技巧训练,练就“字正腔圆”的基本功[3],结合人物塑造的形式,通过声音,完善任务特定,增加任务的立体感和现实感,让人们在欣赏戏曲时,发动各种感官,带来艺术享受。另外,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戏曲唱腔融入到课堂上既能够提高学生对生活的重视,对身边事物的重视,还能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认识,并不是机械的发生,而是在任何时刻都要有情感的带入和角色的融入。戏曲唱腔融入教学课堂能够减少学生对戏曲发生的盲目追求,在训练中更加重视情感的运用,并将这种态度带入到现实生活中。
  4.有利于抵御不良文化侵袭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各种通俗类的歌曲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一些歌曲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讲还是从艺术情感上讲,都属于糟粕文化,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比如最常见的各种直播平台中经常会出现的歌曲,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加入到直播行里,对这些歌曲进行模仿、学习,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更严重的是,未成年对这些通俗类歌曲耳熟能详,但是对优秀的歌唱创作一无所知。在这种大环境下,很难再继续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不利于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将戏曲唱腔融入到教学课堂中有重要的现实要求。通过戏曲唱腔的学生,让学生能够分辨出文化是精华还是糟粕,在感受戏曲带来的无限魅力的同时,学习戏曲的内涵,掌握音乐的精髓,在体验中增强对戏曲的喜爱之情,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中优良的戏曲文化的热爱。
  结语:综上所述,巧妙地融合戏曲唱腔与课堂教学,能够在课堂上更好的引导学生对优秀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多元的艺术欣赏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不断地开拓创新,提高对戏曲唱腔的认识,结合教学的实际,将戏曲唱腔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戏曲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戏曲唱腔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当地的戏曲传承当中,让戏曲唱腔不仅仅是一部分人的学习和传承,更是一个民族对本土艺术的热爱和发扬。
  参考文献:
  [1]邓曼玲[1]. 论民族唱法和戏曲唱腔的融合——以川剧为例[J]. 北方音乐, 2017(37):252.
  [2]李博. 戏曲曲艺唱腔对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的作用论述[J]. 艺术研究, 2017(2).
  [3]蒙玲玲. 戏曲唱腔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启示探讨[J]. 艺术评鉴, 2018(6): 114-115.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国家对教育教学的越来越重视,小学的教育状况也获得了显著变化。课外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写作能力得提高是非常有利的,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更加全面地了解。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用  在小学时期,因为学生的年龄相对较低,并且不管是其好奇心还是求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小学数学教育观念与教学体系也随之而改变,在传统的小学数学里,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讲究数学的实用性,希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里遇到的问题,即为数学生活化教学,以此不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育质量,让数学更贴近生活,引导小学生发散思维,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课堂,谈谈如何使得数学生活化教学解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小学科学课堂在不断改变,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同时,更加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小学科学探究式课堂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如何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构建小学科学探究式课堂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探究式教学  小学科学是一门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科技启蒙教育的课程,对于培养科学素
期刊
摘要:自教育改革后,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教学任务。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对学科充满了兴趣,才能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动力和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思考,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学生学好数学,才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前提就需要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更新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更高要求。阅读能力作为语文学科重点培养内容,对帮助学生掌握作者情感,增强学生自身感悟有很大帮助。要想切实推动学生自主开展阅读,提升阅读能力,需要教师采取科学引导。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进行了探讨,旨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  前言  语文是一门侧重知识积累的学科,阅读是学生增强知识底蕴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语文课
期刊
摘要:在当前九年义务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结合当下运用广泛的信息技术于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除此之外,从小学生的未来终身学习的角度来讲,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可以向小学生们传递动态数学的思想,在初高中以至于大学的学习中学习效率会更高,且看待数学问题的角度也会更加的多样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微课教学  信息技术条件参与下的小学数学是一项近几年受到很多
期刊
古诗词是华夏文明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相较现代汉语言,它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深深融入在每一个中国人骨血中,小声读之,可以启智,大声读之,可以通灵。从小培养孩子们热爱古诗词的情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9年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里,古诗文大幅增加,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0多篇。古诗文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
期刊
摘要:如今的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无论是从事微商还是市场营销,都需要我们有更高的语文素养。因此,不断进行的新课改对于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但学生在如今繁华多样的网络世界中很难专心閱读,所以为了让学生重新燃起读书兴趣,我们在“微时代”背景下提出了“微”朗读,希望通过这种新型的朗读模式,让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微朗读”;小学语文;朗
期刊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自然学科,能否学好数学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思维水平,甚至影响其他理科的学习成绩,尤其是随着年级的增长,数学学困生数量相较于其他学科明显增加,到六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开始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如今,数学学困生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数学有着极强的知识结构基础,一旦没有打好根基,很容易越学,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差距越大,一些学困生甚至因为没有掌握良好的学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事业中的教学资源也逐渐丰富,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方式广泛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相对于传统教学中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而言,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小学生的视野,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本文针对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