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肺部容积高分辨CT(volumetric high-resolution CT,VHRCT)的低剂量扫描方案,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120 kV和10~250 mAs对Catphan 500体模行VHRCT扫描,层厚0.625 mm,记录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噪声及扫描剂量,制定低剂量VHRCT的扫描方案;105例在本院行常规剂量VHRCT检查的肺弥漫病变患者,复诊时行低剂量
【机 构】
:
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放射科,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放射科,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放射科,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放射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肺部容积高分辨CT(volumetric high-resolution CT,VHRCT)的低剂量扫描方案,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120 kV和10~250 mAs对Catphan 500体模行VHRCT扫描,层厚0.625 mm,记录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噪声及扫描剂量,制定低剂量VHRCT的扫描方案;105例在本院行常规剂量VHRCT检查的肺弥漫病变患者,复诊时行低剂量VHRCT,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VHRCT对于肺弥漫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 体模研究中,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20~250 mAs时,VHRCT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均为9 LP/cm;低于120 mAs时,随着管电流降低,VHRCT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下降而噪声增加.临床研究中,对于肺弥漫病变各种征象的显示,低剂量VHRCT(120 kV,120 mAs)与常规剂量VHRCT(120 kV,250 m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剂量较常规VHRCT降低52%.结论 采用120 kV和120 mAs行低剂量VHRCT,可以在保持图像的分辨能力及诊断价值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放射剂量,其取代常规剂量VHRCT具有可行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基于小波变换和Canny算子的膈肌运动规律自动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小波变换对实时采集的患者自由呼吸状态下的胸部透视序列图像进行增强,对增强后的图像使用Canny算子实现膈肌边缘提取,通过Matlab编程跟踪患者图像中膈肌的位置变化,建立患者膈肌的呼吸运动曲线.结果 平静自由呼吸状态下,自动检测膈肌运动规律曲线与手工测量的曲线在幅度和周期上比较一致.患者在一次XVI Motion-View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引发的日本福岛核事故,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定义的最高级别的7级核事故.事故发生后,不断泄漏的放射性物质造成了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等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卫生、环保、气象、海洋等部门一直密切监测,同时不定期发布空气、食品和饮用水的放射污染检测情况.由于浙江位于东南沿海,面临着受到福岛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危险.为科学研判核事故对浙江省可能造成的影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照射对小鼠淋巴细胞及其调节性T细胞亚群数量和表型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分离胸腺和脾脏中的淋巴细胞,计数各样本细胞数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T细胞和CD4+FOXP3+CD25+Treg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 小鼠受照后胸腺细胞和脾脏细胞呈剂量依赖性减少,在照后4d降至最低(F=118.08、144.01,P<0.05).较高剂量照射后,胸腺中Tre
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放射医学与防护学术交流会于2012年12月12日~16日在广东珠海召开。在中华医学会的领导下,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全体与会代表和会务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按计划完成了学术交流会的全部内容。在此期间还顺利完成了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的换届改选工作。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下肢动脉成像中应用低管电压(kVp,100 kV)设置和管电流调制减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连续选取需行下肢动脉造影的患者61例,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A组(120 kV)、B组(100 kV)、C组(100 kV+管电流调制).比较3组患者的图像客观评价指标、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以及辐射剂量.C组进一步按体重指数(BMI)分为C1组(BMI <24.9kg/m2)及C
2012年10月19日阳江高本底辐射研究40周年暨魏履新研究员90华诞学术成就研讨会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辐射安全所)隆重举行。
目的 探讨含非甲基化二核苷酸的寡脱氧核苷酸( unmcthylated cytosine-phosphateguanine oligodeoxynucleotides,CpG ODN) 7909对X射线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的影响及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突变( ATM)激酶磷酸化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人肺腺癌A549细胞用随机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CpG组、单纯照射组、CpG+X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厄洛替尼和塞来昔布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环氧化酶-2受体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放射增敏效应及机制.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厄洛替尼和塞来昔布的IC20作为后续实验浓度.体外培养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厄洛替尼和塞来昔布联合或不联合X射线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计算其存活分数,绘制细胞存活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
近年来现代放射治疗技术已经得到飞速发展,3D—CRT、IMRT、IGRT在肿瘤临床治疗中越来越重要。三维及四维放疗技术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趋于高精度、高准确度、高效率和高自动化。先进的技术越来越要求加强在治疗过程中对于安全性控制和管理,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特大震灾和海啸导致东京电力公司(TEPCO)福岛第一核电站4台沸水堆机组冷却系统相继出现问题,其中3台机组反应堆堆芯熔化,发生氢气爆炸,3月11日至4月5日,放射性物质大气释放总量大约相当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释放量的1/10.根据场外影响的评估,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NISA)于4月12日将该事件定为7级事件(特大事故)[1]。